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一聊八省联考中川端康成的小说《秋雨》

 慢老师 2022-01-23

1月23日的八省联考,语文试题中有川端康成的小说《秋雨》,全文如下:

这是川端康成的“掌の小説”中的一篇。所谓“掌の小説”,就是指“掌編小説”,维基定义如下:“掌編小説(しょうへんしょうせつ、掌篇小説)は、短編小説よりもさらに短い作品を指す。「短い短編小説」であるショートショートよりも短い小説(story)とされるが、散文詩的なものもあり明確な基準はない。掌篇小説という名称は、中河与一が名付け親だとされ、それまでは、岡田三郎が「二十行小説」、武野藤介が「一枚小説」などと呼称していた。短編小説中編小説にも、ごく短い小説が連続する体裁を持った作品はあるが、掌編小説は、より長い作品の要約や抜粋、一部分や小品文ではなく、それ自体が単独の物語として完結するものである。描く作品内容・ジャンルは多岐にわたる。

我理解为,就是小小说,或者超短篇小说。我原以为《秋雨》是一个选段,但是翻开书一看,原文就是这么一点,和服店老板的话是啥意思,这么戛然而止,挺费解的。

川端康成的“掌の小説”在维基百科上有专门的词条:“掌の小説』(たなごころのしょうせつ)は、川端康成掌編小説集。「てのひらのしょうせつ」とルビが付されている場合もある。川端が20代の頃から40年余りにわたって書き続けてきた掌編小説を収録した作品集で、1971年(昭和46年)3月15日に新潮文庫より刊行された。1話の長さは、短いもので2ページ程度、長いものでも10ページに満たない掌編小説が111編収録され、のち1989年(平成元年)改版から11編追加されて122編収録となった。なお川端の掌編小説の全総数は128編ほどになると言われている。翻訳版もレーン・ダンロップとJ・マーティン・ホルマン訳(英題:“Palm-of-the-Hand Stories”)をはじめ各国で行われている。

而这篇《秋雨》,日文原题为《秋の雨》,在川端康成的掌の小説作品集排111位。搜了下,中文网络世界里面基本没有什么解读,各种论文也没有提到过,可以说是相当的冷门了。出题的人就喜欢这样的,大作家的冷门作品。

以上这些,做题的学生当然不会知道,我也是查了之后才知道。不知道是不影响做题的。

网上还有人说,一看到川端康成,日本文学,就要想到物哀美学。这对不对呢?是的,川端康成的作品,的确透露着物哀美学,他甚至和安田靫彦有一个对话集,名字就叫《侘寂之美与物哀之美》(青岛出版社,2018年,林少华译)。而且物哀之美的确是日本美学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学生应该是不知道这点的。老师上课并没有教过。其实我觉得,老师应该教一下的。放哪儿教呢?放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里教。《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老师都教“清、净、悲凉”,但是要知道,我们传统上是“以悲凉为哀”,而郁达夫是“以悲凉为美”,这就和中国传统美学有点区别的。郁达夫早年在日本留学,这种美学观念,应该就是从日本来的。当然,你也可以杠,物哀之美这种,也是来自中国,来自禅宗。但郁达夫这个,大概率是从日本接受的。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我本来想写篇文章的,后来发现孙绍振也这么说,文章那就写不了了。但是不知道这些,也完全没有问题。这不是高中阶段教的东西。我们这个是高考,不是日本文学研究生入学考。出题人肯定是认为,我们高中生,掌握了学校教的基本的理论,去读文章,应该能读懂。所以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派”啊,山茶花的象征啊,都不需要事先了解。

说了那么多,我们看文章。文章一上来是写景。说是写景,实际上是写自己的幻影,写一团火。回过头来我们知道,这是“我”去京都的路上,他去京都,就是为了去看别府律子。写景什么作用,营造气氛啊,主题啊等等,我觉得按照这种一般的思路来就行了。

接着,作者写了“我”十五六年前在医院的事情,写了两个女孩子。第一个写得比较简略。这个女孩子其实是个婴儿,做了再造胆管的手术,但是手术不成功,就要离开世界了。我却还说,这个孩子很可爱。这对于父母来说,真实非常大的打击。但是这个女孩子,静静地睡着,裹在和服里面。题目问道这个细节,但是并不是在问“山茶花”的象征。

