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儿到底是股什么味儿 | 齐桐

 桐话 2022-01-24


齐桐/文

马上就是除夕夜了,年味儿按说应该愈来愈浓了。

上海下起了雨,淅淅沥沥地还不小,原地过年的我在上海祝“桐话”的每一位关注者新年快乐,感谢七年来您对于我的支持和关注,尤其是其中还有不少朋友反复关注,反复取关,这或许才是真爱粉。人活着或许就只有两大主旋律:一是我再忍一下;二是我忍不了了。


放在往年,狗剩,二妮,大强子们早都应该暂时放下托尼、玛丽、詹姆斯的身份回到了老家,准备吃年夜饭了,可是今年不同,更多的朋友选择原地过年,在老家之外度过一个年味杂陈的除夕,迎接牛年的到来。同时,在此祝愿各位回家的朋友归途顺利,一切平安;原地过年的伙计们,珍惜这份特殊的体验,于我们短暂的向前的精彩的人生里。

两年前的时候,临近回家我高烧倒下,一个人在上海过了个春节,烧得迷糊迷离之际,无聊抱病发了一个征集贴,“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啥样的?”

当时竟然收到了许多回复,情真意切,引人回忆:


@㊣William小黍²⁰¹⁹

丸子、肉都能管够,摸黑走几里路去上坟,满庄满村挨家挨户磕头,初八赶会买件玩具。

@Rosie

岁月如歌
十岁的时候
年是春联鞭炮和新衣
年到了
生日也就到了
二十岁的时候
年是和他的分别
年到了
情人节也就到了
如今
三十岁了
年是回家
是团聚
年到了
孩子又长了一岁
父母又老了一岁
年到了
生活的陀螺又开始新的一轮旋转
有时你想让它停下
但更多的时候
是你希望它永远也不要停——-
致每一个不甘于平淡
却又永远走不出平淡生活的人

@蔡资源
俺小时候对年的记忆:可以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还家里可以买个大猪头有猪头吃,还可以跟老家的同岁的小孩一起玩。

@陈晶
一切只停留在记忆里...

@朱鸿萍
小的时候过年都在村里,最期待的是穿新衣、拜年领压岁钱,大年三十吃过午饭就早早的洗澡穿上新衣服,在家帮忙父亲准备年夜饭,吃完年夜饭放鞭炮,捂着耳朵用香火再去点那些漏网的鞭炮;周围都是自家叔伯亲戚,穿着新衣服,一会儿按长幼亲疏顺序挨个拜年,拿到长辈的压岁钱最开心了,虽然绝大部分都上交父母,多少还能留点当零花钱,一年就指望这零花钱买点心仪已久的东西!大年初一还提着一个大袋子约上小伙伴们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拜年,每家都会拿出点好吃的放在袋子里,路上还会交流谁家的东西好,谁家给的多。到了初二至初六,就是出远门走亲戚,都是走路去的,是一年不可多得的去外地的机会,开开心心的就把年过完了!

@曾建军
杀猪制腊肉,各种五彩斑斓的烟花,各家各户从大年三十晚开始放烟花到正月初一早晨不停歇,三十晚上总归是别想睡觉的,看春晚,守岁,打麻将,走亲访友收拜年红包

@李海龙
基本上从进入腊月就开始每天掐指算还有几天过年,然后初一开始又成了那种过一天少一天的心疼,还好乡下的年都是过完十五才算完,初一前后的那一个月,天天都在嗨,算是儿时最美好的狂欢

@软软姗
小时候还可以放炮:窜天猴、滴滴筋、噼里啪啦、小蜜蜂等,还有一直吃吃吃和压岁钱

@品月
年就像是一个个节点,让我们总结和回忆一段又一段时光,年味就在这些回忆里,在我们内心深处。

@L.H.J
“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婆儿家要衣裳,老头儿家跟着打饥荒”。一首童谣不知道唱了几代人,到我小时候,老头儿家再也不用去打饥荒了,过年对于老人家来说是最体面最隆重的节日。在我们家,我爷爷就是这么一位辈份大年纪高德高望重的主儿。除夕晚全家人一起年夜饭吃饺子自不必说,晚辈一定要给长辈磕头,以示孝敬,这时长辈会给压岁钱,到了大年初一,大清早6点左右,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关系好的几家近邻,一定会双手捧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自家包的饺子来,孝敬我的爷爷奶奶,而我爷爷也一定乐呵呵接着,然后再回敬他们一碗。接下来,重头戏开始了,我爷爷早早就在正堂屋地上铺上一张凉席(因地板是泥土地,为防双膝跪地叩首时弄脏衣服),坐在那里等着孝子贤孙们来磕头,那喜悦那尊言挡也挡不住。我有时会躲在一旁看大人们磕头行大礼,听他们说吉祥话,好学上几句,更多时候会和小伙伴加入拜年大军,往别家磕头去,因为辈份高,能让我磕头的人家只有一两户,纯粹是为了凑热闹好玩儿。只见街上三五成群的,人们挨家挨户串门磕头拜年,一般是年龄相仿的兄弟一起,媳妇儿们一起,姑娘家又一起,小孩子们也凑在一起,笑闹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这样的拜年仪式一般持续到上午十一点左右,拜完年就各回各家忙活去了,街上只有小孩子们比着放鞭炮玩……算算大概十几年春节没回家了,而我的祖父母也相继去世,只是每年的磕头大礼永生难忘啊!

