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时间带着天地万物攀上冬天的一级又一级台阶,直抵最寒处。细细品味,这一路遇见的一场雾一场霜一场雪,总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感动。 故乡的冬天 □田淑琴(临河) 我的故乡一年四季都很美,但最让我忘不了的是故乡的冬天。 记得小时候,整个冬天里,故乡的山川大部分时间都被白雪覆盖着,只有村口的杨树挺立在寒风中静静地凝望着村庄。燕子早已飞回了南方,只留下麻雀不知疲倦地在村庄上空飞来飞去。喜鹊在高高的白杨树顶上搭起简陋的窝,坚守在凛冽的寒风中。成群结队的麻雀,落在屋顶上、场院里,落在草垛上、树枝上、电线上和猪食槽边、狗食盆边,叽叽喳喳地吵着、嚷着,欢快地蹦着、跳着、追逐着。目睹着它们的热闹,会让你深深地陶醉在它们的欢乐中。 故乡的雪,说下就下,在你熟睡的夜晚,或者是在某个天色阴沉的午后、傍晚,纷纷扬扬的雪花铺天盖地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茫茫的白雪之中,整个世界都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雪后初晴,天空清澈而遥远,山野静谧而安详,万物都在沉睡,唯有家家户户“唰唰唰”的扫雪声。这时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拿着各种家伙什儿,把院子里的积雪用背篼或筐子运到院外,倒在一处,堆砌成各种憨态可掬的雪人,不时还相互炫耀一下,比一比谁的手艺好。有的孩子随手握个雪球砸向小伙伴,小伙伴边躲避边还击,一时间,笑声、叫声将整个村庄搅成欢乐的海洋。玩累了各回各家,意犹未尽地在院子中间支起一个筛子,撒一把秕谷,拉一根长长的绳子,静静地等待麻雀自投罗网。要是捕到麻雀,就用细绳将其拴住,待它们扑棱着翅膀上下翻飞得精疲力尽后放飞。或呼朋唤友去碾完场的场院里滚铁环、踢毽子、跳方、打沙包,冻得鼻涕像虫子一样趴在上嘴唇。偶尔也会捡些干树枝,偷偷地从家里抱几颗土豆,找个避风向阳的地方烧土豆。小小的脑袋挤在一起,趴在地上吹那好不容易燃起来的火苗,一边烤火,一边贪婪地盯着冒着香气的火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留在了故乡的冬天里。 大雪过后,家家户户将大炕烧得滚烫,门窗上都换上了厚厚的帘子,炉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窗外虽天寒地冻,屋内却温暖如春。阳光从窗户挤进来铺了半炕,女人们坐在热热的席子炕上做针线,贪睡的猫也赖在炕上,躺在女主人的针线笸箩旁边睡了一觉又一觉。男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最闲暇的时节,那时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更没有网络,吃过午饭,他们披个大衣就出了门,在向阳的地方下下棋,打打扑克,或者三五个聚在一起抓个大头,喝个小酒,吹个牛,爽朗的笑声填满了屋子,生活的舒心溶进了醇香的酒杯里。 大雪节气一过,故乡的冬天就热闹了起来。杀猪声响彻村庄,褪猪的大锅热气腾腾,屠匠手脚麻利地褪着猪,孩子们吸溜着鼻涕站在边上等着抢那宝贝一样的猪尿泡。抢到的小伙伴将猪尿泡在热灰里揉一揉,踩一踩,再用气管子打起来,用线绳捆住,猪尿泡就成了圆溜溜的皮球,大家将其抛向空中,你追我赶,大呼小叫,尽情嬉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猪尿泡就是孩子们冬天里最好的玩物了。 厨房里的女人们磨快了菜刀,备好了菜,就等男人们割下猪槽头肉,犒劳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卷着胡麻油和香豆的花卷,大片大片的猪肉烩菜,人们吃完一盘又一盘,酒喝完一瓶又一瓶,一顿杀猪菜,直能吃到日头偏西。