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官之作|Susan Kuang第7期个人杂志

 SusanK 2022-01-23

从2015年起,我每年都会抽出3个月左右的时间来进行一次系统的思考和写作,然后把这些内容以个人杂志的方式和大家进行分享。不知不觉间,已经写到第7期了。

就在这期杂志快要写完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感觉:这应该是我写的最后一期了。

为什么不打算再写了呢?说实话,我花那么多时间写东西,不是因为我本身热爱写作,而是因为我喜欢思考,写作是辅助我思考的最佳工具。

写作可以帮我把头脑中的困惑变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有了问题我便有了清晰的研究和思考的方向,当我把这个问题想得差不多之后,我又能通过写作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变成逻辑清晰的文字内容。而我之所以想要把各种问题想通,最终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帮助更多人获得一个蓬勃发展的人生。

开心的是,写了那么久,我终于发现自己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困惑了,该想的我都已经想明白了,因此以后就没有这个必要去花几个月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写作了。

当然,我指的仅仅是杂志,公众号的文章我还会继续写,只不过我不需要再把大量精力投入在解答自己头脑中的困惑上,而是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为大家解答困惑上。我接下来应该还会去探索其他类型的内容形式,比如播客节目、视频等等。

这期杂志,我写的是之前很少探讨却十分重要的内容:健康、金钱和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人生顶层追求。说到底,我们最终想要的幸福不就是健康,和谐的关系,以及可以不再为钱而活吗?

这些内容我写得少,不是因为我不关注,而是因为我自己并没有困惑。实际上,我在健康管理和金钱(财务自由的规划和思考)上,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因为做一个典型的“生活黑客”,我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而且,我不会只停留在思考层面,而是会不断去行动和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策略,以及管理和执行系统。

在人际关系上,我自己虽然没有什么烦恼,但不得不承认,我在这方面的思考和积累并不多,所以我今年特意花了不少精力去进行相关阅读和研究。这次杂志写作正好让我有机会去思考人际关系背后的底层逻辑和规则,并系统梳理了三个最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主题:如何拓展交际圈和影响力,如何应对人际冲突,以及如何经营爱情与婚姻。

以下是这期杂志内容的简单介绍:

 / 健康管理最佳策略 /  

如果我问你:你希望自己健康吗?毋庸置疑,你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不管你有着怎样的人生追求和目标,我相信,健康都是你的目标之一,而且很有可能是最重要的目标。 

如果我再问你:你知道怎样让自己保持健康吗?这个时候,你的答案可能就不确定了。你可能会认为,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吃得健康,睡得好,并且保持运动。 

没错,健康的生活方式肯定是重要的,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健康管理的关键点。想要健康,最为核心的,其实是学会如何减压,因为压力才是健康的首要敌人。

长期的压力不仅会导致很多慢性疾病,而且还会让健康的生活方式变得几乎不可能。要知道,当你处于压力之中时,你会控制不住地吃很多高糖高脂的食物,也不会有动力和意志力去保持运动,而且睡眠也有可能出现问题。如果脱离压力管理来谈如何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难以做到,甚至还会因为做不到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 

在杂志的第一部分“健康管理最佳策略”,我会先帮助你了解什么是压力,压力的危害,以及减压的有效方法,然后以此为基础,告诉你什么是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如何让这种生活方式变成是可维持的(这点非常重要)。

以上是有关健康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然而即便我们把这部分做到最好,疾病始终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对疾病进行早期筛查,这便是体检的作用。合理的体检设计能够帮助我们尽早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以便尽早治疗。 

 / 我的个人金钱哲学/ 

很多年前,我读过Tim Ferries《每周工作4小时》这本书。书的序言中,Tim Ferries写了这样几段话:

“人们并不渴望做百万富翁,人们仅仅是希望体验百万富翁才能享受得起的那些生活。”

“在银行里存上百万美元并不是白日梦,白日梦是这百万美元所能保障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人们怎么才能在没有百万美元存款的情况下,还享受百万美元存款所赋予的自在生活呢?”

“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如何把一家公司做大做强,然后卖掉,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当然没错,但问题是几乎没有人想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把人生最好的年华花费在畅想最后那区区几年的幸福上?”

这些文字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因为它们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认知和理念:原来我们真正想要的其实不是“有钱”,而是“有钱”所能赋予我们的生活。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等到自己有钱之后才去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我为什么不能现在就去思考,然后想办法现在就过上呢?

回想过去这些年,尽管直至现在我离所谓的“有钱”还很远,但我却早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自由而又充实满足的生活。我不仅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来获得经济收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足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朝着财务自由的目标一步步迈进,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兼顾自己的生活与爱好,给予家人高质量的陪伴。

我是怎么实现这样的生活的呢?这背后其实有着很多思考与规划。在杂志的第二部分“我的个人金钱哲学”,我会和你分享我这些年有关金钱、财务自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思考,以及我如何从钱的角度去设计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 关系中的自我修炼 / 

1938年,哈佛大学发起了一项研究,叫做“哈佛成人发展研究”。75年间,研究者们追踪了724位男性,年复一年地询问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状况。从这长达75年的研究中,他们得到的最清晰的信息就是:良好的关系让人更快乐和更健康,不过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朋友的数量,也不是是否在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中,而是关系的质量。

这样的结论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我们需要有人相伴,需要有亲密感和归属感。事实上,很多有关幸福的研究最后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良好的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来源。然而矛盾的是,虽说人生中最大的快乐都与他人相关,但最痛苦的体验却也跟他人有关,比如亲密关系中的相互控制和伤害,工作中的各种冲突、指责和勾心斗角等等。关于这种痛苦,用萨特的那句“他人即地狱”来描述太贴切不过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们从来没有接受过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模式完全受制于本能、性格与环境。

或许你觉得自己是关系中的受害者,无力去改善它们;或许你觉得自己正被困在消极、不快的关系当中,无法解脱。但事实并非如此,你既非受害者,也没有被困,你完全可以改变你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萍水相逢之人的关系,并从中享受到极大的乐趣,关键在于认知的转变:想要拥有更好的关系,要想解决好“双方”的问题,我们只能从“自己”的改变和成长开始。

在杂志的第三部分“关系中的自我修炼”,我将带你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本质,了解哪些行为和认知因素会给关系带来消极影响,以及如何以这些为基础去进行自我改变,如何去应对和化解人际冲突。

此外,我也会和你分享,我是如何突破内向性格的限制成为“社交达人”的,以及我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社交经验、原则和策略。

最后,我还会和你探讨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爱情,带你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爱情的三个基本成分,学习将爱情长久维持下去的秘诀,以及如何避免界限不清的爱情,让亲密关系成为帮助我们成长的“训练场”。

以下是第7期个人杂志封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