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帅过往:在中央命令到达之前,陈光就已走马上任

 冬不拉拉 2022-01-24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国栋梁之材辈出,但这些人中,真正能做到安享晚年的却不多。这些英雄烈士,有些死于叛徒之手,有些倒在敌军刀下。可有这么一位英雄,在逃过重重劫难后,最终选择了自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位英雄是谁?他又为何选择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死在了黎明到来之后?

战友变亲朋

这位英雄名为陈光,是林彪将军的“恩人”。两人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30年,这一年,陈光还没入党,仅仅是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队的副队长。

图片

当时的红军还不足800人,陈光却丝毫不在意,反而拉上了自己组织的3000多人、十余支枪加入了队伍。陈光的举措,在当时的人眼里,是一个极为“愚蠢”的决定,毕竟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红军真的能够扛起国家的大旗,带领人民走向和平年代。
面对陈光的信任,组织也感激至极,为了不辜负陈光的一片好意,组织将其分到了红军的主力部队——红四军内,由赫赫有名的林彪将军率领。组织上作出这种安排可见陈光受到了多大的重视。

图片

同在一个分队共同作战,林彪和陈光都很欣赏对方,但两人的交情也仅限于上下级的战友关系。直到在一次战斗中,陈光冒死救下了被围在指挥部的林彪。这次的救命之恩直接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林彪对陈光刮目相看。

代理一军师长

战时,高级将领的脸不是谁都认识的,这就导致林彪在一次勘察地形的时候由于穿着缴获来的日军大衣,而被侦察兵给直接开枪击伤了。

图片

国不可一日无军,同样战时军队也不可一日无师长,毛主席和中央的意思本来是让罗荣恒来担任,但彭司令和朱德元帅以及林彪都更属意陈光。于是,在中央命令到达之前,陈光就已走马上任。
按理来说,关于高级将领的任命问题,高层做决议时是不会有分歧的。但这次两方决议却是背道而驰,这实在是让人惊疑,不过回头想想往日里陈光的作战风格倒也能令人察觉出一点蛛丝马迹。

图片

会有如此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陈光的打法在军队里是出了名的硬碰硬。敢打敢拼这一点,也是彭司令和朱德元帅以及林彪看上陈光的原因之一。但在毛主席和中央看来,最终结果固然重要,但达到目的的过程同样重要。能打硬仗固然是好,可是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一味硬刚只会加重我方的伤亡人数,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因此,即使陈光用这种战法屡屡取得胜利,毛主席也仅仅是表扬了陈光的功绩,对于他的战法,一直都持以不置可否的态度。

图片

直脾气不肯弱于人

书法有一道理,就是以字认人,这放在军队里也同样适用。陈光的战法又直又硬,这种性格如果不改的话注定和别人合不来,即使这个人是曾经承蒙他救过命的林彪。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林彪和陈光因为国共两党对东北占领权争夺一事,纷纷赶往东北汇合。到达之后,林彪率军退守阜新。为了统筹整个战场,作为东北最高指挥官的部队自然需要足够的大功率电台,而林彪的直属部队却只有两台大功率电台,还有一台在陈光处。

图片

但这是陈光却犯了轴,他认为自己的部队之后说不定也用得到,于是在林彪索要电台的时候就直接拒绝了,而且拒绝了好几次。虽然后来陈光也数次动过将电台送过去的念头,但可惜的是,这个想法被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大举进攻给打断了。
林彪没想到这个昔日亲密的下属,竟然接连违抗自己的命令。战争结束后,在心里跟陈光怄气的林彪,每逢遇见陈光,无论是处于何种场合,都会直言斥责。陈光受到训斥之后也没有选择道歉,而是按照之前的作风继续行事。

图片

两人的态度,也就造成他俩关系的持续恶化。终于,陈光在一次因为自身问题,而去找叶剑英拍桌子后,陈光被撤职并开除党籍,遭到林彪的软禁。
这一关就是整整三年有余,期间,不论多少老友来劝,陈光始终不肯低头承认错误。也许是长久的监禁影响了陈光的精神,也许是他始终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坎,49岁那年,陈光选择了自焚。

图片

总结:

陈光因为自己不愿向日本人低头的性格加入了抗日队伍,也同样因为不愿低头认错而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真是时也命也。
他可能不知道就在他决定死亡的同时,中央也在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和官职,他死在了恢复荣誉的前一年,这个一生不肯低头的将军,再也戴不上了那枚迟来的军功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