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宠辱不惊”

 昵称4X6owk9e 2022-01-23

唐朝时,对各级官员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考核制度,称为考课,也叫磨勘。考课由吏部考功司主持,根据考课等级进行奖惩,事关每位官员的仕途升迁,大家都看得很重。考课结果由主管部门当众宣读,考官有酌情处置权。有个叫卢承庆的人,在朝廷担任考功员外郎的职务,负责对官吏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校评定。

  有一次,他给一个负责从运河运送粮食的官员打评语,因为这个官员曾在运粮时发生过一次事故,粮船也沉没了,损失了不少粮食,因此,卢承庆给他打了个“中下”的评分。卢承庆把评语拿给那个人看,那个人容色自若,一句异议也没说,非常平静地退下了。

  卢承庆看到这个官员气度非凡,又觉得那次事故也是个意外,并不是这个官员有什么过错造成的,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人都的确无能为力,也不是这位官员的责任,这样给他评分似乎也不太妥当。于是,卢承庆给他改为“中中”。

  卢承庆又把改评的事告诉了这位官员,他以为这位官员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业绩评定毕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会影响到一个官吏的升迁、俸禄,这可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啊!

可是这位官员依然非常平静,不但丝毫没有喜悦的表情,也没有因为褒奖露出愧色。卢承庆见了,非常欣赏,心中暗暗赞叹:“得宠或受辱都能做到镇定自如,心胸真是宽阔!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卢承庆又把他的评分改为“中上”。

“宠辱不惊”典故由此故事而产生。运粮官的淡定从容、卢承庆的超人见地,都成为了千古佳话。

清代李渔认为,卢承庆之所以几次更改考评,是出于怜惜人才的好意,但他的心意虽值得嘉奖,行为却不可以效仿,考虑到恐怕会让后世人大开反复无常的风气。凡是那些因为受贿而改“下级”为“中级”、“中级”为“上级”的人都会说:“我打算做卢承庆罢了。”这就是改公案为私利之门了,而私利正是循私舞弊的根结所在。不必说循私舞弊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为大众兴办有利的事业,也不能在规定的法制之外随便动手。

这当然是对的,人治代替法治,那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干部考核要有过硬的、便于操作的、量化的考核指标,有科学的、严格的考核程序,尽量减少考核者主观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行使权力的领导,要尊重按照考核办法得出的结论,不能滥用职权,使标准不算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的被考核干部又有谁有当初运粮官的胸襟气度?面对即将来临的升迁机会,谁又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只怕候选人早就早考核的前期做足了功课,而合适的候选人已经稳坐钓鱼台。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当今社会,法治依然无法盖过人治,权力的集中和缺少监督使得考核依然不过是一种形式。

照这样看,如果我是被考核干部,与其在暗箱操作中败得不明不白,我宁愿输给宠辱不惊的运粮官,宁愿遇上远见识人的卢承庆。那样至少我输得心服口服。

这其实是我们时代的悲哀,千年传承的精华已被我们遗忘,而封建的官僚制度和官僚作风却扎根在我们心里。到政府机关办事,不少公务员们大摆官员架子,“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曾记否,当年毛主席教导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是一名普通公民,在国家机器面只是一个弱者,我只能要求自己朝着宠辱不惊的目标靠拢。而那些拥有人民赋予他权力的人,是否更应该思考自己身上的责任呢?

当然,我们的制度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那不是借口,而是努力的方向,去改善这些不完善的制度,在还不那么完善的地方发挥才智,让这个社会变得温暖明亮一点。

最后,我用苏东坡的《定风波》来做结尾,与朋友们共勉。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