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当父母的人,最不敢聊的秘密

 昵称VXyCk 2022-01-25
文章图片1

作者|天雅

责编|陈沉沉

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这样一句话:

“我希望你好。”

我相信这句话是真心的。

为了让孩子好,父母确实做了不少努力。

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

在“我希望你好”的背后,通常还存在一个隐形竞争——

我希望你好,但不希望你比我好。

我这样说,也许很多父母都不同意,甚至还会抗拒。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真切存在的。

文章图片2

先分享2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

男孩A成长于一个“女强男弱”的家庭。

在A的印象里,父亲性格软弱,从不轻易得罪任何人。

平时他在学校受到欺负,父亲虽会心疼他,并安慰他,但从不会站出来保护他。

有一回,他实在气不过,跟欺负他的同学打了起来。

使出九牛二虎的蛮劲,他终于打赢了。

他满心欢喜地跑回家里,分享自己“英勇斗敌”的故事。

没想到,一向软弱无力的父亲,突然站起来,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从那以后,父亲对他的关怀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常常莫名其妙的训斥。

案例二:

女孩C有一个非常爱美的母亲。

从小到大,母亲最常做的事情就是:

给女儿买各种衣服,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她出去拍照。

大学期间,C独自外出旅行。

在旅途中,她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摆着最优美的姿势,拍了很多照片。

回到家里,亲戚朋友纷纷对着照片围观赞叹。

但她的母亲却一反常态,远远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从那以后,母亲开始在“美”这件事上,有意无意地贬低她——

一会儿说女儿挑衣服的眼光差,一会儿说女儿的身形五官不如自己精致……

文章图片3

以上就是典型的:

我希望你好——

男孩A在外受到欺负时,父亲会心疼他、安慰他;

女孩C年幼时,母亲会给她买漂亮衣服,并带着她一起“变美”……

但不希望你比我好——

A打架赢了,比父亲更有力量了,结果却被父亲扇了一巴掌;

C拍了照片,比母亲更“美”了,结果却被母亲各种贬低……

换而言之,

父母与孩子,除了爱与联结以外,还存在另一个隐秘的关系:

竞争。

文章图片4

谈到父母与孩子的竞争,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俄狄浦斯冲突。

俄狄浦斯王,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个悲剧人物。

他刚出生的时候,因为一个“杀父娶母”的预言,被父亲遗弃到荒野。

长大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后来真相大白的时候,他百感交集,并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作为惩罚。

当然,在心理学领域,它不是指真杀真娶,而是一个隐喻——

象征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竞争。

文章图片5

我们拿男孩子来举例。

相信不少男孩子,小时候都曾幻想过要完全“占有”妈妈——

偎依在妈妈怀里,不让妈妈做其它事情,也不许别人靠近妈妈。

但却始终面临一个阻碍:

因为妈妈的旁边,还有一个更强大的男人在那里“虎视眈眈”,也就是爸爸。

这个时候,男孩对父亲的敌意就产生了。

男孩长大的过程,既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妈妈,能够主动从孩子身边分离。

也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爸爸,能够承接住孩子的敌意,并予以接纳、涵容。

只有这样,男孩最终才有可能走出俄狄浦斯冲突——放下对母亲的占有,放下对父亲的敌意。

但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有父母能够同时做到这2点。

更常见的是,

很多女性在做了妈妈后,就把所有注意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冷落老公。

很多男性在做了爸爸后,就以权威自居,容不得孩子“在太岁头上动土”。

就像案例一的场景:

儿子打架打赢了,一向软弱的父亲,却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追溯到俄狄浦斯冲突,它的隐喻就是——

父亲感受到了儿子力量的威胁,所以他需要通过这一巴掌来证明:

我比你强。

这一切,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男孩与父亲之间的矛盾。

同样的,女孩子与母亲,也是如此。

虽然在中国,大多数女孩子与父亲并不亲近。

但母亲与女儿之间的俄狄浦斯冲突,依然是存在的。

有时候,它会像案例二那样,母亲对女儿直接的贬低。

更多时候,它会以一种“母女共生”的形式存在。

即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儿,女儿也全然依赖着母亲。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极致的爱”。

但实际上,它也是俄狄浦斯冲突的经典呈现。

因为面对一个无所不能的母亲,女儿的成长会无形中被压制。

“反正妈妈什么事都能搞定,不需要我来操心。”

也就是说,女儿一开始就认同了母亲,还没战斗就认输了。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那么,俄狄浦斯冲突,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什么影响呢?

