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 嘉:张浚隆兴北伐及历史意义

 远山星际 2022-01-24
刘 嘉:张浚隆兴北伐及历史意义








刘嘉,网名梅林,重庆人。曾就职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访学于日本明治大学,现任职于重庆出版社,著有《张浚大传》《鯼环阁》等。


   隆兴北伐,指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由宋孝宗赵昚推动、以张浚为代表的主战派官员力促、由张浚领导的一次南宋王朝对金国的主动北伐事件。这次北伐,虽然最终因各种因素而失利,却给南宋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隆兴北伐及其历史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一、隆兴北伐的历史背景
   宋金之间的冲突,放在世界文明史进程中,是一次典型的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发生,既有其自身经济规律的因素,更有其自然变化带来的危机。英国伟大的历史学者阿诺德·汤因比先生,把这种危机称为“对无法控制的力量作出的机械反应”。他进一步阐释说:“最近气象学的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可能存在一种相对干旱和相对潮湿气候有规律性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导致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轮流侵入彼此的领地。当干旱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草原不能再为游牧民族饲养的家畜提供足够牧场的时候,这些牧人就会抛弃已被打破的每年固定的迁徙轨道,侵入到周围农耕地区为他们自己和家畜寻找食物。另一方面,当气候转到另一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使得草原变成能够种植块根植物和谷物的地方时,农耕民族就向游牧民族的牧场发起进攻。”
   潮湿和干旱气候有规律性的交替,也就是气候在温暖与寒冷之间的更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十世纪开始,气候便从温暖逐渐向寒冷过渡。我国著名气象学者竺可桢先生,通过考古学、物候学、方志学及仪器观察等手段,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做了一个系统梳理,在他的气候变化树中,从十世纪唐末五代初开始,中国的气候便开始由暖转寒,“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这时,金人由东北侵入华北代替了辽人,占据淮河和秦岭以北地方,以现在的北京为国都。宋朝(南宋)国都迁杭州”。
十二世纪初叶发生的“靖康之变”,正是在这样一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自宋高宗赵构南渡以来,把“行在”放到杭州临安府,在金人跨越长江的不断打击之下,作为南宋王朝第一人,他没有理由向金人屈服,没有理由不想收复赵氏江山,这一点,从张浚的两次任命中可见一斑。
然而,早年狼狈逃窜与动荡不安的日子,在赵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让他对和平的岁月有了更深的渴望,这也是赵构力主绍兴和议的心理因素。当淮西兵变瞬间改变了双方的军力平衡后,赵构可谓是“雄心消泯”,由进取改为退守,一心一意专主“和议”成为了南宋的国策。他罢黜了以张浚为首的主战势力,杀了岳飞,重用秦桧等主和势力,让日子在屈辱的纳贡称臣中苟安下来。
赵构的这种转变,正是以张浚遭罢黜事件为分水岭,因为正是在第二年赵构回銮临安后(绍兴八年),他就把杭州正式从“行在”变为都城。南宋王朝的国策,也由此从积极防御转为保守苟安,从此以后,他们就真个“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之间的“绍兴和议”签订,宋向金国称臣,金国册封赵构为南宋的皇帝,并划定双方疆界,以淮河中线为界,西至大散关,北属金国,南归赵宋。赵宋每年向金国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由宋搬运至泗州交纳。
   “和平”的日子终于到来,虽然只是不平等的屈辱和平。客观地讲,这样的和平岁月,让动荡的南宋王朝得以安定下来,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得到恢复,社会与经济都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民力也得以修复。
贪享安逸,这是人之天性。虽然南宋以矮化国家地位纳贡称臣的不平等方式维系了和平,但和平毕竟是人心所向,上至君臣,下至军民,大家都在安享太平,虽然这个太平的决定权并不操在自己手中。不打仗,不流血,这样的日子多好!和平的环境给南宋带来了经济与文化的极大繁荣,那些流离失所血火满地的记忆早已远离人们而去。赵构也是人,早年被追着打的痛苦记忆也在日日笙歌中渐渐淡去,这个时候,只有极少数心忧天下的志士仁人才没有忘记国家的苦难,不断提醒着人们警醒。可这样的声音,对大多数人而言无疑是刺耳的,这就是人性。



