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中异常情况及解决方法探讨 张海忠—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dependent 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P) PTCP:EDTA盐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的现象。 这种假性低血小板计数会导致临床增加其他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如骨髓检查),或引起临床误诊误治,甚至导致医疗纠纷。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诱导抗凝血中血小板互相聚集、堆积和发生卫星现象,致使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不能准确计数血小板而使计数偏低。临床上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约为0.09%~0.21%。 什么时候要怀疑EDTA-PTCP? ■ 首次PLT计数<100x109/L ■ 随着标本放置时间延长结果越来越低 ■ 缺乏PLT减少的临床表现 ■ 仪器出现PLT聚集报警或直方图异常 例如: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如何证实PLT聚集? ■ 检查、复检标本:排除标本有凝块或RBC冷凝集,排除随机误差 ■ 涂片染色镜检:观察PLT有无聚集 镜下聚集的血小板: 如何解决? 为什么可以用枸椽酸盐抗凝? ![]() ■ 草酸盐可使血小板聚集,并影响白细胞形态,不能用于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 ■ 肝素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 用枸椽酸盐抗凝后血常规: ![]() ![]() ![]() ![]() ![]() 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之间的“3规则”: 30 × RBC = HGB 0.3 × HGB = HCT 影响血红蛋白比色的因素: ■ 高脂血症 ■ 高球蛋白血症 ■ 高白细胞 (WBC>30×109/L) ■ 高血小板 (PLT>700×109/L) 血常规: 生化: 标本离心: 这是为什么呢? ■ 大多数血液分析仪测定HGB是通过分光光度计分析,多采用溶血比色法,加入溶血剂破坏红细胞,将血红蛋白释放,然后测定溶液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进行计算。 ■ 乳糜血呈浑浊状态透光性差,导致吸光度增加,干扰HGB测定,因此导致HGB测定结构增高,同时使计算参数MCH、MCHC产生假性升高 ■ 乳糜血一般不干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尤其是基于阻抗原理的血细胞计数仪。 如何解决? ■ 本程序适用于HGB升高与RBC不成比例,MCHC>380g/L,仪器提示乳糜血标本。 ■ 为克服乳糜血对HGB测定的影响,采用直接计算法和血浆置换法可以有效的排除干扰。 ■ 直接计算法: 1、将标本以400 x g 离心2-3分钟,观察血浆性状; 2、若为严重脂血,吸出150-200µl血浆于洁净塑料试管,再将血浆上机进行血细胞计数, 3、检测脂血浆Hb浓度; 4、记录RBC、Hb、HCT纠正前参数; 5、按以下公式计算Hb和RBC相关参数: Hb校正值=Hb纠正前-Hb血浆*(1-HCT纠正前) MCH校正值=Hb纠正后/RBC纠 MCHC校正值=Hb纠正后/HCT纠正前 6、举例: ■ 血浆置换法: 1、脂血标本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记录初次结果 2、标本1000r/min低速离心5min 3、尽可能吸走乳糜血浆,并准确记录量 4、加入等量血细胞稀释液,轻轻混匀后,重复步骤2~3 5、置换3次后,加入等量稀释液,轻轻混匀后上机检测 6、取HGB结果替换初次结果,并换算出MCH、MCHC 7、校正系数=(未经处理的标本红细胞数)/(置换后的标本红细胞数) 8、HGB报告=(置换后标本的HGB)×(校正系数) 血浆置换后的标本: 血浆置换后的血常规: 注意事项: ■ 重度脂血标本首先确认是患者本身高血脂还是非空腹,或者使用脂肪乳剂。 ■ 采集空腹标本 ■ 使用脂肪乳剂患者在输注完后4小时后采血 ■ 分析前因素引起的脂血是不容忽视的,对这些问题的识别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室误差 ![]() ![]() ![]() 冷凝集常见原因? ■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患者感染后第二周冷凝集素可达1:40-1:80或更高,第四周达到高峰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骨髓瘤等 ■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 冷凝集标本特点: 解决方法: 1、标本37℃水浴,快速上机检测 冷凝集血常规结果01: 冷凝集血: 水浴前: 水浴后: 水浴后血常规: 2、预稀释法: ■ 适用条件:对于严重冷凝集标本,虽然预温可以促使凝聚的RBC解聚,但按常规血细胞分析仪的手动模式上机检测时,仪器同样需要加入冷的稀释液稀释,从而也可能导致RBC再次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因此,对于部分高滴度冷凝集素标本,预温法可能纠正效果不够理想,采用预稀释法可以较好解决此问题。 ■ 方法:仪器切换为预稀释测定模式,按照仪器设置的稀释比例(1:4或其他)稀释全血标本,预温标本2-3min后立即上机测定。该模式不需要再加入稀释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标本冷却可能导致的RBC聚集而影响结果。 3、血浆置换法(略) --异常血常规检验结果处理小结-- ■ 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我们应关注RBC和HGB的“3规则”, 同时还应关注MCHC、MCH和MCV的测定结果 ■ 在未知情况下发现血常规中MCHC和MCH明显增高,我们需要排除是溶血、冷凝集、高胆红素还是乳糜血等因素所致,并对症解决。 ![]() |
|
来自: 求真我gcvbmj6p > 《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