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到新书之后……

 慢老师 2022-01-23

马上就要开学了,然而我的书还没有拿到。

这就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情形了。领了新书那天,早早吃过晚饭,全家人围在桌子旁包书。

书是一定要包的。否则,学期还没有过半,书的封面就会掉下来。如此“读书破万卷”,当然是不爱惜的缘故。这当然怪不得我,因为还有娇蛮的同桌,会随时拿起你的书朝天上、地上扔去。如果包了书,学期过半,掉下来的只是包书纸,剩下的封面,或许还可以坚持半个学期。

包书需要大一点的纸张,通常是挂历。按照书的尺寸,计算好大小,用裁纸刀划开,然后前前后后折起来。式样一共两种,一种是插入式,书的封面插入包书纸的前后档,这种方法书脊与包书纸分离,坏得快一些;另一种是折叠式,书脊地方预先剪开口子,然后再折叠起来。有的同学家长会在书角包一个硬硬的三角形,这样书就不会卷角。然而我家不会这样包。有一次,我爹别出心裁,将用完的牙膏剪开,洗干净,建成三角形,包在书角上,再用力钉住。这种方法实则没什么用,过不了几天,这个小三角就掉了下来。

于是,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是包过书皮的课本,有的甚至把练习册都包了。花花绿绿的。我们当地的特产是塑料,所以流行过一种塑料包书袋,似乎是将封面插入塑料袋之后用熨斗烫一下,这样,就不用重新写书名,一望即知。

似乎进了高中之后,就不怎么包书了。那时候已经不流行挂历,没有包书的材料了。大学时候,我也用《申江服务导报》或者《上海一周》的彩色报纸包过书。现在却也不包了。

书籍装帧是图书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时候甚至不翻书,看看书架上各色书脊和题名,也能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再说,那些名家题名,要比我写的好看多了。如果书架上都是包过书皮的书,那多没有意思啊。

不过,学生包书,是为了保护书。所以,小学生的书,我还是赞成包一包的。通过包书这件事,可以教育孩子要爱惜书,保护书,也是教育的一种。前几年,据说小学班主任会指定包书纸的颜色、式样,一定要统一,不能各色各样,这就有点过分了。不过这种戕害个性的做法,想必已经不存在了吧。

拿到新书之后,就会先把语文书看掉。

很显然,数学、英语这种,老师不讲是看不懂的。但是语文书,是可以自己看的。随便翻翻书,是很有趣的。用现在的教学理论讲,这叫整体感知。其实吧,当语文书是课本的时候,正经八百的,真是没啥意思,但是在老师上课之前看书,是把语文书当作闲书看,就很有趣了。一本书读出两种感觉,合算得很。

我还喜欢看的,是地图册。无论是地理地图册还是历史地图册,我也很爱翻来看看,也许我是把它们当成绘本来读了吧。——对了,还有美术,就是绘本嘛。

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是这样的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