然而古今中外,无数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和平并不需要条约来维持,而是需要实力来做保障。金国如果真有实力灭亡南宋,签订再多条约也约束不了它。南宋要立足江南,也根本不需要条约来维持,没有相应的实力做保证,一切和平的愿景都是构筑于沙滩之上的天空之城。
绍兴十九年(金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金国宫廷发生政变,完颜亮联合萧裕与其他党羽秉德、徒单贞等人,经过充分准备,一举弑杀金熙宗,自己即位为帝,史称海陵王,年仅28岁,改元天德元年。
这完颜亮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阿骨打庶长子完颜宗干的次子,典型的龙子龙孙。这位龙子龙孙的志向非小,他曾经在替人扇面题诗时写道:“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那么他的“清风”又是什么呢?他后来在《题临安湖山画壁》诗中这样抒发自己的志向:“万里车书何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富饶的江南地区,怎能容忍有别的政权存在?完颜亮的志向,便是要一统南北,彻底灭亡南宋汉人政权。完颜亮的“志向”,与赵构的“理想”,出现了尖锐的冲突。
完颜亮执政后的第一项措施,便是仿照汴京城的宫殿模式营建金中都(今北京),把大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向南方迁移。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三月,金新都筑就,完颜亮宣布正式迁都中都。随着金国政治中心的南移,南宋将面对更大的压力。
绍兴二十九年(金正隆四年,1159年),完颜亮又下令营建南京(即宋旧都汴京)的宫室,同时把驻中都的二猛安南调南京,其败盟南侵的意图已十分明显了。
绍兴三十年(金正隆五年,1160年),完颜亮下令在通州造船,准备渡江舟舰,同时下诏:“诏谕宰臣以伐宋事。调诸路猛安谋克军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者,皆籍之,虽亲老丁多亦不许留侍。”这等于下了全国总动员令,国家实行战时体制。
同年九月,金兵大举南下。完颜亮率领号称的60万大军滚滚向南,兵分4路,从东起海上、西到陕西的千里正面战场上全面推进,水陆并举,扬言多则百日、少则一月必灭赵宋。临安城内人心惶惶,朝廷内部一片哗然。宋高宗赵构降敕诏告中原军民,诏谕金人背盟。发完了这通公告以后,若不是丞相陈康伯的坚决阻拦,他又准备逃往海上避难去了。
陈康伯的内阁迅速作出应对,任命吴璘为四川宣抚使,负责川陕防务;命令当年韩世忠的爱将成闵率军3万往武昌,防守长江中游;由老将刘锜镇守淮西,大帅王权镇守淮东;李宝主动请缨,率领一支只有战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舰队沿海北上迎击金军海路攻势。
十月,金军主力渡过淮河,攻破庐州(合肥),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淮西主帅刘锜率军与金人激战,宋军大败,死伤十之七八;淮东守将王权不战而溃,自历阳(今安徽和县)遁逃,于是淮南尽失。完颜亮亲率大军,于十一月兵临采石矶的长江北岸。
朝廷紧急罢免王权,让李显忠接替其职务,并命虞允文为参军赴采石前线监督军权交接并劳军。当虞允文赶到采石,李显忠尚未抵达,一介书生虞允文毅然担当起统帅职责,率领王权留下的哀兵奋力抵抗,结果在长江上大获全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采石矶大捷”。
采石矶的大败,使金廷内部矛盾迅速激化。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1161年)秋十月七日,完颜谋衍与完颜福寿在中都发动政变,拥立完颜雍做皇帝,是为金世宗。金世宗下诏废黜完颜亮,改元大定。
完颜亮得知政变消息,企图孤注一掷,移师淮东,进驻江北瓜州渡,准备一举渡江攻破赵宋淮东防线,直取临安。然而,金军内部早已士气瓦解,以耶律元宜为首的部分将领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拂晓发动政变,完颜亮被刺死于军中。十二月,金人全军渡淮北去。
金军虽然渡淮河北去,但宋金之间因为双方交战而形成的实际控制区域已发生了一些改变,如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商州等《绍兴和约》中属于金国的州县已被宋军收复,由于战事,赵宋每年纳贡的银绢等“岁贡”也告终止。
在北方,金国大定二年(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金世宗完颜雍已经掌握了政权并成功扫清了完颜亮的反对势力。金世宗新立时,金国内部一度陷入动荡之中。完颜亮的残余势力仍在顽抗,更要命的是山东、河北各地豪杰纷纷举起义旗,而契丹贵族们企图趁乱复国也纷纷叛乱。在这种乱局下,金世宗试图与宋讲和,恢复完颜亮败盟前宋、金的《绍兴和约》及“和约”约定的各项条件。但此时已非彼时,刚刚即位的宋孝宗锐意复兴,朝中大臣经张浚调整后以主战派占据上风,所以金国所提出的条件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南宋方面的拒绝。
既然政治上行不通,那就只能以兵事相威逼。在这里,金国真实地践行着冯·克劳塞维茨有关“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的战争理论,派遣仆散忠义为都元帅坐镇开封,统一指挥黄河以南各路金军;派遣副都元帅纥石烈志宁直接率兵南下,对南宋采取攻势,以求通过军事手段达到目的。
面对金国咄咄逼人的军事威逼,已经被重新起用的老臣张浚迎面而上,在建康(今南京)开设都督府,布防江淮,节制诸军,与金军兵锋相对。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隆兴北伐,就在这样的形势下紧锣密鼓地开场了。


1 汤因比《历史研究》第三部“文明的成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7月版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3 《宋史·高宗纪六》卷29:绍兴八年,“是岁,始定都于杭。”
4赵鼎《建炎笔录》卷3:早在绍兴七年闰十月,高宗与赵鼎议回跸临安:“一日,奏禀来春去留之计,请陛下更留圣虑,将来回跸之后,中外便谓朝廷无复恢复之意。上曰:'张浚措置三年,穷竭民力,殚耗国用,何尝得尺寸之地?而坏却许多事功,此等议论不足恤也。’”至此,赵构的国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5周密《齐东野语》卷2《淮西之变》引《退朝录》:“绍兴二十年,浚复上疏论边事。高宗为汤丞相云:'张浚用兵,不独朕知之,天下皆知之。如富平之败,淮西之师,其效可见矣。今复论兵,极为生事。’于是复有永州之命。”案:此时汤思退只是秘书省正字,从八品到正八品官员,所谓丞相者,系后来追记。一个八品小官员,能否与皇帝坐而论道,颇值怀疑。由此可见笔记类作品,不乏道听途说之嫌。
6《金史·海陵本纪》卷5
7《宋史·李显忠传》卷367:“时金主褒新立,山东、河北豪杰蜂起,耶律诸种兵数十万据数郡之地,太行山忠义耿京、王世隆辈皆欲击地还于朝。金惧,亟请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