然后,作者写另一个女孩子别府律子。主要写了女孩子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每天坐电梯上上下下,眼神是“不和悦”的,不愿意和人说话。我觉得这个女孩子“很有出息”。第二件事,是说这个女孩子因为看到邻床的手术失败,自己就不肯手术,出院了。讲到这个,我们大概就有个了解,这个小姑娘个性很强,不是那么随和,但是她很想活下去。(五六岁的小孩个性都很强,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作者前面已经介绍,这个女孩子是先天性心脏病,幼年时手术是最好的时机。不做手术,可能夭折。但也并不是说,幼年时不做手术就活不到成年,这点要搞清楚。先心病有好多种,房缺和室缺区别很大,从作者说“这个外科医院来了许多做心脏手术的小孩”这句话,大概是某次筛查之后,把先心病的小孩集中起来做手术。


第三件事,就是写我去看这个女孩子的表演。她后来成为一个模特。我是受了和服店老板的邀请,没想到发现女模特的名字正好是这个女孩子,特地来看她。而作者所写的,并不是表演当天,而是表演前一天,“我”看到别府律子用“不合悦”的目光,看着拍婚纱照的新人。然后老板说,律子第二天也要穿婚礼礼服。这个婚礼礼服,应该是和服中的婚礼礼服,而不是西洋式的白纱。别府律子和这些新人无仇无怨的,为什么“不和悦”呢?可能是“羡慕嫉妒恨”,律子第二天是扮演新娘,而不是成为真正的新娘。至少和服店老板是这样认为的。也有一种可能性,律子的“不和悦”是一贯的,她看什么都是这样的眼神,她就是随便看看,在别人眼里就是“不和悦”了。

写到这里,想到五月天的《倔强》,意思有点接近,先听一段歌接着说。

接下来我们看题目。要是网上流传的题目没错的话,这题目倒是有点问题。

第六题答案应该是B。“我踟蹰”的是什么呢?在这个场景下面,好像和“病情”没啥关系了。我不过是恰巧认识她,那也是十五六年前的事情了。我生命中有个“她”,因为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她”生命中可没有我啊,相认什么呢,我踟蹰的是这个。C选项说律子“没能提前一天穿上和服的情绪”,这一天是结婚的新人拍照,后一天是她表演,是不挨着的两件事。又不是她本来要结婚,后来新郎逃跑了,这叫“没能提前穿上”。当然,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可能是律子心脏不好,恋爱婚姻不顺利,穿结婚礼服,也是她的“圆梦”,但看到新人,心里也不自在。D选项说不以人物性格取胜,那么律子算不算有性格呢?其实我觉得还是有一点的。

第七题答案选D。这个段落,并没有扭转情节的走向。情节还是顺着下来的。其实C这个选项也不是很好。这个小说虚实相生,不是秋雨和幻影一实一虚,而是律子和幻影一实一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律子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其实和幻影的似有还无没有什么区别。

第八题问和服的细节暗示了什么。我觉得,和山茶花没有什么关系,讲山茶花的象征的,都跑偏了。那个身裹山茶花和服的小姑娘,就要离开人世了,而律子参加的和服表演,是她还活着。(这里和律子扮演新娘也没关系。)也就是通过和服,串联起两个生病的女孩子的不同命运。特别是律子,用一种不和谐但是坚韧的态度,好好地活着。死亡是残酷的,但不是可怕的。律子每天都面对死亡,但依旧故我,执拗地活着。我觉得勇敢坚强热爱生命并不是作者的本意。

第九题。小说的氛围,是有点阴沉、沉郁,还有点诡异迷离的。主要是通过开头的对火团的幻影和秋雨打窗的描写来进行的。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捕捉到将睡未睡时候眼前的幻影,尤其是红叶的红,小溪的蓝,以及火团这样富有对比的色彩。又捕捉到秋雨打窗的声音流成音乐和无声的幻影的对比,来烘托这种氛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