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沉一一唐宋后水墨人物画的流派

 手写版 2022-01-23

图片

武宗元 《八十七神仙卷》 局部图

从艺术风格上分析,唐宋以后的水墨人物画可以分为三大流派。

一、线描派

这一派以唐吴道子,宋李公麟、武宗元为代表。以吴道子为首的线描派,是出现最早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派,至今艺术院校还在用这些大师的作品作为范本。
这一派,专用白描画法,特别讲究用笔的变化。仔细分析,用笔快慢不同,有豪放、文秀之别。

图片

石恪 《二祖调心图》之一 卷 纸本 水墨

图片

《二祖调心图》之二

二、粗笔大写意派

这一派的代表是五代的石恪、南宋的梁楷。
这一派用笔豪放,打破了纯用线描的界线,水墨味道浓。代表作品有石恪的《二祖调心图》,梁楷的《泼墨仙人》、《太白行吟图》。
这种画法,在中国画史上是非常特殊的,可以说是异军突起,史无前例,在当时社会,很引人注目,可是不被有地位的文人所欣赏,黄山谷就认为“石恪辈相去甚远,不足可观”。也许确有一些粗俗的东西,没有能存留下来。

图片

梁楷 《泼墨仙人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48.7厘米 横27.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梁楷 《太白行吟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81.2厘米 横30.4厘米 (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粗笔大写意画法,很难掌握。不打草稿,不能犹豫,一气呵成,需有解衣般礴,纵横涂抹的气概。平常之辈,画惯了小细线的,连想都不敢想。况且,弄得不好,会流于江湖习气,像道士画咒符,因粗俗而不入鉴赏。
一是难画,二是士大夫看不起,也许由于这两个原因,宋元以来,粗笔大写的作品几乎没有。直到清初,扬州八怪中的黄瘿瓢、闵贞,遥接石、梁衣钵,有些粗笔大写遗风,但传世作品用笔荒率者居多。天津博物馆藏的《醉拐仙》,尽管墨味还不错,然与前贤相比,已相去甚远。

图片

贯休 《十六罗汉图·诺距罗》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29.1厘米 横65.7厘米 (日)高台寺藏

图片

陈洪绶 《晞发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105厘米 横58.1厘米 重庆市博物馆藏

图片

金农 《自画像》 立轴 设色 纸本

纵131.3厘米 横59.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罗聘 《净名居士像》(部分) 立轴 纸本 墨笔 淡设色

纵84.9厘米 横35.5厘米 (日)澄怀堂文库藏

三、古拙派

以五代的贯休,明末陈老莲,清初金冬心、罗两峰为代表。
这一派的特点是行笔稳健,线如刀刻,凝炼、古拙,造型夸张,不按正常比例,“以神取形”,所谓“古怪不媚”。
特别是贯休的罗汉,奇形怪状,大都是深眼高鼻,浓眉巨额,和一般佛教画大不一样,给人留下强烈印象。
到了陈洪绶,画历史人物,如陶渊明、苏东坡等文人时,也采用大胆夸张的造型手法。

图片

黄慎 《八仙图》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228.5厘米 横164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图片

闵贞 《蛤蟆仙人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180.1厘米 横70厘米 (日)私人藏

金冬心、罗两峰画佛像时,进一步参用六朝碑刻的味道。罗两峰画他的师友时,也采用了大胆夸张的手法,宁朴毋媚,宁拙毋巧,打破了世俗的传神要求。
可惜这种富有个性的表现主义传统不被世人所赞赏,只有少数有识之人予以推崇。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不要“丑化劳动人民”的戒律下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在中国画界,古拙派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喜欢这派作品的还是大有人在,至少我自己是这样。
以上是唐宋以来,水墨人物画三大流派的大致情况。这种分法,不一定正确,有待于进一步商讨研究。

图片

卢沉 《醉饮图》1994年

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