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中,复发风险的合理管控及复发后的有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李学瑞教授分享了这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本节来源:肿瘤瞭望 Q1 雌激素受体(ER)阳性早期乳腺癌,经5年的标准化内分泌治疗后,仍有远期复发的持续风险,甚至可能在首诊10-15年后出现复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ER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主要的复发风险特征。 李学瑞教授 :ER阳性乳腺癌和ER阴性乳腺癌的复发特征不同。 ER阴性乳腺癌在2-3年会有一个复发高峰,5年以后复发风险逐渐降低。 ER阳性的患者2-3年也是复发高峰,复发率不如ER阴性患者高,但到6-8年会再出现一个小高峰,且复发风险持续存在。 2016年ASCO会议报道了一篇荟萃分析,接受了五年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复发高峰持续到了20年以后,甚至三期乳腺癌患者在20年时的总的复发风险依然高达52%。 Q2 面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我们通过哪些评估模型和工具进行预测? 李学瑞教授 :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首先要从临床资料入手,如患者术后的病理分级,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的情况、分子分型。 在关注TNM分期的同时也要关注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患者肿瘤比较小,仅为T1(肿瘤最大直径≤2cm),但淋巴结有明显的转移,如N2(转移4~9个),且分子分型是Luminal型,我们就不能将其归于低危人群,而应关注该患者的远期复发风险。 目前常用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主要是St.Gallen的风险评估模型,另外还有基于STEPP分析的风险评级系统,以及远期预测的CTS5预后模型。 此外,我们也要善于基因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多种基因分析工具。 比如Oncotype的21基因检测技术、MammaPrint 70基因检测系统、PAM50等基因分析工具。 比如通过患者基因的分析,发现存在PI3K-CA突变,就意味着患者复发风险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Q3 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会对您的临床决策有哪些影响? 李学瑞教授 :对于中高危ER阳性绝经后的女性患者,治疗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药物选择」的问题。 中高危的患者人群复发风险相对会较高,所以建议从强效药物开始治疗。当下芳香化酶抑制剂是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基石,其中来曲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随着对内分泌治疗研究的深入,CDK4/6抑制剂等针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药物也陆续面世,我们期待这些药物在辅助治疗研究的结果。 第二是「治疗时长」的问题。 目前NSABP B42和MA17R等临床研究都显示,AI治疗若能延长到7-8年,则对患者的远期生存有更好的获益,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在5年的AI治疗后再适当地延长3-5年。 Q4 对于绝经前乳腺癌的复发风险我们应该如何管控? 李学瑞教授 :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在45-55岁,大部分是绝经前患者,该人群之前的治疗模式以他莫昔芬为基础。 近年TEXT&SOFT联合荟萃分析显示,绝经前中高危的人群,卵巢功能抑制(OFS)加AI对比他莫昔芬DFS获益更多。 因此,低危的绝经前的患者,仍然建议以他莫昔芬作为基础;中高危的绝经前的女性,OFS加AI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辨别 复发风险“高危”or“低危” 本节来源:美中嘉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