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1-24

⑴生物理论(本能理论)

人物

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伦兹

观点

强调两个方面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一是本能

劳伦兹,幼小动物印刻行为研究,为为本能影响动物行为提供证据

关键期这一概念说明本能的影响

二是遗传差异性

XYY染色体的人更容易犯罪

激素分布不平衡,及大脑生理机制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些人侵犯行为的增加

评价

用遗传特性、本能及生理方面的原因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这缺乏科学性,很多心理学家不认可

⑵学习理论

人物

霍尔、斯金纳、米勒、班杜拉

观点

强调经验对行为的影响

机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学习通过三种机制来实现

一是联结(经典条件作用)

最早由巴普洛夫提出,经过学习后,狗将铃声与事物联结起来,即使没有食物,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二是强化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核心

三是模仿

是儿童社会学习的重要机制,对成人来说未必有效

三个特点

首先,强调过去的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略了当时情境的细节,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其次,倾向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略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最后,通常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⑶诱因理论

观点

认为个体行为取决于对各种行动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

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依据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

认为行为的起因在于个人当时所处情境,关心个人内在状态

三种重要理论

理性决策论

经济学家对人类行为的基本看法

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Edwards 的预期价值论

可能后果的价值

后果实现的可能性大小

交换理论

两人之间的互动

互动取决于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

需求满足论

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满足人的某些需要和动机

⑷认知理论

观点

人的行为取决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两个基本原则

分类、聚焦

两个重要认知理论

归因理论

人物

Heider、Kelly、Weiner

观点

主要是想说明我们如何解释时间的原因

失调理论

人物

Festinger最早提出、

观点

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

⑸角色理论

人物

Biddle、Thomas最早提出

观点

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

从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去解释行为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