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一聊八省联考中的现代文阅读《国文教员》

 慢老师 2022-01-23

原文和原题如此:

国文教员

金克木 [注]

按:这个题目不对。民国时候,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按理金克木所写的这位教师,是教小学,应该是“国语”才对。然而这个题目也对。因为这位老师所教的内容,根本就不是“语”,而是“文”了。什么是鸡娃,就是提前教呗。幼儿园教小学的,小学教初中的,初中教高中的。这位老师,就是鸡娃啊。 

当年散文是有流派的。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出来,就被称之为“文化大散文”,后来有一批女写手,比如黄爱东西、素素,写的是“小女人散文”,又流行了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的文章,就叫做“老男人散文”了。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都是大学者,写散文本来不是他们的职业,但写出来的东西,要比“小女人散文”好看多了。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按:现在的语文书,也是很浅的。然而又老师胆敢抛开书本教自己的油印讲义么?早几年还可以,这叫校本课程。最近对校本课程也管得严了,毕竟文科是涉及到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位老师的教法,从现在来看并不落伍。“不逐字逐句讲解”在现在来看也是对的。早几年讲文言文,是字字落实,逐句翻译的,但是现在“不应该”这么教了。至少在教研活动中,没有人这样上课了,背地里是怎么上课的,并不知道。其实吧,老师对学生自己掌握知识不放心,就希望逐字逐句告诉学生。然而这样真的有用么?要么还是记不住,要么就把文言文记死了,没有变通的能力。“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这也是对的,学生都懂了讲什么。“先听学生朗读课文”这个也是对的,语文课就是要读课文。“第二天就要背诵”,这也是对的,课文要熟读成诵,不但文言文要背,白话文也要背。“背不下去就站着”,这在之前有体罚的嫌疑,现在教育部的“教师惩戒权”下来的,罚站不算体罚,是可以的。“立即下课”也是对的,学生最讨厌老师拖堂了。不过,他这么上课,方法单一,又不生动,在现在的学校里,恐怕会被批评的。

这一段写这位老师,是不带褒贬的。你看不出来是说他好还是说他不好。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按:这一段褒贬就有了。就是说他水平高,怎么个高法呢,就和教育部编课文的那帮人差不多。而且从这一段开始,才算进入正题。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按:这一段就讲老师发掘蔡元培文章中的“微言大义”。蔡元培是了不起的,敢于直接称呼“孟轲”,要知道,蔡元培是前清的翰林,是科举路上过来的,这么称呼孟子,是“大逆不道”了。这位老师也是厉害的,他能发现蔡元培的用意,可见他对文字非常敏感,非常细心;他能赞同蔡元培的主张,思想也是先进的。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文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按:这一段讲两篇课文。《明湖居听书》和《病梅馆记》都是学生熟悉的,到现在还在学。(正印证了前面说他水平高)。《明湖居听书》这几句,是说学生会唱古文而不会被白话,就是写这么一个背景。《病梅馆记》主要讲了两点,一是老师拓展了知识。他不单单仅仅就文章来讲,而且讲了散文的流派。“桐城派、阳湖派、不离宗派”是张之洞在《书目问答》里面提出来的,可见老师除了教科书,还是读了其他的书,不像现在的老师,只会照本宣科。二是老师的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学科德育”了。老师的旧学底子是很好的,但思想却是现代的。“立即宣布下课”,从不拖堂,也是受到学生欢迎的。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

 按:这一段讲老师怎么讲诗词。《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我找到了原诗看了下,前面是大段的写景,最后是以景引出画论。荆浩、关仝的名字找到了,董源、巨然的名字我没找到,但有黄公望和米友仁。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是五代的四大家,在绘画史有重要地位。可见这位老师,涉猎很广。

讲老师教词,举了非常具体的一个字,“寒”,在两句诗中,字是同一个字,理解是不同的理解,非常精细。至于为什么有不同,因为下课,就不讲了。现在的老师,基本上读不出区别,也不知道是可以讲的。如果居然读出区别来了,那是一定要讲的,就算下课了,拖堂也要讲,这节课不讲,下节课也要讲。然而不讲倒可能是对的,留给学生去想,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自己也不知道。

 按:这里所举的《鸿门宴》的例子,内容学生也熟悉,现在我们老师也是这么讲的,差不了太多。其中“项羽请他吃饭”不确,是沛公“蚤自来谢项王”,否则,“旦日飨士卒”,就该出发了。作者这么一大段,主要是为了引出最后几句话:“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所以并不是“一背了之”,还是要思考的。这篇文章,主要写是这位国文老师的风采,叙事是很简单的,作者自己的议论也是很少的,但是形象是很生动的。

文章写到最后,说自己受了老师影响。是不是要感谢呢?“纠缠”一词用得很有意思。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是要感谢的,但是从事文科工作,一路上有很多艰辛,并不容易啊。

文本二:

评曰: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证了。

 按:这个文本二很搞脑子。因为“文本一”在我们心中,那是散文啊,这里怎么大谈小说,就搞不懂了。实际上很简单,金克木认为,这种文章,和《世说新语》差不多,和外国散文区别大,所以还是“小说”。

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随笔集,并附自评。文本一《国文教员》为“化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不对,见第一段分析。

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的独到见解,而且含有指点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对,见最后一段。

C.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文章整体如此。

D.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对,见最后一段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和白话文文体没有关系。

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王小玉说书主要是比喻。

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李清照是赞扬项羽。

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化尘残影”的意思就是就算是化为尘埃,也有那么一点残留的影像。

8.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4分)

 原文: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关键信息:出于稗官,气派不大,传闻居多。给4分,应该分两点。

官方参考答案:①传统小说的作者出于稗官,写作态度不同于正统史家。(按:其实原文并没有和正统史家比较。)②小说内容多出于街谈巷语,真真假假。

9.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考点:评价。6分,应该分两点或三点。

提示:“一则新世说”,也就是用“文本二”中“世说”的意思,“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属于“笔记体”。思考角度可以有:一是写作对象,写的这位国文教员,他有怎样的形象,他的这种形象,其实和《世说新语》里面一些人很相似。二是写人的手法,作者用一则则小故事来写这个人,而不是长篇大论,这和《世说新语》也是类似的。三是文章的结构,是故事串联起来的,比较松散和随意。

官方参考答案:①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具有“世说”类小说的特点。②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③体现学者金克木的独特的小说观念。按:这后面两个答案,和题目本身是矛盾的。既然这个方式,是“世说”性质的,就不是“新的方式”,而是“旧的方式”,所写的内容,才是“新的内容”。同理,这个小说观念,是传统的小说观念,而不是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