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瑞的山水画创作融合了南北二宗的风格特征

 泊木沐 2022-01-25

山水画以及中国画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学问的一部分,可称为中国画画学,同于中国传统诗学、经学、医学、礼学、武学,书学等。它们统统源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思想追求、认识方法。

——龙瑞

龙瑞的创作感言

四川是一个地震多发的省份,汶川又是一个坐落于地震带上的地区,地震频发。不仅如此,汶川还是一个欠发达、不富裕的地方,自古以来,汶川人民不仅要与自然灾害斗争,也要与饥饿斗争。

2008年,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人民财产损失惨重,致使本不富裕的汶川又雪上加霜,生活陷入贫困。令人欣喜的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各地区的无私支援下,汶川得到了全面重建,脱贫致富工程也得到全面落实与发展,汶川成为了新农村建设和脱贫致富的典型,乡镇面貌为之一新。

我曾多次去过汶川,在那里写生采风,深入生活,《青山绿水新家园》就是我对新农村脱贫致富的感情抒发。该作品着重刻画在汶川特定环境中幸福家园所呈现的新变化、新气象,讴歌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

如果从“南北宗”论的角度来看,龙瑞的山水画创作显然融合了南北二宗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凝聚着北宗山水中浓茂紧密的华美风貌,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南宗山水中含蓄诗意的笔质韵味,一些作品还兼具“米氏云山”的旨趣和清初“四王”山水画的章法。

当然,对龙瑞笔墨结构影响最大的还是黄宾虹,只是相比之下,龙瑞的笔质更为谨细和严整。而从整体面貌上看,龙瑞的艺术风格仍然是以大山大水作为主体格局,而且北方地域特有之美也在他的笔端,与山间小径、小桥人家等物象形成了一种相互辉映,包括他在色彩运用上将青绿浅绛山水的色彩技法与水墨山水画相结合,以此来表现山林、树石在阴阳光色变化之中的自然之美,从而展现出一种极为微妙的气象造化。

在整体气势上,龙瑞的山水绘画往往呈现着一种由高远和阔远所建构的俯瞰视角,这不仅区别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观察方式,而且体现了当代中国文人在现代交通媒介之下的山水观和宇宙观。

——于洋

作品欣赏

龙瑞

1946年生于四川成都。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院委,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