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2年1月17日到21日)上证综指收于3522.57点,上涨0.04%;深证成指收于14029.55点,下跌0.86%;创业板指收于3034.68点,下跌2.72%。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不知不觉,创业板指数与上证综指,又拉差到近500点。 去年“创业板指马上就要永久性超越上证综指”的呼声言犹在耳,二者的差距又马上拉开。 市场就是这么打脸。 从成长性上看,创业板早晚都是会超过上证综指的。 但很显然,这得需要时间。 将来会,不是现在会。 这是两个概念,不要搞错。 多说一句:估值降下来,点位升上去,这样的追赶才有意义。 一、目前市场的位置 A股整体贵吗? 不贵! A股整体便宜吗? 也谈不上。 所以,年初写总结展望长文时,我才说“今年是最难判断走势的一年”。 但是,整个中国股票市场,还是有很多优质的便宜货。 比如港股,尤其是港股中的H股,去年指数表现全球最差,却同时意味着它极有可能是全球股市的估值洼地! 而A股中的上证50、沪深300也在去年表现极糟,也同样意味着它们有可能就是A股的价值洼地! 别忘了“神奇的15倍”! 放长周期看,“神奇的15倍”规律,还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过。 除非你是短线趋势投机者,无论哪种类别的价投分子,你还真都不能遗忘它。 以这个标准衡量市场,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投资,难道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 二、组合及仓位 截至本周五(1月21日)收盘,腾腾爸账户总仓位:108.74%; 今年以来,腾腾爸账户总浮盈:5.90%。 与上周相比,大约提升3.3个百分点。 我看好我的这个组合,但我不会急功近利。 最近老有朋友说:腾腾爸今年会大幅跑赢市场的。 我对这个说法不置可否。 不置可否的原因是,我的确无法对一个季度、一个年度甚至两个年度、三个年度的股票价格做出预测。 我能做的,就是坚守我认为的价值,然后按我自己的方法对我的组合业绩进行计算。 相比股价涨跌、浮盈浮亏,我更看重的是整个组合的表现:股数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透视盈余是增长了还是下滑了?现金分红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 很多人认为2021年是我的滑铁卢,恰恰相反,我认为2021年是我最近几年操作最好的一年,并为此而欢欣跳跃不已。 因为我用大约30%的资本投入,撬动了整个组合大约50%以上的业绩增长。 现金分红能力相比上一年,更是有了大约60%-80%的增长。 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儿,还有比这更牛逼的操作吗? 世人只看到面子,而腾腾爸则看到了里子。 我比浅薄者至少多出了三个身位。 “众人笑我太痴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这话很刺耳,但却是事实。 实话实说,今年若组合浮盈数据喜人,我肯定也会非常高兴,但一定没有去年那样高兴。 因为我实在不喜欢手握大把现金(后续现金流的积攒)的感觉。 这一节的最后,我再说一句有可能刺激人的题外话:能理解我这一节这一番话的人,才有资格质疑和吐槽我。 三、本周的操作 本周的操作主要有两项: 1、1月19日,卖出中签新股迈威生物,得款全部加仓兴业银行,边角料加仓恒生互联网ETF; 2、元月20日,看到健帆大跌,以50.20元的价格加仓健帆,并小幅加仓中国平安、兴业银行。 迈威生物是1月18日上市的,当日我在北京公干,实在太忙了,忽略了——次日卖掉,浮亏3000元。 迈威生物是我2015年来中签新股中,第一支亏损出局的票。 值得纪念一下。 闭眼打新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的组合中,医药股的仓位占比还比较低,精确地计算一下,目前只占总仓位的6.98%。 如果医药股继续下杀,我可能会继续择优增持。 腾腾爸就这德性,哪个惨,我就想救哪个。 当然,我希望我救的都是“病美人儿”。 我像一个守株待兔者,天天蹲在断桥边。 四、本周的感想 1、妖股必亡,躲为上。 1月18日,我写作《快跑!这只股票有腰斩的潜质!》,集中火力,提醒开开实业的投资风险。 当天,开开实业股价跌停,次日再次跌停。 之后稍有反弹,继之以再次的股价大幅下挫。 有朋友感叹:腾腾爸真毒啊! 不是腾腾爸毒,是投资的基本规律使然。 一家商业模式天生不佳、赚钱很难、经营业绩每况愈下、刚刚过去的一年得靠政府补贴才能实现盈利正增长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企业,凭什么实现股价火箭式上涨呢? 很显然,有人在炒作它! 天下所有的炒作,最后都是一地鸡毛。 最近市场行情不好,却妖股迭出。 这是“游资”在集中优势兵力,打重点的“歼灭战”。 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一定要远离这类兴风作浪者。 监管如果缺位的话,我们就自己给自己做好监管吧。 2、注意医疗器械板块被错杀后的投资机会。 本周跌惨的不仅有去年的小赛道,还有前年的大赛道医药。 尤其是生物医疗板块,从先前的疫苗追捧中大幅退潮。 加之集采消息的影响,市场在下跌中有了一点恐慌的味道。 