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前文物成破烂,一朝发现天下惊;中华第1龙、第1凤离奇发现记

 衆妙之門 2022-01-23

01 锈铁环

1971年农历八月,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天高气爽,草木枯黄,正是干活的好时节;一天下午,赤峰市翁牛特旗塞沁塔拉村(蒙语:美丽的草甸子)的几位村民,受生产队委派,到村北的小山垄上平整树坑。这拨人当中,有一个年轻的后生,叫张凤祥,17岁的他身强力壮、干活利索;傍晚时分,他就将其他村民远远地甩在了后头,他觉得要等等同伴们,便走到边上的一小石头堆,坐下休息会儿;年轻人嘛,就是闲不住,即使是休息,双手也不停歇,他无意识地拨拉着身边的石头块,还捡起其中的小圆石,抛射出去惊吓附近草丛中的飞鸟;张凤祥觉得好玩,就一块又一块地往外扔石头。

文章图片1

当张凤祥掰松一块较大的石块时,突然,身边的小石堆“哗”的一下塌了个坑,张凤祥扭头一看,发现坑里有一块石板,好奇的他扒掉石板周边的土石块,然后使劲掀开了不大的石板,石板下面是一个“口”字形的石坑,张凤祥瞄了一眼石坑,触目可见的是一个带有缺口的圆状物,他伸手捡了起来,发现上面裹的全是厚厚的土锈,黑乎乎的,差不多20来公分宽,估摸有3斤多重;他想当然地认为那是个铁环子,顺手把它放在一旁,再划拉几下坑里的泥土,也没发现别的什么玩意儿,张凤祥有点失望,要知道,他起初还以为这小石坑是前人的埋宝坑呢!

文章图片2

张凤祥接着继续干了会儿活,就和同伴们收工了,生性节俭的张凤祥把那锈铁环给捡拾了,打算带回家里当废铁卖钱。那会儿铁才三、四分钱一斤,那个铁块儿也许能卖个一毛钱。

在回家的路上,张凤祥把这块东西拿给几位大人看,一个叫杨德成的好事者,先用铁锹把儿用力敲了几下,想敲掉上面的土锈,却怎么也敲不掉。便随口说了句:这破玩意儿,锈太多了,还弄不掉,收破烂的估计也不会要,没啥用,不要罢了。

说完就随手扔到了路旁边,大家啥也没说,也没有去拣,各自继续往家里走。张凤祥总觉得有点失落。

02 儿童玩具

没走多远,习惯了节俭顾家的张凤祥觉得,那铁疙瘩虽不值钱,但换几颗糖果总可以吧,毕竟家里有4个弟妹,特别是最小的那个4岁弟弟张凤良可顽皮呢,还最喜欢吃糖果。

于是,走到半道的张凤祥,又折返回来,把铁环子带回了家,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捡是捡回来了,可是全家人谁也没把它当回事,张凤祥就把那块“锈铁”扔在屋子的角落里,等收废品的人来了,卖掉它,换上十块八块水果糖,哄哄他那最小的弟弟。

一回,这个小兄弟吵着要张凤祥陪他玩,可张凤祥正好没空,得寻思着搞个花样给弟弟玩,无意间看到前些日子捡回来的锈铁圈,他灵机一动,找了根细绳,一头栓在“铁圈”上,另一头拽在手里,示范着在院子里拖着玩,还凌空耍起圈圈来。小弟弟看得一愣一愣的,觉得大哥哥搞出的这玩意很好玩,便依样独自玩了起来。接下来,这个流着鼻涕穿着开裆裤的小娃娃每天就拉着这块锈铁,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跑来颠去,不亦乐乎。

文章图片3

03 意外得宝

十多天后的一个晚上,张凤祥无意间发现,被小弟弟拖拉了好些天的铁疙瘩,磨损的地方竟然露出些墨绿晶莹的颜色,这下引起了他的注意,张凤祥拿起“锈铁圈”仔细端详起来,这一看,张凤祥看出了个大概,锈铁圈原来不是铁的,而是石头圈 ,并且和老人们说的玉件有点相似。

张凤祥可不敢大意,赶紧把它拾掇起来,和父亲张金贵一道,小心翼翼地把圈圈上粘连的土锈大部分给除掉,花了大半个晚上。结果,一个做工还行,浑身光滑的“C”形墨绿色玉件出现在眼前,除了那似龙头又似猪嘴的一端,以及外背上贴着一大块卷曲上扬的似乎是鬃毛的造型外,也看不出有啥稀奇,很平常、普通。还有其正中间有一个穿孔,估计是穿系绳用的。

