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建华:从通降论治呕吐七法

 了然3z5ctoaa2w 2022-01-23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图片

摘要:呕吐一证,其病在胃,“通”和“降”是胃腑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然呕吐病机的关键为胃气上逆,所以临床根据通降理论治疗呕吐,疗效颇佳。

一、清热通腑,和胃降逆法:

适用于胃中积热所致的呕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  皆属于热。”“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胃为阳腑,宜降宜通。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食滞不化,皆可使胃气壅滯,气机郁阻。久郁不散,则化热化火,火性炎上,浊气上逆,故胃失和降、腑气不通而发生呕吐。

证见食已即吐,伴胃中灼热,口渴喜饮,心烦满闷,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临床常用黄连、黄芩、酒军、枳壳、苏梗、橘皮、竹茹、瓜蒌等。若泛酸加瓦楞子、乌贼骨;胃脘胀痛加金铃子、元胡。

病案举例:

陈××,男性,37岁。食后呕吐、胸骨后痛,反复发作三年余,每因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而发,泛酸,吞咽困难,口干欲饮,大便干结,舌暗红,苔黄稍腻,脉弦滑。证属胃热内盛,胃失和降,当以清热通降、理气和胃。

药用:黄连、酒军各3克,黄芩、山栀、橘皮、枳壳、半夏各10克,竹茹6克,瓜蒌15克,芦根20克,吴萸1.5克。服4剂呕吐泛酸明显减轻。续以前法治疗,呕吐泛酸消失,饮食增多。

二、芳化通降,和胃止呕法:

适用于湿困脾胃型呕吐。多由外感湿邪或内伤饮食引起,脾胃多困,胃失和降,水谷随气上逆而发生呕吐。

湿阻中焦,脾失健运,故胸闷腹胀,口淡无味,纳呆,苔白腻,脉濡滑。湿邪不去,影响气机和消化功能,而调畅气机有助于湿化滞消,故用芳化通腑,和胃降逆法以祛其湿滞,调畅气机,恢复胃之通降,呕吐自止。

临床常用: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蔻仁、陈皮、半夏、枳壳、大腹皮等。若湿渐化热,苔白腻转黄,大便不爽加槟榔、瓜蒌;大便溏薄加茯苓、扁豆。

病案举例:

宋××、女性、45岁。因饮食不节而致恶心呕吐、腹泻五天。呕吐为胃内容物,大便次数增多、粪质偏稀,肠鸣腹痛、纳食欠佳,头晕乏力。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炎”。舌红苔黄稍腻,脉濡细。

证属湿浊中阻、胃腑失和,治宜芳香化湿、和胃通降。

处方:藿香、佩兰、厚朴、苍术、半夏、白芷、茯苓各10克,陈皮6克,蔻仁3克,木香5克,生姜2片。服6剂吐泻均止,腹痛减轻。守上方加减再进6剂,以芳化醒脾,调理中焦而愈。

三、疏肝理气、和胃通降法:

适用于肝胃不和型呕吐。呕吐虽属中焦病变,但与肝胆有关。忧思恼怒,七情不和,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横逆犯胃,胃气不降、食随气逆发为呕吐。

症见恶心呕吐,胸胁胀痛,噫气频频,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此乃肝气郁结,胃失和降,当以疏肝理气、和胃通降,而伸其郁、导其滯,使中焦气机通畅,则呕可止,胀可消,食可进。

临床常用:柴胡、白芍、香附、枳壳、青陈皮、苏梗、半夏、砂仁等。若胸闷加旋复花、广郁金;心烦易怒加栀子、丹皮;胆结石加金钱草、海金砂。

病案举例:

杨xx,女性,40岁。患者一周前因情志不遂而发生恶心呕吐,噫气频频,胸胁胀痛,时有泛酸,食欲减退,大便不成形。某医院诊断为胆囊炎。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证属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治宜疏肝和胃、理气通降。

处方:柴胡、白芍、橘皮、清半夏、茯苓、香橼皮、焦三仙、瓦楞子各10克,佛手、木香各6克,砂仁3克。服7剂呕恶已除,胀满减轻。守上方加减再进10余剂,诸症消失。

四、清热化湿、和胃通降法:

适用于湿热中阻型呕吐。感受湿热之邪或湿蕴化热,湿热相搏于胃,则胃腑气机阻滞,既易化热,也易痰食停滞而致湿热中阻,通降失职,胃气上逆发生呕吐,并伴胸闷腹胀,恶心嗳气,口苦粘腻,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常用:黄连、厚朴、竹茹、黄芩、块滑石、茯苓、藿香、半夏、苏梗、陈皮等。湿热证只宜清化,但由于湿与热各有轻重,治疗应有所侧重。若湿热伤津,口干口渴加芦根;尿黄短赤加通草、车前子;脘闷纳呆加砂仁、谷麦芽;便秘腹胀加槟榔、酒军。