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的结局,可以略窥一二。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战胜了父亲,并娶了母亲。

但真相大白的时候,他却将自己的眼珠子挖了出来,作为自我惩罚。

在这里,我再强调一遍,它不是指真杀真娶,而是一个隐喻——

象征着孩子对超越父母的恐惧。

在恐惧的驱使下,孩子通常会选择“自我阉割”,进行自我惩罚。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

成功恐惧。

回到案例一男孩A的故事。

男孩到了30岁,成为男人之后,他遇到了很大的生活困境——

连续换了好10几份工作,没有一次能坚持半年以上。

问及理由,似乎都是同一个:

在工作中,他非常讨厌自己的领导,常常跟对方唱反调。

将领导惹恼火后,他又担心被领导报复,就主动离职了。

在咨询室里,他讲述最多的,就是父亲当年扇他的那一巴掌。

似乎那是他记忆里,关于父亲唯一的画面。

这就是经典的成功恐惧。

领导,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他的“父亲”。

他讨厌父亲,所以他也讨厌领导,忤逆领导。

但在他的经验里,当超越了父亲,是会受到惩罚的。

也因此,在跟领导的斗争中,他一次次败下阵来,选择离职。

从某种意义来讲,让自己沦为失败者,是他在俄狄浦斯冲突下的一种生存智慧。

因为失败了,就不会被领导(父亲)惩罚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个在与父亲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的男孩,长大以后,多半也会不断重复“失败者”的命运。

在成功恐惧下,除了选择失败,孩子可能还会:

拒绝美好。

回到案例二中女孩C的故事。

随着母亲长年累月对她贬低,慢慢地,她便放弃了对“美”的追求。

衣服穿得很随便,出门也不打扮了。

连续2、3年下来,她身边的异性缘也差了很多。

从中不难看出,“变丑”,是女孩对母亲的忠诚。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就是当我们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或者换了一个漂亮的新发型以后,

那一瞬间会有那么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

这就是俄狄浦斯冲突冒到意识层面,且被我们觉察到之后的本能反应。

总的来说,一个没有走出俄狄浦斯冲突的孩子,是不敢让自己变好的。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化解俄狄浦斯冲突呢?

最理想的状态是:

给孩子授权,允许超越。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小偷家族》里的柴田治。

柴田治又穷又无能,经常带着11岁的养子祥太去偷东西。

由于两人并无血缘关系,所以祥太一直不愿开口叫爸爸。

随着慢慢长大,祥太心中的道德良知逐渐觉醒,不想像父亲一样继续「以偷为生」。

于是,一场面向父亲的「超越」,悄悄发生了。

文章图片10

他故意失足被警察抓住,并在警察的审问下,供出了一家人的种种罪行。

养母顶罪入狱,整个家庭开始土崩瓦解,而祥太自己也被送进了孤儿院。

对一个孩子来说,要克服恐惧超越父亲,其实是非常难的。

那么,祥太是哪里来的力量与勇气呢?

在影片的最后,我找到了答案。

有一天,祥太去看望柴田治。

在离别的车站,祥太鼓起勇气向养父柴田治坦诚了自己当初故意让警察抓获的真相。

柴田治平静地听完,然后拍了拍祥太的肩膀,简单地回应了一句:

“原来是这样啊”。

全程既没有训斥,也没有责备。

离别之际,祥太透过车窗看着底下的柴田治,默默地叫了一声:

“爸爸。”

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授权,也是祥太超越父亲力量的来源。

在这份授权里,祥太能感受到父亲会允许他去自由探索、成长,同时也会支持他成为任何人。

由此,他才可以真正心无旁骛地超越父亲,独立走向自己想要的方向,追逐属于自己的人生。

文章图片11

然而,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

也因此,我更推荐曾奇峰在诠释温尼科特理论时所说的:

做60分的父母。

用60分表达对孩子的支持与爱,剩下的40分,用来表达或觉察恨。

当然,这份40分的恨,不一定是指攻击、伤害孩子。

而是指,你不用那么完美,那么强大,你可以是脆弱的,愤怒的,甚至是无能的。

允许自己去表露「缺陷」,也允许孩子去看到你的「缺陷」。

让孩子感受到:

原来父母是有局限的,有些东西只能靠我自己;

甚至有些时候,父母也需要我来守护。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开始明白,这个爱是可以相互分享的。

这就是孩子对俄狄浦斯的超越,也是父母与孩子从竞争走向和谐的必经之路。

写在最后:

也许很多人看到这里,依然觉得俄狄浦斯冲突很恐怖,很难以接受。

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它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只是很多时候,它停留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不被觉察。

但我们可能通过一些自我的状态来了解:我是不是有俄狄浦斯冲突?

比如:

我是不是赚够了我需要的钱?

我是不是取得了我想要的成就?

我是不是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是不是实现了我小时候的梦想……

如果以上这些你都达到了,那就说明你的俄狄浦斯冲突已经减低到最低水平了。

但如果,以上这些你一个都没有实现,那么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层面的纠结,都表示:

在潜意识层面,一定有一些「不敢让自己成功」的因素在牵制着你。

在理解了俄狄浦斯冲突背后的成功恐惧以后,或许你也可以选择:

做一个60分的孩子。

用60分表达对权威(父母、领导、社会期待等)的支持与认同;

剩下的40分,用来表达或觉察恨。

当然,这40分的恨,不一定是指直接攻击、伤害他们;

而是指,你不用事事迎合权威的期待,你可以是叛逆的、反抗的、愤怒的,你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混蛋。

与权威共存,但拒绝被它牵制,从中一点点活成你想要成为的样子。

注:部分理论观点来源《听曾奇峰讲俄狄浦斯 | 大咖心理公开课》

文章图片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