村里年长的老人都能收到主家送来的杀猪菜,他们吃着那炖得软绵绵的猪肉,乐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 回忆如潮,一幕幕涌现 ,又一个寒冷的冬季如期而至,白雪又一次覆盖了故乡的山川,我多想回到故乡,看看生我养我的那片黄土地,因为那里有我童年的欢笑声,有我成长的足迹,有生我养我的父母双亲。 冬日的下午很安静 □王茜(临河) 北方的冬天,万物都变得内敛。 我最喜欢冬季下午3点过后的阳光,温柔含蓄,带着欲言又止的深邃。 白天是短促的,下午3点多,太阳就已经西斜在半空里,带着微醺前眼角泛起的那种迷离,直把一座城市读出空灵剔透又略带慵懒的意境来。这种时候,只要走出门,走在马路上,无论身处哪一条街道,都会受这种氛围感染,由心底涌出一股温柔舒适的惬意,这便是岁月静好的感觉了,是踏踏实实生活的感觉。 我骑车穿过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天空没有鸟的声音,也没有一丝云彩游过。阳光从这高远辽阔的蓝色穹顶上斜漫下来,窄窄的街道就被房子的阴影切成两半,一半披着阳光,另一半披着阴影,身处明暗两边的人们无声地向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而去,仿佛两条平行的河流。 我曾不止一次从十几层的高楼向下望,那些地面上行色匆匆的身影,从高处看行动却是缓缓的,接连不断,它是城市永不断流的最平凡的温暖与柔情。 商业区的高楼不太高,底下被各种店铺簇拥着,热热闹闹的,店铺招牌被明媚的阳光浸透,明明亮亮的,仿佛老板们的笑脸,热情中满含着期待。我一直都爱这样的风景,这些林立拥挤的店铺,它们的整齐或许缺乏艺术的秩序感,它们的混乱又因缺乏丰富和缭乱而太显单调,怎么看都乏味,但它们的勃勃生机却不会颓然,总是充满希望地迎来一天,又充满希望地送走一天,这里的疲惫总是有着沉甸甸的踏实感。 公园大门两边多了许多漂亮的奶茶店,香甜温暖的空气被关在明亮的玻璃门后面。大豆和糖炒栗子的小摊儿都成了街边的干果店,马路牙子上很少见到崩大豆的场面了。炉子“砰”的一声,崩大豆在温润的雾气中横空出世的盛大场面如今只属于童年,只热闹在记忆里,只有那些叔叔爷爷们曾经摆摊儿时倚靠的白杨树,在时间的河流里身影愈发挺拔,长得离天空愈发地近了。 等红绿灯的时候,恰好有两位妈妈过马路,怀里横抱着熟睡的孩子。阳光刚好披在她们背上,两个孩子都裹得厚厚的,睡得很熟。小孩子的睡相很可爱,像与大地相拥而眠的白雪一样,恬静而温柔。两位妈妈的步伐快速而有力,她们的力量和阳光的温柔融合在一起,在那一刻成为岁月的鎏金,闪耀在这座城市庞大的记忆里。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吧,你的生命无需任何声音,无需任何刻意的力量,在不经意间,在生活的深处,闪闪发光。 马路对面长街的另一段,静悄悄塞满了各种车辆。绿灯亮了,它们鱼贯前行,没有一声鸣笛的催促去惊扰这岁月静好的时光。我跟在卖红薯的三轮车后走了好长一截路,看白色的烟从烤炉里袅娜出来,迎风躺在空气里,仰望着路边林立的白杨,看它们如何挺拔伟岸地将净白的枝桠触向高远柔软的天空。 校门口的小店都安安静静的,连烟囱都是沉默的,但我知道,再过一会儿,就会有各种食物的香味儿从那些门窗、烟囱里飘出来,拥抱往来的行人和放学的孩子们,迎接他们的疲惫和饥肠辘辘。我一直觉得,这种烟火气息温暖中带着慈祥,仿佛身后忠实的守望,是点缀在生活里长盛不衰的小盼望。大概因为,我总在黄昏时遇见它们,也大概因为,它们总出现在归途中,只属于回家的路。 ![]() ![]() 谛听冬日之声 ![]() □吕成玉(临河) 北方的冬日,阴盛阳衰,万物枯竭,百虫蜇伏,候鸟南回。辽阔的大地只留下空寂的田野,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树木,冬阳里蜷伏的散落村庄,以及城市中嘈杂的市井声。 要在冬日里听到大自然的声音确非易事。