文章图片4

张家捡到宝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村里人都说,这是个好东西,好像是块玉!老值钱了,但这究竟是个啥玩意儿?做啥用的?真的值钱吗?大家还是茫然不知,不过,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那时死人用的东西,不吉利;有的说,找个懂行的人看看;有的说,赶快找大队去给鉴定鉴定;还有的说,这回老张家要发财了……

家境贫寒的张家当然希望它能值点钱,好卖了改善下一家人的穷苦生活。从这一天起,张凤祥一家再也不敢拿它给孩子当玩具了。全家人都把它当成了宝贝,张凤祥的父亲还特意扯了二尺红布,把这玉件裹得严严实实的,搁在柜里,用锁锁上,生怕别人给偷了去似地。

那时可是1971年,正是文革时期,全国上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破“四旧”的风潮依然在上演,别说是边远的农村了,就是在城市里,要想找一位能识别,或者说敢识别古物的人谈何容易,这块由锈铁突然变成宝贝的玉件,到底值不值钱,其实张家人心里也没个数。

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玉件放在家里也不是个事,谁知道会不会惹祸上身,胆小怕事的张金贵父子,为此忧心忡忡。两个月后,张金贵拿着玉件到生产队找韩玉龙队长,诚恳地说,东西上交给队里,能否奖励些粮食之类的东西。

韩队长说:这东西没啥用,你还是拿回去吧,实在不行,你就送到旗里的文化馆,让人瞧瞧值不值钱。于是张凤祥父子就赶着毛驴车跑了十几里路,找到了文化馆的人,可是接待的人不是搞文物的,也主观地认为这个东西没什么用,无收藏价值,让张家父子拿回去。

张金贵父子只好把原物带了回来。虽然东西文化馆没有收走,可张金贵一家人还是老想着把这件被认为是玉的东西转换成最实用的票子。

文章图片5

又过了一段日子,张凤祥的舅舅来串门,看到这个玉件,说可以请人切开,做成五个烟嘴,好的玉烟嘴也值些钱。于是,张金贵父子就到处找人,想把它改成烟嘴。

可是,他们依然未能如愿,因为玉匠说了,这玉不是白玉,透光性弱,加之上头又有绺裂,出不了上品的烟嘴,即使改成烟嘴也不值钱,还可能卖不掉。张金贵只好又把这玉件拿回家放着。

这样又过了一年,张金贵还是不死心,拿着这块玉件再次找生产队队长,执意交公并领点奖励。队长根本就没心思打理它,就对张金贵说:你们上次去文化馆是没找对人,你得找到馆长才行。

04 好人馆长

张金贵又带着这块玉,再次来到翁牛特旗文化馆,这回找到的是文化馆副馆长王志富,张金贵把有关玉件的前前后后等事情都告诉了馆长。王玉富看了看玉件,说:这块玉可能会是个文物,也许值几个钱,但具体是什么物件,咱们这儿也鉴定不了,你先放在我这,回头我找人鉴定鉴定后再说。

就这样,这件玉器留在了旗文化馆,但当时收藏条件比较差,这块玉就被当成普通文物,放置在一个由废弃厕所改建成的仓库里的一个箱子里。

张金贵随后几次去文化馆打听结果,一直没有个明确的说法,刚好那段时间,张金贵家里出了点事情,急需用钱;还有,来回跑县城辛苦不说,还耽误干农活事,他不想再为这不起眼的玉件折腾了,于是把情况和想法王馆长说了。

王志富想了想说:“我把这个月的工资给你吧,你先接济接济。”

那时候,王馆长一个月的工资才37块,他从中拿出30元钱给了张金贵。这30元钱,远比张金贵的期望值多出很多。张金贵满心欢喜地回了家。

馆长把自己的工资用作了对张金贵上交玉件的奖金,他当初这么做,肯定是只想私下帮帮困难的张金贵一家,根本没意识到玉件的真正价值,否则,也不会把它放到厕所改建成的简易仓库里了。

文章图片6

后来,盟里、旗里曾组织专家清理、盘点、鉴定文化馆的库存文物,张金贵上交的玉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它还是安安静静地躺在原先的地方,蒙尘接灰。

再后来,昭乌达盟(赤峰市前身,当时归辽宁管辖,后归内蒙古)文物工作站站长苏赫,在塞沁塔拉搞文物普查,听村民说起了张家献宝的动人故事,严谨的苏赫就专门到翁牛特旗文化馆查看,经过仔细端详,他认为这玉件应该是早期的龙造型,材质不是玉,是石头;我们大家都是龙的传人,有关古代龙的起源、演化一直都是考古界关注的课题。于是,站长向辽宁省考古所做了汇报,辽宁省考古所比较重视,专门派了几个专家来鉴定,初步认定它是个玉龙,质地为青玉。

05 红山文化

1974年,对赤峰、辽西地区一带的考古发掘非常关注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刘观民先生,知道玉龙这件事以后,很是上心,他亲自到翁牛特旗的塞沁塔拉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印证,认为这玉龙属于红山文化的文物,有很大的文物价值,专家的判定引起了文化馆的重视,就把这个玉龙转移到文化馆的大厅里保管,以便有别于那些普通不入流的文物。不过,馆里比它贵重的文物多了去,玉龙也只不过是入了大家的眼罢了。

刘观民先生所说的“红山文化”,又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呢?

