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刊推荐丨危!吃货诱捕器出没!

 大遗产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新年将至

说起备年货和送礼物

自然少不了各种精致点心

这不,立刻安排上点心大赏

虽然吃不到

但是也可以看饱呀~

注意:吃货慎入!深夜勿看!

末尾有小彩蛋哦~

本期目录

点心之名

点心只是各种吃食的统称,命名方式可谓千奇百怪,内涵丰富。但最初,点心的产生可是颇具 “仪式感”。

原始点心长什么样?

虽然“点心”这个词是唐宋时期才出现的,但点心这类食品,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祭祀典礼中。

图为汉代西王母画像石拓片,侍者举着一串类似糕点的供品,献给西王母。供品和礼品,是点心类食品出现的最初场合。

(供图/北京于小菓点心模具博物馆)

这些由加工谷物,制成的小型块状食品,正是最原始的点心,那么这些点心难道真的是给所谓的神仙食用的吗?

点心的享用者

无论是天子祭祀还是民间招魂,原始点心的“第一顺位”享用者,都不是现实中人。但当祭礼结束后,这些祭品,又将被祭祀者分享食用,即为“分胙”

梁红玉的心意

“点心”这个名字从何而来?每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总会听到同一个故事:

南宋初年,金军大举南侵,战事紧急。长达一个多月的苦守和鏖战,令宋军将士身心无比疲惫。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也想尽各种办法来犒劳士兵。

梁红玉亲自下厨,蒸制米糕等食物,送到军营中。米糕虽小,却饱含着韩世忠、梁红玉夫妇爱惜士兵的心意,更激发了南宋将士保家卫国的情怀。

于是,梁红玉便以“点点心意”,为米糕命名,“点心”也由此诞生。

西安博物院藏唐代三彩捧盘女立俑

摄影/我是绿石

“雪糕”古与今

记述南宋临安风情的《梦粱录》如此写道:“有卖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者,以赶早市。”

难道宋代就已经有了”雪糕”这种冰点吗?宋人的雪糕,实为糯米糕。南宋《夷坚志》里,还记载有“油酥雪糕”这种点心。

点心里的“名人效应”

大家是否疑惑过,老婆饼里面其实也没“老婆”,为何又叫老婆饼呢?

据说,元末农民起义时,朱元璋统领的起义军粮草短缺,夫人马氏(即后来的马皇后)把小麦、冬瓜等混合在一起,磨成粉,制成一种饼,携带起来十分方便,成了行军途中必不可少的解饥“干粮”。

“老婆饼”里的“老婆”,竟是明朝开国皇帝的老婆。自然就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争相购买。

点心之味

嗜甜的孔方兄

1927 年,鲁迅由厦门前往广州,赴中山大学任教。孔祥熙送给鲁迅一盒自己家乡的特产太谷饼,味道颇佳。

太谷饼因山西晋中太谷县而得名,那里在明清民国时期,商贾云集,太谷饼就是商人味蕾疲惫后的治愈性甜点。

包子和肉饼

在今天的豫东、鲁西南地区,流行着一种名为水煎包的点心。但它形状扁圆,更像是一种肉馅饼。

这种名为包子实为肉饼点心的食物,正是馒头诞生后,反向影响中国“胡饼”的一种产物。

咸点心里有什么?

多数人对点心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甜味的。但相比之下,咸点心包容性超强,馅料相比甜点心丰富得多。

平日里吃的食材和菜肴,几乎都可以稍加改造,做成点心馅,甚至连猪大肠也有了一席之地。

点心的味道自然不止咸甜两种,不论是带点微辣的金华酥饼,还是苦中回甘的龟苓膏,都是点心丰富口感的代表。

点心之器

点心模具

丰富多样的点心造型从何而来?这其中少不了模具的功劳。对于点心模具来说,伟大的唐朝的确是一个关键节点。

当时的点心日益商品化,出于性质统一的需要,统一大小、形状、花纹和重量的印模工艺开始在点心上大行其道。

根据唐代模具复制出来的点心

点心“蒸”好吃

说到蒸,在中国人的美食记忆里,少不了冒着滚滚热气的竹蒸笼。蒸法在我国起源甚早。

先秦时,祭品多是蒸出来的。当蒸汽升腾,布满整个祭祀场所,“仪式感”也就有了。

江南地区常用的竹制蒸笼和糕团点心

摄影/吴学文

点心之道

点心的“面子”

包装是点心的门面,它的好坏折射着点心的级别,也是文化的载体。

张柏联在《老北京旗人的点心盒子》一文中,描述了他家收藏的一只点心盒子。这个盒子是同治年间制造,用来装“京八件”点心,故名“八件盒子”

那时,讲究的人家,点心一定要买回来放在盒子里面,到家后取出来才能吃。小小一只点心盒,承载的是规矩和族训。

传教士带来了西洋饼

西式糕点顾名思义,是由国外引入的糕点。欧洲是西点的主要发源地。

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在来华传教的过程中,将面包生产技术传入了我国沿海的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大概是西点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

供图/和平菓局

“羊羹”里为何没有“羊”?

酸味的点心吗?

包子与馒头,谁先谁后?

拿破仑蛋糕从何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