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T扫描时,如何做好患者防护?

 所来所去 2022-01-25

关于辐射这一块,是患者以及操作者,还有医疗设备公司都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患者方面,很多时候因为辐射问题,导致患者放弃该项目的检查,但有时候,因为病情需要注意确实需要做放射性检查的时候,还得必须做,这时候疾病带来的风险远远高于辐射方面,其次要说你一点,单次的辐射检查如CT和DR都在规定的范围内,所以让患者一定要清楚不必过度恐慌;对于某些病情必须要做放射性检查的时候,这时候患者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辐射防护方面了,所以根据实际工作,这篇文章简单介绍在CT扫描时,我们该如何正确给患者进行防护。

敏感器官

人体各部位对于辐射的敏感程度不同,往往处于正常分裂状态的细胞比较敏感,而正常不分裂的细胞比较不敏感,敏感性高的组织容易受到生物效应的影响,敏感性低的组织或者器官不容易受到生物效应的影响,根据敏感程度将器官或者组织分为如下4类:

一、高敏感组织

淋巴组织;

胸腺(胸腺细胞);

骨髓组织(幼稚的红、粒和巨核细胞);

胃肠上皮,尤其是小肠隐窝上皮细胞;

性腺(精原细胞、卵细胞);

胚胎组织等。

二、中度敏感组织

感觉器官(角膜、晶状体、结膜);

内皮细胞(主要是血管、血窦和淋巴管内皮细胞);

皮肤上皮(包括毛囊上皮细胞);

唾液腺;

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

三、轻度敏感组织

中枢神经系统;

内分泌(性腺除外);

心脏。

四、不敏感组织

肌肉组织;

软骨和骨组织;

结缔组织。

相关防护用品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我们都知道下图普放也就是DR的射线是单向的,也就是说从同一个方向射向人体,当我们防护的时候,也只需要在同一个方向防护即可,但是CT不一样,下面用这一幅图来看看CT的射线是如何运动病射向人体的:

文章图片4

根据下图,现在CT大部分都是螺旋扫描(容积扫描),也就是说扫描过程中,CT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不间断发射出射线,穿过人体,然后带有衰减信息的射线,被探测器所接受,所以在防护的时候,根据射线来自不同方向,所以要在人体周围360°对射线进行防护,而不是像普放那样,只防护一个方向,对于CT而言,做单向防护仅可能阻挡一小部分射线,不论是12点钟方向防护还是6点钟方向防护。

文章图片5

CT正确的防护方式

CT错误防护措施(也是目前很多科室的防护方式)

文章图片6

图1 CT正确防护措施(包裹式防护)

文章图片7

图2 CT正确防护措施(包裹式防护)

文章图片8

图3 防护用品备用中

文章图片9

图4 防护用品备用中

文章图片10

总结

正确的防护以及尽最大化为患者多器官防护是患者所需求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比如最常见的每天需要检查的患者过多导致操作者对患者防护的意识越来越浅淡,很多时候随便盖个防护品做做样子,长期以来,最后导致操作者防护不规范甚至不给患者做任何防护,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包裹式的这种防护不太浪费时间,操作简便,患者躺床上,两边卷上去盖住就可以,但是唯一点,这样长期使铅衣处于皱褶的状态,容易损坏铅衣,其实这东西本来就是一个逐渐消耗磨损的过程,不能经常性挂架子上不发挥作用;部分操作者经常性不对患者做任何防护其实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