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城市两千多年没换过名字,地下宝物无数,考古专家趋之若鹜

 bulaolindtsg 2022-01-24

邯郸,乃我国前史文明名城。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前期的磁山文明;邯郸城邑,肇起于殷商,作为地名两千年沿袭不改,可谓中华地名文明的特例。 因为战国邯郸为赵国国都,魏县为魏国国都;汉代时,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汉末曹魏在临漳建都,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国都;北宋,又称台甫府,变成北宋北京;清代,为直隶省榜首省会。邯郸奇迹文明极多,招引了大批考古工作者。

在邯郸博物馆,陈设着目前我国最早、最具有写实艺术风格的三匹青铜马,比“马踏飞燕”还要早400年摆布。

邯郸的磁山文明,追溯到新石器年代,出土了以陶质平底盂、鸟头形支脚为特色的日子用具,以石制斧、铲、磨盘、磨棒为特色的农耕和脱粒工具,以长方形坑穴为特色的粮食窖穴,以陶、石器“组合物”为特色的祭祀遗址等,构成了磁山文明独特而丰厚的内在。磁山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粮食作物—粟的最早发源地,仍是我国家鸡和华夏核桃最早的发现地。 地处黄河之北的邺城,分布在百余座东魏北齐皇陵和很多的寺庙遗址。 以响堂山石窟和娲皇宫石窟为代表的北齐石窟文明,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刻经群,代表着北朝期间释教发展的最高成果。响堂山石窟是北齐最大的释教石窟寺院,是位列我国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四台甫窟之后的全国第五大石窟群。 这些年,考古学家在邯郸寻找到很多珍贵文物。以2005年林村墓群为例,考古人员就整理开掘墓葬262座、水沟18条、水井15眼、灰坑238座,龟镇1座,灶1座,出土成型文物1300多件。

墓葬年代从汉代、隋代、唐代、宋代、金元到清代,出土大批罐、壶、碗、盘、勺、耳杯、樽、盖弓帽等铜、陶、瓷器等。遗址年代估测为夏商之际,灰坑中出土有陶、骨、石器等类器物,可辨器型有鬲、鼎、甗、罐、盆、瓮、器盖及铲、镰、斧、凿、锥、匕等。 一个遗址包括从先商、秦至明清期间墓葬,为系统研究华北地区各朝代前史提供了稀少难得的根据。 此外,滏阳营遗址,出土了上至新石器期间、先商期间、北朝期间遗存,下至明清期间文物,时间跨度简直包括了中华文明发展史。 一座城市,即是一部前史,饱经几千年沧桑改变,在此发现再多前史文物,也家常便饭,也难怪考古专家热心此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