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勇 | 图解上海城市形态演进(三)

 明日大雪飘 2022-01-23

上海城市空间演进的几个特点

江河主轴、一路向海】

上海这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沿黄浦江和苏州河推进的特 点非常明显,无论是开埠前上海县“城内城外”的块状结构、开埠后形成的“旧城新区”双城结构,还是多界并置的带状城市、三向发展的扇叶型城市,都浸润了黄浦江和苏州河的力量。无论是解放后圈层蔓延形成的西南—东北方向“8”字形空间结构,还是开发浦东、跨江发展,亦或是沪东、沪西、沪南三大工业区的形成,也都体现了“江河主轴”影响下的强大空间势能。在各种历史因素交互作用下,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方向,都浓重地打上了“一江一河”的烙印。历史地看,“一江一河”显然是“城市生命线”, 港口码头、商业贸易、工业仓储、金融商务等重要的产业功能,最初都在滨江临水的地方或 附近,江河是这座城市得以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如果说“一江一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应无疑义。而经过当代的浦江开发、“退二还三”、“滨江贯通”等政策和工程的实施,“一江一河”也同时成为宏大的“城市风景线”,成为“实力上海”与“魅力上海”、“活力上海” 的集中呈现。对于“一江一河”沿线地区的高质量发展、高品位设计和高水平治理,也成为 当下上海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在沿“江河主轴”发展的同时,“一路向海”也是上海空间发展的明显趋势。“一路向海”既是“上海”这个地名的字面涵义,也是国际化、外向型功能布局的潜在方向和海洋经济发 展的主导方向。比如码头的迁移,从最初的董家渡、十六铺一带,因开埠向下游外滩地区转移,随后逐渐向北外滩、杨树浦、吴淞一线延伸,当代向宝山-吴淞、外高桥-高桥一带的长江岸线发展,最终直接到达位于东海深处的大小洋山。从黄浦江上游到下游以及从黄浦江到 长江、从长江到东海的发展路径,清晰地表明,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城市发展的尺度与视 野逐级放大。另外,也可以从历史时期的产业布局来看,早期的沪东、沪西、沪南工业区,在解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经历了多次向黄浦江上下游和苏州河上游延伸的历程,而最有想 象力的一次拓展,是时年将宝山钢铁基地和金山石化基地分别布局于长江南岸和杭州湾北岸 (“南北两翼”)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外高桥保税区和陆家嘴金融中心的设立、浦东国际机场的布局、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的设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的确立等等,彰显了浦东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体现了“一路向海”的远大愿景。

图片

“一江一河”示意图

图片

左上图为开埠前十六铺帆樯林立景象、右上图为外滩码头繁忙景象、中左图为黄浦江下游货运码头景象、 中右图为外高桥长江沿岸港口运输景象、下图为大小洋山深水港全景

【圈层发展、走向开放】

圈层结构理论认为城市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在上海城市空间演进中,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圈层特征。从1553 年建设的类似圆形的城墙和护城河,到1860年前后建设的具有环线围合特征的“军路”(徐家汇路、肇嘉浜路、华山路、万航渡路 等),到民国政府时期拆除城墙建设人民路、中华路小环线,到 1930 年代建设中山环路,以 及在当代建设的内环、中环、外环、郊环等环线,都贯穿了圈层发展的空间形式。解放后开 展的大量工人新村建设,也基本上是从今内环两侧向内中环间圈层推进,而后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也基本上贯彻了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空间逻辑。即便是早期的跑马场建设,都经 历了第一跑马场向第二跑马场、第三跑马场乃至郊外跑马场逐渐外移的历程。在很多城市功能演进的过程中,也可以一窥圈层发展的脉络和痕迹。

在渐进式圈层发展的同时,也不乏指状突进和跳脱发展的空间形式。滨水延伸、越界筑路在事实上形成了沿河、沿路线性突进的可能,特别是在对外交通的道路沿线,往往形成城市外延发展的依托。例如1900年前后沿今南京西路、淮海中路,1910年代沿今延安西路、虹桥路、愚园路、四川北路、多伦路等,解放后沿漕溪路、沪闵路、武宁路、控江路等等。时年,这些道路沿线地区比其它腹地区域发展更快,乃至于在圈层发展的同时,形成了指状发展的趋势。