@王晓春
只有我是看春晚么

@金子
乌黑的长辫子上扎着妈妈买的新头绳、跟在哥哥身后、手上提着爸爸亲手做的玻璃罩里面点燃蜡烛的灯笼在雪地里撒欢、奔跑!-来自60后的年味记忆

@Jessica 杰西西
吃什么不重要,年味儿就是跟家人一起吐槽春晚,边嫌弃边还不肯换频道...🤣🤣

@夏勇明
挨家挨户拜年领压岁钱儿
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大块吃肉大碗喝汽水儿
小鞭炮攒着先放别人的
妈唠叨别把新衣服弄脏
要留着串门
还有这天不用写作业

@贾玉杰
年味儿就是花生瓜子等各种好吃的,除夕夜邻居们聚在其中一家喝酒聊天熬夜看春晚,大年初一穿新衣服,还有初一到十五放不尽的鞭炮,当然还有非常期盼的压岁钱。。罗胖说的对,传统节日基本都是物质匮乏的产物

@滕晓龙
贴春联和包水饺🥟

@且听风吟
80后,年味儿是杀猪 放炮 新衣服 压岁钱

@sean
我是80后,记忆中的年味是河上溜冰,雪地奔跑,火边取暖,桌上品尝。

@水晶鞋
炸鱼 炸肉 炸里脊 炸茄合 炸耦合 炸带鱼 炸萝卜丸子……

@LJ
蛋散,糖丸,花生酥,甜莲藕,冲天炮,芋头扣肉。。初一一早拜年的压岁钱,不知道爸妈今年有没有长进习惯把爸妈给的红包放在钱包里保平安,一年一更新

@王洪江
齐老师过年好!您说的对,最浓的年味是童年里的人和事,年味是屋子里忙碌的妈妈和那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爸爸,是坐在炕上等孙子们去拜年的爷爷奶奶……

@脉望
小时候的年是非常认真地过的。 奶奶经常跟我说我三四岁的时候年初一一觉醒来,大人逗我,我们都过年了,你睡着了没过来,还在年那边呢!!!我哭到天昏地暗…… 记事起,从小年开始就各种准备,小小的我常做四件事,擦玻璃,拉风箱,贴对联,跟着大人磕头。 每每因为上联下联哪个门口的对联和父亲各种吵,最后都是依着我张贴,看着父亲一改严肃乐呵呵的笑脸,少了严厉连说话都温和起来的父亲让小小的我感觉特新鲜,除了小确幸还有当时不会说也不太懂的幸福。 擀皮包饺子没学会,几次努力也被母亲说等你包完了年都过完了,十岁前乖乖去拉风箱,之后就看着热水好了,真到下饺子我就走位去摆盘子了。 然后父亲捧香去请老人家(自己家的祖先)到家里,桌上供满一家人一年的诚意,新下的第一锅饺子,鱼,肉,水果,糖果,蒸的花糕……然后在奶奶带领下全家磕头给老人家拜年。父母给奶奶磕头拜年,我也有样学样,给奶奶父母拜年,然后拿到三五元钱,嘿嘿!之后吃年夜饭,差不多到半夜,就开始包饺子下饺子,吃饺子,郑重地放鞭炮,村子里鞭炮声此起彼伏,如同沸腾的饺子锅,这才算是“过了年”。

@忘影
今年二宝尚小,一家四口在沪过年,两个大人一刻不闲,忙活一家吃吃喝喝,照顾小婴儿,陪伴大宝宝。 我只想说,苍天饶过谁,这个年终于过成了自己爸妈的样子。

@山青水丰
年是老家的贴春联、是人影攒动的花花集、是左邻右舍舅姨姥爷的去拜年……是太多太多却又道不出的儿时回忆!