然而,寒冷的冬天,并非万籁俱寂,悄无声息。你只要两耳不闻纷乱事,专心屏息仔细听,一些意想不到的声音,总会拨动你寂寞的心弦,让漫漫冬日生出缕缕生机。 农村的冬天,是别有一番情韵的。黎明时分,大红公鸡的一声长啼,拉开了新的一天序幕。你能听到猪的“哼哼”声,羊的“咩咩”声,牛的“哞哞”声,鸽子在屋檐的“咕咕”声,麻雀在树上“叽叽喳喳”的牢骚声。这些熟悉的乡音,构成一首雄浑的晨曲,叫醒了酣睡的村庄。主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抚这些急于求食的家畜,然后点燃炉火,让木柴和煤炭碰撞后释放出温暖,让放飞的炊烟撑起故乡的天空。 冬日最常见的是雪。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人人神清气爽。“燕山雪花大如席”描摹的是雪之大、雪之白,这样的雪气势磅礴,铺天盖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形容雪如厚重的襁褓,覆盖着空旷的原野,天地间浑然一体,晶莹耀眼。骋目远眺,只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你仿佛听到群山似银蛇舞动、原野如大象驰骋的声音。哦,好一派北国风光! 雪花静美,却也“簌簌”有声。谦卑的雪花,压低了跫音,唯恐惊动人间的安宁。纷扬的雪是悄然轻盈的,可一旦落地铺陈开来,声音也随之变化。宋人杨万里诗曰:“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这是松软绵密的雪,而大雪过后“嘎吱嘎吱”的踏雪声,却节奏分明,悦耳动听,犹如寂静村路上的一首美妙乐曲。“喀嚓—”这样敏锐的耳音,只有玲珑无眠的心,才能捕捉到深夜里的枯枝折断声,方知夜雪的量大而厚重,正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记得儿时的雪要比现在大得多。它们总是在夜间悄然降临,将田野、房屋装点得洁白素雅,在寒屋的玻璃窗上描绘出千姿百态的美景。村边的柳树由于承受不了雪的重压,干枯的树枝倏然降落是常事。一群发小奔跑着来到树下,用脚猛踹一棵棵柳树,大块儿的雪携着树枝飘落下来,纷飞的雪屑掉在帽子上,钻入脖子中,那透凉透凉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雪霁初晴,“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人们透过迷蒙的风搅雪,听到了春的呼唤。 “呼—呼—”,与静美相反的是狂风的喧嚣。如果没有几场大风,冬天似乎是没有气势的。你听,漫漫长夜,它们长驱直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一会儿吹着长长的口哨掠过屋顶,一会儿凶悍地拍打着门窗,一会儿“哐当哐当”地吹跑什物,一会儿“唰啦唰啦”地卷起柴草。它肆无忌惮地搅乱梦境,让人心有余悸。有时它大打出手,仿佛手持一把锋利的尖刀,杀死了活奔乱跳的羔羊和气宇轩昂的芦花公鸡。当它将积蓄的淫威释放完后,便销声匿迹,大地陷入平静。 一夜狂风起,摇落万千枝。儿时风后捡拾柴火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大风劫后,一片狼藉,树木也馈赠了不少引火的燃料。几个发小穿着单薄的棉衣,来到树林捡柴火。大家你争我抢,瞬间就将地上的树枝捡拾干净,然后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短棒扔向稀疏的树冠,冀望脆弱的树枝掉落。从小养成的这种习惯,在岁月中接续。那年,我寄居的校园有棵老柳,树冠硕大,冬天的大风常将虬枝刮掉。下班时随手将其捡拾回家,解决了家中几天生炉子的引火问题。对此,同事戏谑我是“搂柴耙耙”。 冬天的风令人烦恼讨嫌,但它会在凌厉的呼啸中式微,变得轻声细语,复苏着春的和煦与明媚。 