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955季【秋备专栏】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咏雪》1 X整合教学

 傻丫头oq9h5f23 2022-01-24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咏雪》1+X整合教学

文|孙秋备

文本编组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

课堂特色

聚焦主题,由多篇走进整本书

上课地点

襄城县初中语文多文本课例展示活动现场

授课时间

2021年12月15日


图片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网络上有个热词叫“别人家的孩子”,你是不是也听爸爸妈妈说过这样的话:'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我同事某某家的女儿……“”你要学学某某家的儿子……““别人家的孩子”到底什么样儿?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生:“别人家的孩子”当然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喽。
生:他们哪个方面都优秀,成绩啦,礼貌啦、说话啦,反正总比我强。
生:以前,听到妈妈说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了,我就很自卑。“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完美小孩儿,要是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啊。
师:看起来,“别人家的孩子”既让人恨又让人羡慕。今天,我们走进我国经典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看看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屏显,共读)
图片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志人,就是记人、写人。其写人技法堪称典范,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鲁迅先生称赞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师:在《世说新语》众多人物中有一些早慧儿童,他们的故事脍炙人口。这节课我们来读三则这样的小故事。前两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课文,第三则故事在导学单上。

(屏显)

图片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

图片


图片

二、读懂文章,认识“别人家的孩子” 

师:大家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个孩子。请大家自由读读文章,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学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课外文言故事印发有译文和注释)
师:先请三位同学用文言讲讲三个孩子的故事。谁来讲?可以看课本。
(生读《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师:很流畅。注意,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个句子的断句要准确。“尊君在不”中的“不”读作“否”音。“相委而去”的“委”是第三声。
(生读《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
师:好,课文大家已经学过了,咱们换个方式讲故事,用第三人称或者第一人称讲一讲谢家、陈家、孔家孩子的故事,好不好?有挑战哦,同桌之间可以先互相说一说,讲一讲。
(屏显)
图片
活动一:讲故事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可以站在读者角度讲,也可以站在某位家长的角度讲。
谢安家的孩子……    
陈太丘家的孩子……    
孔融家的孩子……
我们谢家的孩子……  
我们陈家的孩子……   
我们孔家的孩子……

师:假如,我是孔家人,我会这样讲“我们孔家孩子”的故事。我们孔家的孩子可勇敢了,在父亲孔融被曹操抓走的危急时刻,没有慌乱,没有恐惧,依然在大门口玩琢钉游戏。那些逮捕父亲的差役如狼似虎,父亲对他们求情说:“我自己的罪责我自己承担,希望不要殃及我的两个孩子。”我们孔家的孩子从容地向父亲进言:“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鸟蛋吗?”果不其然,逮捕两个孩子的差役随后也到了。

(三个学生分别讲故事。师根据学生译读情况强调“儿女、因、期、委、不顾等词语的古今义)

师:大家讲得很好。三个孩子的故事我们听明白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孩子之所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令人津津乐道,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屏显)
图片
活动二:比异同
结合三篇文章中具体词句,比较三个孩子的言行,说说他们的优秀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师:咱们先来说说他们的共同之处。咱就拿他们和自己比比,如果是你在那时那境,你会那样说那样做吗?“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优秀在哪儿了?

生:都很厉害。

师:“厉害”这个词,和微信中的大拇指一样,都很不具体,属于半无能词语。(生笑)咱们的表达要准确。

生:他们都很会说话。

师:外在表现是会说话。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他们内在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这三个孩子都很有思想。

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好,你的表达很贴切。

生:这三个孩子都很成熟,让大人赞不绝口。

师: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受到大人的肯定与称赞?

生:《咏雪》中的“公大笑乐”,《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惭”,都写出这些小孩的言行得到大人的认可与称赞。

师:你很能发现哦。这些描写在文章中属于什么写法?用其他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属于……

生(零星地):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师:对。《世说新语》是一部写人的笔记体小说,除了记录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品行及特点外,还常常用侧面描写或者间接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咱们来读一读,在书上批注一下。

(屏显,共读)

图片

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师:《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中有没有侧面描写?谁发现了?

生:我觉得《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中“寻亦收至”,也属于侧面描写。从这个事件的发生突出孔融儿子的见识过人。

师:大家发现了这三个“别人家的孩子”都很有思想,都很成熟,很会说话,他们的话语都得到了大人的称赞。我们再来读一读作者对他们的描写,看看他们的优秀各有什么特点?

(屏显,共读)

图片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生:他们说话的内容是不同。谢道韫的语言可以看出她善于想象,很有文采。

师:柳絮因风起,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生齐:春天。

师:谢道韫这个说法好在哪里?

