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言一行不敢忘父母 丨余莉讲座

 情缘半岛 2022-01-23

图片

立身行道 

  孝的内容很广泛,要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很多人说,你们讲孝有什么用啊?有一个领导,他对父母可好了,但是他不照样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吗?这就是因为他不懂得,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还要养父母之心,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感到担忧,而且要养父母之志。

  在《礼记》上有这样一句话:“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径,舟而弗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就是说,每走一步路都不能够、不敢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也不敢忘记父母。如果一个人走一步路都不敢忘父母,一定会走正道而不会走那些邪曲的小路,有舟可以乘就不会去游泳过河。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敢以父母给的身体去行危险的事。如果他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父母,他一定不敢口出恶言。为什么呢?如果你口出恶言骂别人了,别人也会骂你,那也会让别人的愤怒之言返到你自己的身上。不辱没自己的身心,也不使父母蒙羞,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孝”。

  在《礼记》上还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

  这告诉我们,人的身体是父母生下来的,用父母给的身体去做事,怎么敢没有恭敬心呢?所以如果你居家不庄重,这个就不是孝的表现;事奉君长不竭心尽力,这也不是孝的表现;身居官位却不负责任,这也不是孝的表现;与朋友相交往不讲信用,这也不是孝的表现;在作战的时候没有勇敢的精神,也不是孝的表现。如果这五者都做得不好,灾祸会殃及父母亲,怎么敢不恭敬呢?

  从这里我们就知道,孝的内容很广泛。你去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被抓进了监狱,让父母感觉到没面子、很羞辱,这我们还能说是孝吗?这是不懂得,孝的内容很广泛。

  《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现在很多大学生动不动就跳楼自杀,我们很多人说要提倡“生命教育”。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了什么问题就要提倡什么教育,这个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啊!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有了孝道的教育,他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能够想到他的父母,他怎么可能轻易地就去自杀呢?我们中国人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枝末上解决。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