病案举例:

王某,男性,42岁。胃脘痛一年余,近一月由于饮食不节而引起呕吐,为胃内容物,时时泛恶,口苦粘腻,胃脘胀痛,食后饱闷,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此乃湿热中阻,食滞不化,治拟清化湿热、导滞和胃。

处方:黄连3克,厚朴、竹茹各6克,黄芩、茯苓、清半夏、苏梗、陈皮、焦三仙、藿香各10克,芦根15克。服6剂恶心呕吐均除,脘胀减轻,舌苔渐退。续服6剂,胃脘痛止,饮食增加。

五、苦辛通降、和胃止呕法:

适用于寒热错杂型呕吐。寒邪犯胃,胃阳被遏,气闭热自内生,但寒邪未尽,复传于脾,从阴寒化、而致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发生呕吐,伴有心下痞闷,嗳气则舒,肠鸣便溏,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应标本同治,寒热并投,拟辛开苦降法。吴鞠通谓:“苦与辛合,能降能通”。从而达到和胃降逆止呕的目的。

临床常用:黄连、黄芩、半夏、党参、炮姜、砂仁、陈皮、枳壳、苏梗等。若胃脘胀满加香橼皮、佛手;肠鸣便溏甚加扁豆、白术、山药。

病案举例:

李××,女性,50岁。呕吐腹泻三天。因饮食生冷而发生吐泻,呕吐为胃内食物残渣,便溏腹泻,日行三次,腹胀肠鸣,不欲饮食,周身乏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证属寒热错杂,肠胃不和,治宜辛开苦降而调肠胃。

处方:黄连3克,黄芩、清半夏、党参、茯苓、苏梗、陈皮各10克,炮姜炭5克,木香6克,砂仁3克,扁豆15克。服6剂吐泻已瘥,食纳增加。后守方加减治疗,诸症悉平。

六、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法:

适用于食积停滞型呕吐。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油腻,食滞中州,使脾胃运化失常,气机受阻,胃气上逆,故呕吐酸腐。食积不化,阻碍气机,故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厌食,苔厚腻,脉滑。

临床常用:鸡内金、莱菔子、焦三仙、半夏、苏梗、枳壳、槟榔、连翘等。若食滞化热,口臭口苦加竹茹、黄连。

病案举

刘×,女性,9岁。恶心呕吐二天。因外感寒凉、饮食不节而呕吐酸腐,吐后为快,不欲饮食,胃脘胀满,头痛头晕,周身不适,舌红苔黄,脉细小数。证属胃失和降、食滞不化,兼有肝经风热,治拟消食导滞、和胃通降,佐以散风清热。

处方:鸡内金3克,莱菔子、焦三仙、陈皮、枳壳、香橼皮各6克,钩藤、槟榔、白蒺藜各10克,桑叶、菊花各5克。服4剂恶心呕吐已止,胃胀减轻,头痛消失。

七、调中降逆、化痰和胃法:

脾主运化水湿,因中气虚弱,运化失司而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机不畅,胃气上逆而致呕吐。症见呕吐频作,噫气不除,胃脘痞硬,食纳减少,舌苔白腻,脉弦细。此乃虚实挟杂、本虚标实之证。中虚宜补,痰浊宜化,气逆宜降,补泻并用,标本兼顾。

临床常用:旋复花、代赭石、太子参、生姜、半夏、陈皮、苏梗、枳壳等。若口臭便秘加制大黄、甘草;失眠多梦加生龙牡、合欢皮;胃脘怕冷加毕澄茄、良姜。

病案举例:

侯×,女性,24岁。恶心呕吐一周余。患者胃病已有五年,经常因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而反复发作。钡餐造影提示:十二指肠球变形,胃排空时间延长。近一周恶心呕吐,嗳气频频,胃脘疼痛,泛酸纳差,大便三日未行。前医曾投建中剂,呕吐未止,痛势不减,舌黯红苔黄,脉弦细。

证属本虚标实,当以标本兼顾。

处方:旋复花10克(包),代赭石20克(先煎),太子参、半夏、香附、苏梗、白芍、焦三仙各10克,生姜2片,酒军、甘草各3克。服6剂呕吐嗳气均除,胃痛亦止,大便调畅。前方出入续进6剂,诸症悉平。(杨晋翔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