生死篇 窦 旭 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人的遗诗完全正确。是人都是偶然从父母那里捡来一条生命,经过百年左右的折腾,必然地归宿于大自然中去,没有谁能例外。 然而,人生在世不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一生,不像一般动物那样只知道吃喝养命,只懂得繁衍后代。人是有思想、有志向、有趣味的高级动物,当然得有一番作为,才是不愧于活了一世。这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死亡。“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一个正确的生死观。 评价一个人,只有量人先量己,才能心中有德,口下留情;评论一件事,只有设身处地,才能出言有尺,唏嘘有度。这段话说得很清楚:为人处世,也就是人的一生,应该首先做好自己,才能正确对待别人,才有资格评论他人。 在这个世间,有的人人品之不高,那时因为他总为一个“利”字看不破;有的人其事业之不进,那时因为他总为一个“懒”字丢不开。在这个世间,没有人会直接给谁荣华富贵,只有送给人们一个机会和平台。如果谁具有像鹰一样的眼光,像狼一样的精神,像熊一样的胆量,像豹一样的速度,加之讲诚信、懂感恩,那么,毫无疑问,成功就一定属于谁! 有人说:人生像是个碰碰车,碰对了方向,光彩一辈子;碰对了环境,舒坦一辈子;碰对了时运,顺当一辈子;碰对了爱好,充实一辈子;碰对了爱人,幸福一辈子;碰对了朋友,快乐一辈子……。但是,碰不对了,又该怎么办? 现实里,时常会有这种现象:好了遭人嫉妒,差了让人瞧不起;开放点人家说骚,保守点人家说装;忠厚的人家说傻,精明的人家说奸;冷淡了大家说骄傲,热情了群众说取宠……。总之就算再好,也会有人挑刺、找不是。 ——这就是社会的复杂性,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性。 故而,人在贫穷时,不要斤斤计较,反而要“穷大方”,多为别人想想;人在富裕时,不要显摆炫耀,反而要“扣点门”,多为社会奉献。 日常生活中,遇到人多时,管住嘴。话多、错多、是非多,自找麻烦。遇到人少时,管住心。群处守嘴,独处守心。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妄念妄想痛苦多,自找烦恼身心弱。 众所周知,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若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一个白菜价,如与螃蟹绑在一起就是一个螃蟹价。与谁捆绑在一起,交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凡人皆有友,就看什么友。当然要交正人君子,绝对不与小人为友。况且,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多,有几个挚友足已。 “面朝黄土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闲”。人的一生总是在忙忙碌碌的拼搏中度过,即使到了晚年,仍然还在与衰老、疾病搏斗。 人之生命有限,人之精神无止。人活一天自然就会减少一天,所以一定要懂得疼爱自己,心情不好,就得及时调剂;压力太大,就得适当发泄;身体太累,就得静养休息。得不到的东西,别在意;看不透的情感,别痴迷;换不来的人心,别纠缠。 要懂得,挤不进的世界,不要去硬挤,难为了别人,也作贱了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不要去硬做,换种思路,也许就会换个天地,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拿不起的东西,不要硬拿,即使是暂时得到,也会失去,倒不如放下得轻松。 要明白,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不管电闪雷鸣,总有风和日丽的一天。人最怕的就是清醒的堕落,什么都懂,就是不去行动。 人们明明知道——蜷缩在床上舒适温暖,但还是一早就得起床;明明知道什么事不做比较轻松,但依旧选择工作岗位。这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是人都须坚持下去。 心中澄明,处处都是净土,心中有碍,处处皆是炼狱。一个人只要心中有颗太阳,眼里看见希望,就会赢得坦荡的微笑。 余年的人生,人们容易怀旧。图的是留下那些令人温暖的记忆,留下一份读懂生活的智慧,留下一颗真诚待人、宽容处世的情感。偿还了感恩的心,长长的一生,才觉得坦然、安静。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既然如此,有何畏惧?不就是离开了世界,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朋友吗?同时,也远离了病魔与灾难,远离了喧闹与是非。一股青烟冲天去,尘灰撒遍大地上。然而,好人名声留于世,霸匪恶行臭天下。雁过留声,人死留名,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不负于人,不做坏事,自然不会招来非议。不妨翻开中国历史,有多少英雄豪杰受人敬仰,有多少汉奸孽贼被人唾弃! 可以这么说:人生在世是在演戏,水平高低,演技如何,只有在谢幕后,观众才可评论。而一个人一生是好是孬,是好人还是坏人,也只有在离世后才能盖棺论定。 我们绝对相信——那些为了民众利益无私奋斗一生的人们,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的人们,最终都会得到历史的肯定,都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和颂扬。 2021年11月20日渭滨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