恐慌情绪下,所有的医药股都跟着塌陷。 典型的负反馈循环。 那些没有疫苗业务或者疫苗业务很少、不受集采影响或受集采影响很小的医药股,显然就有被错杀的嫌疑。 我个人坚定看好医疗器械板块的投资价值,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从眼前市场反应,我认为都被市场严重错杀了。 尤其其中不受疫苗和集采影响或影响很小的标的,已经跌出了很好的投资价值。 作为一名股票净买入爱好者,我欢迎和拥抱这样的机会。 我希望市场能把错犯得再严重一点,时间能再延长一点。 能让我有时间有钱再多伸手接一点。 3、纷扰不休时,把问题回归到常识和本质就OK了。 当年P2P横空出世时,管理层把它列为金融创新的范畴,给予了很大的心理期望和实际支持。 彼时,市场对它追捧不已。 很多投资者,甚至把P2P当成看衰银行股的理由之一。 我是网络上最早对这种观点和立场持坚定怀疑和否定态度的人之一。 我怀疑和否定的理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我认为P2P的运营,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而眼前的中国,最缺的和最不完善的就是这个。 P2P是个好东西,只是它目前在中国还缺乏生存的土壤。 现在P2P果然倒掉了,基本上被全封掉了。 在众人一提P2P就摇头摆尾时,我反而有心提醒大家:让P2P失败的,不是它本身的商业基因,而是外在的生存土壤。 将来土壤齐备了,它一定还会卷土重来的。 可能还需要一段相当遥远的路程,但它一定会来的。 投资中,经常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横空出世。 就像P2P一样,看起来很好,逻辑清晰,前景美妙,对现有的业务和板块大有取代之势。 但经不起细推敲。 因为过于美好的背后,有可能是对基本商业规律、基本商业常识的违逆。 比如曾经热闹过一阵的互联网保险现在也差不多熄火了,比如现在正在热炒的新能源也肯定没有大家想象得那样无本万利所向披靡——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和现实摆在这里:传统的化石能源,还是目前世界上储备最丰厚、成本最低廉、使用最简便的能源。 新能源早晚会取代旧能源,但这个过程肯定没有大家想像得那样快。 至少最近十年二十年,我们还无法摆脱“旧能源”的约束和影响。 现在就急吼吼地抛弃旧能源,会产生很多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比如前番的电荒,就是一个笑话。 4、隐形股灾第三阶段的下跌中,实际上孕育着无限生机! 我最初提出隐形股灾的概念,并为隐形股灾划出“三段论”时,舆论场上狂笑不已。 但是半年下来,隐形股灾的概念已经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 市场也逐渐按着三段论的划分,在第三阶段股灾中消杀着小赛道股们的估值。 现在还有很多人对去年的小赛道股抱着幻想,希望腾腾爸是错的。 我坚信市场还会以实际行动教育这帮人。 并不是说腾腾爸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 而是说符合投资基本规律的东西,早晚都会得到兑现。 我再强调一遍:隐形股灾、三段论这些东西,本身并不是鼓吹悲观和恐慌,它在陈述一个基本的事实,重点在强调股市阶梯性下跌所蕴育的阶梯性投资机会! 第三阶段下跌的时候,行情看似不爽,但第一、第二阶段已经跌下来的优质好股,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投资价值。 就像最近,小赛道跌幅不小,而腾腾爸的投资组合反而逆势上升——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我就是我自己这套理论的坚定践行者。 下周市场还没开盘,很多投资者已经心生忧虑了。 但是躲在已经跌到价值区内的朋友,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 冬日,白雪皑皑之下,大地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股市的规律。 五、下周的计划 1、择机增持——中短期内,增持的方向就两个:腾讯控股,个人组合中的小医药股组合; 2、继续坚持场外赚钱、攒钱; 3、继续坚持场内有选择地打新—— 下周5只新股IPO。 粗览一下,感觉参与打新的价值都不大。 极有可能,下周我会完全放弃打新操作。 这可能是我最近6年来唯一整体放弃打新的一周。 散户最有希望参与割韭菜游戏的通道,越来越窄了。 一想到这,居然还有一点淡淡的忧桑——哈哈。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 擅长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阐述最深刻复杂的道理。 擅长做市场判断、估值定位和企业分析。 擅长在网络上撒泼、打滚、吹牛、灌水、聊天——喜欢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思考人生和投资中的大事。 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操作,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投资成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