红山,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赤峰(县/市)名称的来历,就是因为其辖区内的东北郊的英金河畔有九座美丽的红色山峰而得名。20世纪初,在红山一带陆续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后来,在如今的河北、内蒙、辽宁三省交界的赤峰、承德、朝阳、阜新等地近2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的古遗址。

文章图片7

赤峰市红山

按照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惯例,一种文化往往是来自于最先发现的遗址的地名来确定的。因此上述范围内的考古出来的文化就统称为“红山文化”。它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亦称史前文化,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它的发现,把以夏朝为开篇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年。红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它的玉器文化。

时光按照它固有的节奏在流淌着,内蒙古翁牛特旗文化馆里的玉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等待着,等待着。

1979年,昭乌达盟划归内蒙古管辖,1983年10月10日,昭乌达盟成建制地改为赤峰市,管辖3区7旗2县,赤峰市是“红山文化”的主要发现区域。

1983年,在距离赤峰地界不远的辽宁省凌源县和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考古人员挖开了一座5000多年前的古墓,在墓主人的胸部摆放着两个精美的玉器。经过研究,这两个玉器是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属国宝级别。玉猪龙造型奇特,猪头蛇身,呈C字形,首尾相对,业界认为它是龙的一种早期形态,由于它头部硕大,支棱着两个大耳朵,吻略微上翘,鼻子平切,头部特征与猪头相似,所以一般俗称为“玉猪龙”。

文章图片8

流失到法国吉美博物馆的玉猪龙

文章图片9

玉猪龙

牛河梁发现5000年前的玉猪龙的消息很快传到翁牛特旗,当时的文化馆负责人贾鸿恩,突然想起1971年收到那件的赛沁塔拉出土的那件玉器,前些年不是也有专家认定它属于红山文化的玉龙吗,他强烈意识到那件玉器极有可能是与牛河梁玉猪龙一样珍贵的文物。于是,贾鸿恩立即把玉器包装好,装进挎包,坐火车赶到北京,请最权威专家苏秉琦先生鉴定。

苏秉琦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对红山的考古发现曾经给予特别关注。

苏秉琦先生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件玉器,他一面仔细鉴定,一面向贾鸿恩了解这件玉器的出土地点和征集过程……;事后,苏老郑重地告诉贾鸿恩,这是一件珍贵的玉猪龙,属于重要的红山文化遗物,很可能是同我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

文章图片10

为玉猪龙正名的考古界泰斗苏秉琦先生

06 天下震惊

兴奋极了的贾鸿恩回来后,根据苏老的判断写了一个简报,后来又写了一篇文章,在国家级的文物刊物上发表,称玉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龙形的最早的龙。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炸雷,考古界、历史界为之震惊,那简洁明快、扬鬃欲飞的“C”形青玉龙,一时间成了众多文物、考古专家的热议话题,大家纷纷对此发表一系列研究性文章,对玉龙赞溢之词无以复加。

80多岁的著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沈从文老先生,听到这个玉龙的消息,也喜不胜禁,醉心于研究“龙凤艺术”的他,打破惯例,在病榻前特意约见了翁牛特旗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亲耳听他们讲述玉龙的传奇过程。

1984年国庆前夕,这件珍贵的碧玉龙选为“建国35周年文物精品展”,被调入北京故宫参加展览。

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发现的玉龙,终于在被忽视了十多年以后得到正式确认:它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当时的红山人精心制作、国内首次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雕龙”,翁牛特旗玉龙的出土,把中华文明向前追溯了1000多年,从此,它被命名为红山碧玉龙。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写到了这里,可以好好描述下红山碧玉龙了, 红山玉龙形体硕大,雕工精湛,神态飘逸;呈勾曲形,全身光洁,额上、颚下刻网格纹。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尾部尖收而上卷,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它高26厘米,重1000克,直径2.3—2.9厘米。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碧玉龙的后背有一孔,孔径0.95公分,经穿绳悬吊实验,龙的头尾恰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它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是红山文化中玉雕水准最高的一件。绝对是国宝中的国宝。

红山碧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龙文化的源远流长。红山玉龙对于研究我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怎样估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均不为过。