而在当代,在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绝大部分城市功能可以摆脱对水运和沿河上下水 的依赖,跳跃式的交通、市政条件也已成为可能,城市功能布局完全可以做到“指哪儿打哪儿”,远离主城区也一样可以快速发展,城市空间便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时下众多的功能区(产业基地、产业社区、主题乐园、大型居住社区等),在选址上实现了较大的“自由”,乃至于向市域呈现“爆炸式”扩散。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重点建设发展“五大新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北向/南向拓展带、长三角科创走廊和自贸 区各片区等等,都比过去任何时候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当代上海,正是有了这样的开放性, 才能真正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级,增强科技创 新策源能力,深化对内对外的开放联动,共促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图片

左图为 1980-2000 年间大型社区规划布局图、右图为 2003 启动的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布局图

图片

左图为 2000 版总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右图为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多元发展、异质交织】

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呈现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多元异质文化充分交织”的历史文化风貌。传统的与现代的,地方的与国际的,乡土的与都市的,世俗的与高雅的,拥挤的与舒展的,水平铺展的与垂直向上的,都在这座城市的不同空 间并存,在大部分城区,形成了忽旧忽新、忽低忽高、忽密忽疏、忽闹忽静的总体城市意象,是“多元发展、异质交织”的空间折射,是产城融合、社会融合的综合反映,也是所谓“海派”“魔都”的直观感受。

反应在城市空间形态上,就是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迥异的城市风貌和空间肌理。在古 代和近代,产生了位于今老城厢的传统江南街市风貌(1840 年前形成),外滩沿线的老大楼 近代商务风貌(1900-1949 年),原租界中东部区域联排成行、水平铺展的里弄街区风貌(1870 年前后至1949年),原租界西区和越界筑路地区的花园住宅风貌(1900-1949 年),沪东、沪西、沪南沿江沿河地区的近代工业风貌(1895-1949 年),城乡结合部地区传统村落、危棚简屋和工业建筑无序布局的多元拼贴风貌(1895 年至当代大规模旧区改造实施),以及再外围的郊野田园风貌,等等。经过数十年来的更新改造,上述历史风貌中,一部分已经消失 (如危棚简屋等),而大部分风貌虽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但总体而言轮廓尚存、局部而言也精华犹在,从而愈发地弥足珍贵。

图片

江南街市风貌

图片

里弄街区风貌

图片

花园住宅风貌

图片

近代商务风貌

图片

近代工业风貌

而在现代和当代,更增加了多层行列式布局的工人新村风貌(1949-1990),工业区、开发区大规模发展后形成的现代工业风貌(1949至今),中心地段旧区改造后形成的现代商务风貌(1978至今,尤以1990至今为甚),通过旧区改造和增量开发形成的高层住宅风貌(1978 至今,尤以1990至今为甚),以及城市外缘建设的现代别墅风貌(1990 至今),等等。假如用营造建筑的主要材料进行概要地描述,上海有木头的街区(江南旧宅)、砖头的街区(部分里弄)、石头的街区(老大楼),也有砖木的街区(部分里弄)、砖混的街区(工人新村)、钢混的街区(商品住宅)、钢玻的街区(商务楼宇)等等,其呈现出来的肌理、风貌、材质、高低、色彩等效果不甚相同。如此众多的城市风貌,使上海的城市形态呈现出“年轮般”的时空分布,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特征。

图片

工人新村风貌

图片

现代商务风貌

图片

都市工业风貌

图片

郊野田园风貌

未来上海空间,将如何进一步发展、演进,进而将形成何种空间结构,这是在后疫情、双循环、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区域融合、动能转换、都市圈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等战略背景下,不得不思考的话题。未来远景上海,是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还是内涵外延相结合的发展,是继续向东发展建设滨海城市,还是继续向西与江浙区域充分融合,亦或是北向长江口、南向杭州湾、东向东海列岛跳脱发展并走向区域一体化的共建共享,都可以广域视角、长远眼光、战略思维进行展望与谋划。

未来上海,令人遐想,充满期待。



编辑:晨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