@杜子腾
所谓年味,其实主要就是鞭炮加电话,所谓腊肉其实是对以前贫苦生活的怀念,东西不能保存,才做成蜡制品,现在年味淡了,主要是全都是微信加电视,缺少了那种省着声音的亲切感
……

我也写一写我的年味儿记忆一角,我的小时候,要等出了正月十五,才算是过完了年,走亲戚或等亲戚来要再等上一年。每每过年家里来了亲戚之后,一直忙前忙后,闪转腾挪的佝偻着腰的高大的身影,也将近二十年不曾见过了。

以前我的年味儿记忆里,如果只有一个词汇的话,我觉得是:奶奶。去年除夕前夜,爷爷也驾鹤离开了这个世界,今年,也很怀念他,怀念他们,怀念有爷爷奶奶在的,那些年,那股年味儿。

我小时候是在乡下长大的,以前总觉得自己没有见过什么世面。长大了以后,大约见过了一些世面以后,才发现乡下的童年过往,才是真正的世面,是再也回不去的记忆,如今乡下的孩子,大抵也没有这些经历了罢。

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十五,院子里有六个吵吵闹闹的孙子,和一个忙碌的奶奶。奶奶会从下午开始做起图片上的这种面灯来,若干个面灯,还有老鼠、蛇……那些都是粮精,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夜幕降临,老宅院子的东北角,神龛所在,那个高大的女人的身影愈发忙碌起来,背已经明显有些弓,烧纸上香,念念有词,蹒来跚去,脚生风下……因为从小每年都在旁边盯着看,所以那些祷词到现在还能背得出来。

奶奶是不信鬼神的,但她总告诉我:作罪,会有报应。于是我信。

到了时辰,那些面灯里放上香油,火纸捻成灯芯,燃起来的灯在夜色里显得特别祥和与热闹,现在想来那是再好的灯光师也打不出的特效。奶奶会把六个孙子叫过来,用面灯照一照眼睛,照一照耳朵,照一照口鼻脸庞,照出来年的耳聪目明,如今回头去看,全是年华的合影,回首烟柳渐重重……

之后每个房门的石枢上摆上两盏面灯,然后整个院子都生动起来,也不知道那些灯几时熄了,也不知道孙子们几时玩累回家去了,也不知道奶奶几时收拾好了一切……到了第二天早上,那些面灯的使命还没有彻底完成,它们被煮在面糊糊里,作为早餐,又进了我们几个孙子们的肚子里,正月十五算是过完了,年也算是过完了……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近二十年了,这些故事也远去了近二十年了。

读历史,处处藏着我们当前的故事;读诗词,句句写尽我们幻历的人生。回忆快马加鞭,不过是此情可待,当时惘然,而已而已。

那些忙忙碌碌的身影,是一个个的仪式,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是仪式感。如果时间没有节点,也就没有仪式与仪式感所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终老时评论自己的一生,可能我们都面容和蔼,没有所谓的悔,也没有所谓的怨。而只有及时感恩,及时地去爱,及时地去恨,才能记住和凭照生命里的那些“到底意难平”

去年此时回家奔丧,爷爷走了。回到故乡时,看着那路上寒树,亭亭净植地立在那里,看到连一只鸟也未曾有,连一片叶子也不曾有。看着身边的人熙熙攘攘,身边的车来来往往,看着昏暗的北方的冬日的午后阳光有些凉,看着自己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在故土的道路上匍匐挺进。突然想到《庄子》中的一句话,“其生若浮”。庄子是一个很逍遥的人,当然装作很逍遥的人,往往可能是一个很不逍遥的人。人生,还不就是一个过程,到最后没有明白究竟是自己在漂浮着,还是家是漂浮着的。于是写下如下几句散句:

庄子尝云:其生若浮,
莽莽长天,遥遥水路,
离乡背井,朝夕晨暮,
坎坎终归,嬉嬉愠怒。

庄子尝云,其生若浮,
近乡情怯,游子泛驻,
五更梦短,露重星孤,
依依心河,离离村树,

庄子尝云,其生若浮,
岁末年关,驰念母父,
重重烟柳,静静愁浓,
离亭西去,吾生飘蓬,

庄子尝云,其生若浮,
塞上寒路,画船何处,
无意帐饮,寥落杯箸,
三言两语,心无一物。

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角色有了故事,还是因为故事而有了我们的角色,还是这一切,都不过一场梦。

每个除夕夜,我们会想念那些离开世界的亲人,谢谢他们带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看到这些光景,幻历这一切,在人间。

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些时间节点,每天都感恩命运的馈赠,感恩那些平常稀松的不以为然的小确幸,那么真实地出现在你时时刻刻的生命里。

春节将至,在此祝各位朋友牛年,牛气冲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