愈是寒冷,愈要靠近温暖,就像一家人围坐在“劈劈啪啪”的炉火旁,看殷红的炉盘散着燠热,听火筒炙烤后发出的呻吟。火,把手和脸烤得发烫,也把心焐热。 从最原始的红泥小火炉,到铸铁火炉,到土暖气,再到今日的集中供暖,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也难以忘却过去冬日里阖家围桌吃饭、围炉夜话的浓浓之情。无论是少时放学回家,还是壮年回家省亲,总能闻到灶膛飘出的菜香,听到火炉上冒出的“吱吱吱”的烧水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喝着酽酽的茶,品着浓浓的酒,吃着喷香的饭菜,听着父母对家庭的询问、对晚辈的关切、对事业的叮嘱……此时,心有归属,情有安放,乐以忘忧,何所求哉? 北方的雪没有江南雪的滋润美艳之姿。江南“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北方冬天的声音很隐蔽,但也绘声绘色,声音嘹亮。每一个用心过冬的人,心里都荡漾着一份不绝的回响,萌生出新的向往。 冬日乡村 胡永华/摄 ![]() ![]() 冬天的早晨 ![]() □一清(临河) 地上的落叶色彩斑斓 把枝头的繁盛 带入泥土中寂静的永恒 无须匆忙,也没有困惑 烟囱里钻出来几只麻雀 哆嗦了两下 抖了抖身上的灰 唠着那些城南城北的趣事 前一阵子 还看见一大群蚂蚁 搬着一粒米 这个早晨他们大概在家中 煮一锅温暖的粥 我用淬炼了寒光的剑 拼了浑身的气力 在强大的让人窒息的 次声波漩涡上 撕开了一个出口 额头上的沧桑 照到了阳光 ![]() ![]() 冬月之北国 ![]() □刘德俊(中旗) 冬月之北国 是白雪皑皑的世界 那原野、那山川、那村庄 所有的一切 都好似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羽绒被 让所有的憧憬与梦想 从此纯洁、澄澈 冬月之北国 是银光闪闪的世界 光芒耀眼得让人目不暇接 那雪花、那雾凇、那冰雕、那笑脸 如同美丽的童话世界 冬月之北国 是冰清玉洁的世界 如天使般没有丁点儿杂念 她总是将美好的一面放大呈现 温暖着人们的心窝 冬月之北国 是激情似火的世界 没有人能忍心让冰雪闲着 无论少壮、无论老幼 都走向冰雪 看吧,冰雪运动正在神州大地蓬勃 人们以这种火辣辣的方式迎接着春天 一个美丽健康之中国 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 ![]() 雪花飞舞 冬韵缠绵 ![]() □马建春(临河) 天空牵手灰濛,一场预约的晶莹,轻盈飘落,漫天飞舞,纷呈素洁的玉蝶,欢喜萦绕天际,丰腴了冬的情韵,雪越来越厚重,思念也溢满天空。一首清雅小诗在浓云中酝酿,六瓣精灵在词海里静思。捕捉那些飘落的雪片,放入诗意的香笺! 身临其境,朵朵晶莹,落进雪花铺满的诗章,情思也在雪花中氤氲,飞扬。 玉蝶蹁跹,是冬季缠绵的诗意,鹅毛飞舞,是岁月久违的期许。喜欢在大雪纷飞时执笔,书一页怀想,落满诗行,喜欢在洁白的世界里,慢煮一壶香茗,看时光散场,念万木凋残的伤。喜欢在雪中相望,看那一树琼花绽放。你是冬季里的精灵,那么纯洁,那么晶莹,那么耀眼,那么痴情。留一片洁白与世界。一份清浅,一分诗意,如此,甚好! 静握笔端,字里行间,都是季节之美,冰晶之美,雾凇之美,这些美,慢描了一幅永恒的情长! 一夜洁白无瑕,清梦皑皑。那一袭靓影,惊艳了时光,闲逸曼妙。轻嗅晶莹,清雅极致得让人窒息,冷艳得平添了几许思念,让人沉醉,让人遐思。这洁白,满是柔婉的浪漫,美丽的天使,季节的精灵。纯洁得倾醉了清欢,宁静了芬芳,氤氲了幸福,缱绻了姿色,蹁跹了思绪,邂逅了清婉,浮动了暗香,摇曳了韵致,简静了时光,染成了诗行! 漫天飞舞的雪花,清逸而风雅。淡梦萦绕,素笺未尽,半笔清词,恬静如故,飞絮缠绵,那种飘逸的姿色,勾勒了奇妙的幻境,渲染了季节的神奇…… 编辑:崔瑨 审校:吕珂慧 执行主编:陈荣 审核:杨迎新 ![]()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