1986年第8期的《人民画报》用整版篇幅登载了这件玉龙照片,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孙守道,省文化厅副厅长郭大顺在这期画报发表篇首文章《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充分肯定了红山文化及红山碧玉龙的重要历史地位。

文章图片15

一时间,红山碧玉龙名扬天下,成了举世瞩目的无价之宝,多次被借调,在国内外的重要展览中亮相。它那飘逸简洁的造型,晶莹剔透的质感,中国神龙的代表,再加上传奇的发现过程,赢得了国内外一片赞誉声。

鉴于红山碧玉龙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如此重要、意义非凡,1989年,国家下发文件指名要永久性征调放在翁牛特旗文化馆的红山碧玉龙,翁牛特旗人民虽然非常不舍,但也只能以大局为重,交出了这件无价之宝。国家拨款2万元维修费给翁牛特旗文化馆。如今红山碧玉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里常年展出。现今,放置在赤峰市博物馆的红山碧玉龙是复制品。

“中华第一龙”的现世,是国人之大幸事,特别要感谢张金贵父子、王志富、贾鸿恩 、苏老等有关人员,要不是他们,稀世国宝不是被毁,就是被泯没无影了,神龙有这些的传奇或许是带有神意吧!

红山碧玉龙已成为赤峰市的象征,玉龙优美的图案随处可见,玉龙的传奇话题经久不衰;赛沁塔拉村口的那块高约10米、刻有“中华第一龙”字样的巨碑时刻提醒着路人,这里是它的诞生地。当年发现“锈铁环”的小伙子张凤祥,如今已经三世同堂,抱上小外孙了。他们一家仍然住在赛沁塔拉村,干着农活;每当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访问他的时候,张凤祥总是会在讲述完发现玉龙的经过后,说上这么几句话:“村里人都说亏了,冤了,我说给国家,一点也不冤,给后代儿孙造了福,也是幸福!”

文章图片16

如今的张凤祥


还有,坊间传言说,华夏银行创立时的老总就是赤峰人,所以华夏银行的标志也采用了这条玉龙的形状,但不知是否曾给赤峰人民交过版权使用费。

07 中华第一凤

龙飞凤舞,龙凤相随,龙、凤是中华民族远古初民的图腾标志,有龙的地方,少了凤的出现,似乎总有点美中不足,人们期盼着“中华第一凤”的飞来。

巧的是,这美好愿望还真的会成真,是不是奇了怪!

2003年夏天,翁牛特旗私企老板、酷爱收藏的张军,来到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收集文物,一个老乡凑过来自称种地时挖出了一件陶器,问张军要不要。

宁可错过,不可漏掉,这是张军在十几年的文物收藏过程中的原则;为了收藏,他花尽了积蓄,还贷了款。他爱文物,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只要觉得有点价值的,他总是不惜钱财买下,很少讲价。因此,他结交了很多当地的农民朋友,他们愿意把自己得到的“货物”首先告诉他。

张军来到了老乡家中,他看到那件陶器就扔在老乡家的院子里,这是一个陶杯,外观看上去极像一只鸟,但是头顶上却有冠,又不像是一般的鸟。搞文物收藏多年的张军深知,红山文化时期,动物造型的陶器十分罕见,此时的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件极其难得的史前陶器精品,毫不犹豫地收了它。

文章图片17

“中华第一凤”之陶凤杯

张军哪里想到,他得到的是一件国宝级文物,这个看似平常的陶土制成的“鸟碗”,经考古专家鉴定,实际上是距今6800年左右的赵宝沟文化的器物,远远早于同在翁牛特旗出土的“中华第一龙”, 其头、冠、翅和尾的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极为相近,将“凤”的原形完全显现,且相当完整,这在史前文物中还是首次发现,研究价值极高,当属“中华第一凤”。

文物专家给它起名叫“陶凤杯”。该凤杯长17.6厘米,宽9.6厘米,高8.8厘米,

手掌般大小。 2004年4月20日,赤峰市博物馆考察队专门前往陶杯出土的解放营子乡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古调查,确认“陶凤杯”的出土地点和考古价值。“中华第一凤”的发现让专家圆了寻龙找凤的梦想。

2004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之际,张军向赤峰市政府捐赠了其收藏的2894件文物,其中就包含“中华第一凤”的陶凤杯。央视《新闻夜话》栏目还为此做了专题采访,继而,“中华第一凤”也名扬天下。

随后不久,出土了“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凤”的内蒙古翁牛特旗政府在国家商标局专门注册了“龙凤之乡”商标,“翁牛特”是蒙古语,译成汉语为“诸王、神圣”之意。在此,希望有龙凤助力的赤峰人民能乘龙驾凤,越来越好,更祝愿我们中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