生:不仅说出了雪的形态像柳絮,飘飞的状态像柳絮,还能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景象。

师:英国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给人以美好的希望。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与雪莱的诗句异曲同工。谢道韫的会说话有想法表现在文采。还有吗?

生:大家看《陈太丘与友期行》,“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面对友人的暴怒与斥责,元方不卑不亢,说话有理有据,很有条理,让友人羞愧无比。

生:陈元方很能辩论,能言善辩让父亲的朋友无言以对。

师:同学们都觉得陈元方善于言辞,但是,大家知道吗?这则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正直,说话、行事,坚持正确的原则。那陈元方坚持的是什么原则?

生齐:信,礼。

师:对,陈元方坚守“信”“礼”,对不守信不讲礼的人毫不客气,不接受道歉。那些会说话的人和故事都在《世说新语·言语》篇。也就是说,在作者看来,陈元方哪方面特点更突出更值得称赞?

生齐:品德,礼仪。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陈家的孩子陈元方不但会说话,而且知礼守礼。那孔家的孩子优秀在哪里?

生:“故琢钉戏,了无遽容。”可以看出孔家的孩子临危不惧,胆识过人。

师:能结合文中语句来分析,非常好的方法。还能从哪里看出这俩孩子的特点?

生:“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可以看出孔家孩子很有见识,有主见。

生:“儿徐进曰”徐,是从容、缓慢的意思。可以看出孔家的孩子有胆量,有见识,气度非凡。

师:说话的神态能看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心理状态。“徐”字,可以看出这孩子内心无畏,镇定从容。好一派名士风范啊。刚才我们细读三个故事,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中读出他们的优秀所在,从别人的反应即侧面描写中读出了他们的优秀过人。原来呀,“别人家的孩子”是有才华、知礼节、有胆识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是有才、有德、有勇的孩子。观其色,察其言,看其行,是认识一个人的正确方法,阅读小说中人物也是如此,大家阅读文学作品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好,再来读一读“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表现。

(屏显,共读)

图片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两儿)了无遽容。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三、联结整合,了解“别人家”
师:俗话说“将门出虎子”。一个孩子的品质特点常常带有家庭的教育和风气,即所谓“家风”。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是一代代相传下来的家族成员的精神风貌和整体气质。“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往往能在家庭中看出成因。同学们再读三篇文章,你能发现这三个“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吗?
(屏显)
图片

活动三:整合联结

再读三文,品析词句,揣摩“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学生再读文章,勾画词句)
师:同学们有发现吗?谁来说一说?
生:我发现谢道韫的文学才华是受家庭环境影响。大家看文章一开始就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他们家冬日里的日常活动是谈论做文章的方法啊理论啊心得体会等,可见谢家高雅的家庭文化。
师:我们一般的家庭,下雪天放假不能出门会在家里做什么?
生(杂):看电视。玩手机。
师:各玩各的。要是聚到一块儿呢?
生:喝酒、打麻将呗。
师:哈,一比较就能发现谢安家确实不一般,怪不得谢家的孩子了不起呢。成语“东山再起”就是由谢安而来。谢安家家风是:雅道相传,硕学通儒。
(屏显,浏览)
图片

唐代李延寿在《南史·谢晦传论》中有 “谢氏自晋以降,雅道相传。”雅道是指名士风流的精神文化风貌。

谢氏家风的一大特色是诗书传家、重视教育。千百年来,谢氏人文荟萃,累世簪缨,为相为将,震烁古今,都与重视教育有关。西晋国子祭酒谢衡,于太康八年任国子祭酒,成为当时满腹经纶的硕儒。谢安主张身教重与言教。他的子侄辈,直接在他的精神的熏陶下成长起来。谢安兄弟们都在外做官,他很关注子侄辈的教育。不过他实行的是“不言之教”,经常带他们游观山水,与他们谈玄说理,赏诗品文,以他的名士行为作示范,有时也略加点拨,从不板起面孔正面说教,却在这“不言之教”中传递着家风。


