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致知 | 四川博物院: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

 CHANJIJI陈吉吉 2022-01-23

丝绸之路,是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见证着世界文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最为璀璨的篇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反映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深远影响,弘扬传承“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适逢四川省与日本山梨县缔结友好关系35周年之际,四川博物院与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共同推出了“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展。本次展览展出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吐鲁番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的精品文物共计294件(套),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与丝路魅力。

牛头形红彩陶酒壶  陶  公元前4世纪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纽装饰玻璃瓶

公元4-5世纪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玻璃钵

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吊提梁玻璃瓶

公元4-5世纪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

死者肖像

公元2-3世纪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牛形陶器

公元前12-前8世纪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牛形陶器四肢粗短、突出背部的瘤峰,脸部为注水口。

王冠  金、青金石  阿富汗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阿特拉斯像石雕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通的大动脉,承载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对话,见证了人类文明在交流融合中的辉煌发展。四川处于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在绵延不断的岁月里,蜀锦、川茶、川酒行销五湖四海,既成就了巴蜀大地的繁荣与兴盛,也塑造了天府之国传承与创新并蓄、古老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生动景象。自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贯通以后,东西方之间的商贸、文化交流迅速繁荣,唐代达到鼎盛。蜀地丰饶物产经由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各地:北向经蜀道可抵关中、陇南等地,与北方丝绸之路连接;东向经长江水路抵东海,东南向经僰道、牂牁道水陆并用抵南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西南向沿南方丝绸之路经云南、缅甸等地到达南亚、西亚。

研究表明,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出土的汉唐时期织锦许多产自蜀地;敦煌文书记载五代时期当地有西川织成锦、红川锦、彭山绫等蜀地产品售卖;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黄色龙纹绮上,有“景云元年折调细绫一匹,双流县”题记;日本正仓院和法隆寺收藏的蜀江锦,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等都产自成都。蜀地漆器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贵州清镇汉墓、安徽马鞍山朱然墓以及朝鲜乐浪(今平壤)、蒙古诺因乌拉等地均有出土。蜀地铜器、铁器也行销各地。与此同时,外国使节、商贾、僧侣也沿丝绸之路汇集川蜀。

成都及周边出土较多汉魏时期胡人形象陶俑及画像砖,邛窑出现模仿粟特、萨珊金银器造型的角杯、长曲杯等器物,五代王建墓棺床石刻伎乐、赵廷隐墓伎乐俑融入了大量胡乐艺术,是蜀地与外域往来频繁的见证。

此次在四川站,不仅将为观众诠释一个更加立体和完整的“丝路上的中国”,展览中的四川文物元素也精彩地讲述着四川的一段段丝路往事。

(文/川博 图:m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