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型白塞病怎么诊断

 新用户5712nfLd 2022-01-24
肠型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和血管炎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和皮肤危害,严重还会触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和其它器官。这样看来肠型白塞病危害很多,诊断过程中除了这些方面,临床检查也很重要。

肠型白塞病确诊不能仅凭病理检查,而应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一般患病后,患者可能会有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结节红斑样皮疹、毛囊炎样皮疹、阳性针刺反应和肠粘膜溃疡等表现,因此通过这些方面都有利于确诊疾病。

第一、肠型白塞病确诊应该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来判断,比如体格检查,包括皮肤、口腔粘膜和生殖粘膜,以及肺和心音听诊。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ESR试验和C反应蛋白试验,一旦发现C反应蛋白,对疾病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疾病的确诊十分重要。除此之外,一些患者还要进行内窥镜检查,以了解胃肠危害的方位和严重程度。

第二、肠型白塞病确诊主要根据抗核抗体和抗内皮抗体,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等来判断,除了这一点外,确诊规范还包括血管多普勒超声和B超。在发现患者的相关症状(如口腔溃疡眼外伤和生殖器溃疡)后,就能确诊疾病。

第三、肠型白塞病的检查主要以血清学检测为主,一旦发现球蛋白轻度增加、ESR轻度和中度加速,大约40%的抗PDP抗体变得很高,白细胞抗原hla-b51阳性。

第四、针刺反应是现在仅有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经静脉穿刺、肌肉打针或皮内打针后,针刺部位呈现脓疱或毛囊炎,周围变红,就能确诊肠型白塞病。

根据以上介绍认为,在检测方面,针刺反应更有意义,是现在仅有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一般患者接受静脉穿刺、肌肉打针或皮内打针24-48小时后,局部呈现脓肿或毛囊炎,称为阳性反应,当然除了这种检查,其它方式也能判断疾病,患者们一定要多加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