师:正因为谢家有“诗书传家、重视教育”的门风,所以,“讲论文义”应该是他们家常有的事儿,当两个孩子敏捷地脱口而出“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时,谢安是什么表现?
生齐:大笑乐。
师:他为什么没有评价谁说的好谁说的不好?
生:怕伤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吧。
生:他觉得孩子们说的都挺好。
生:我觉得他高兴的是孩子们各抒己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师:对。谁说的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都乐于品评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谢安不评价,不表达自己的喜好,这才是“讲论文义”的氛围,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师:其他两个家庭呢?是不是也是这样?
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这句话可以看出陈太丘就是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师:过了中午,陈太丘走了,他会对在大门外玩儿的陈元方说什么吗?
生:按道理他们会有一番对话。比如,陈元方会问:爹爹要去哪里?为什么现在走?陈太丘会解释跟朋友有约,现在朋友爽约了,他要走了。
师:陈太丘为什么不再等一等呢?好像朋友也没晚多久啊?
生:如果陈太丘纵容朋友,以后朋友还会失信于人。
生:陈太丘是恪守诚信的人。他的言行影响着陈元方。
生:如果陈太丘再等下去,也许会误了事儿,或者失信于其他人。
师:父亲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品行。所以,友人惭愧道歉时,元方“入门不顾”,他的行为是不是不讲礼貌?
生齐:不是。友人失信在先。
师:好。再来说一说孔家吧。
生: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为父亲的孔融在危难关头不惧个人生死,而是想的自己的孩子。
师:孔融家有正义的家风,曾为了正义争着赴死。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名士张俭被陷害遭朝廷通缉,张俭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朋友,就去投奔孔家。当时,孔褒不在家,孔融对张俭说:“我兄长虽然不在家,我难道不能做您的东道主吗?”就把张俭藏在自己家中。后来,事情泄漏,孔家两兄弟都被逮捕入狱,但审理官员不知该定谁的罪。
(屏显,共读变红字体)
图片

时融年二六,俭少之而不告。融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事泄,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遂并收褒、融送狱。二人未知所坐。

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褒焉。

——《后汉书·郑孔荀列传》


师:读“一门争死”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可以理解,孔融那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够义正言辞,视死如归,是对其父之风和孔门家风的一脉传承。
师:我们看到,谢家的孩子、陈家的孩子、孔家的孩子之所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除了先天的资质和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一个孩子的品性和气质,是家庭长辈的率先垂范、一个家族的家教门风“炼”成的。

图片


图片

四、走近整本书,了解“别人家孩子的时代”

师:翻开《世说新语》,你会看到很多“别人家的故事”。现在,我们来看导学单上的两个小故事,大家比一比,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有没有这三个孩子的影子?

(屏显原文,导学单上有译文)
图片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师:我读原文,大家看译文。想一想,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孩子和文中这两个人的性情有没有相似之处?
(师绘声绘色朗读两篇故事)
师:在常人眼里,大雪天半夜去找朋友,又不进门,有点傻气,是不是?但王子猷“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行为被当时人推崇,是率性自由的名士风范。谢安面对巨大的胜利消息,“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胸襟、气度大得很哪。那回到刚才老师的问题上,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认识的三个孩子的言行举止与他们有相似之处?
生:王子猷的率性而为,在陈元方身上有所体现。陈元方怒怼友人,人家道歉他也不理,“入门不顾”,有名士之风。
师:陈元方像王子猷一样率真任性。
生:孔融的两个孩子面对家庭灾难,“了无遽容”,从容自如,跟谢安面对胜利消息一样,喜怒不形于色,很有气度。
师:有大气度,大肚量,能容天下难容之情。
生:我觉得谢道韫也很率性。一大家子谈论文章,哥哥已经说了“撒盐空中差可拟”,已经说得很好了,但她却说哥哥说的不准确不够好。“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两个字可以看出谢道韫的自信率真。
师:原来这些孩子的率真坦诚、任性洒脱,是继承了那些大人的风范。而那些大人的所作所为构成了整个时代的行为准则和审美倾向。
(屏显)
图片
魏晋风度,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真名士自风流”。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百度百科
它(魏晋风度)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师:读这两则材料,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认识的三个“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生齐:时代炼成的。

师:对,是魏晋时代的风尚炼成了这些孩子。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智慧而率真,知礼守礼,有胆识有气度。他们是文学史中的光芒,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们的优秀与其说是天赋异禀,不如说是家族和时代孕育出来的。

师:同学们想不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别人家的孩子”?

生(齐):想。

师:今天的时代无疑是伟大的时代,我们有幸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伟大的时代中,如何才能保持一颗求知求真、向善向美的心,这是我们要用行动来回答的问题。谢安有句话说“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屏显),希望美好、高洁的东西都能出于自己家门。愿大家都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成为这个时代的“芝兰玉树”!

图片
END
图片

作者简介

孙秋备,王君青春语文工作室成员。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家组成员,许昌市教坛新秀,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省创新教学大赛一等奖、部级优课获得者,在省内外多地开设讲座及公开课。致力于统编教材整合教学研究。





图片


图片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
编辑|孔祥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