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印象

 我願追随風趙 2022-01-25
2016.6.7-2016.6.8

     

写在前面:如果讲上一篇文章,我是在断网前几分钟发表的,题记里还错了个字,变改的变字写成了边改,这是没得改的,没办法,哈哈。那么这篇文章我是写了不下十段,然后又都删掉了,写了10000字,然后又删了10000字,我不知道怎么写,那不如不写,但我又很想写,很矛盾。虽然我的高考已经过去两年,但要把我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去看高考,那是不可能的,只要经历过高考,就不可能再将自己置身局外,无论过了多少年,一到了这两天,或多或少也会记起自己高考那年的情境,然后去看看今年的作文题目,比自己那年简单或者更难,笑一笑,发现自己又老了一年。。。

   
对于高考
我从小就听讲过
小时候还幻想自己
能不能以后当高考状元
不过在高中之前
由于离我比较远
我都是没有什么印象
直到上了高中
才感觉得到高考的真切性
不过直到高一高二时
我还是对高考制度嗤之以鼻的
那时我信奉读书无用论
而且梦想成为一个音乐人
看到师兄师姐天天在课室外边背书
还有举行百日誓师大会
我觉得他们好像都麻木了
是不是被高考磨掉了灵魂啊
怎么好像已经没有自己的思想了
好傻啊

直到我自己踏入了高三
才清楚高考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直到高三上学期结束
我一直都没把高考当回事
从八月暑假补课开始
中午和傍晚放学
我同虹天天逛白沙永盛市场去觅食
又去走遍了白沙江咀一带的村落
甚至还去了圭峰山玩
比平常的暑假玩得更开心

     这间达记云吞我们高三暑假几乎天天都偷走出来吃,哈哈,虽然不便宜也不好吃,但至少比饭堂的味道好一些。

第发里的豪宅,就在培英图书馆高墙外边的街上。

培英女生宿舍楼下的地母庙。

培英外边的村子第发里。


到了九月十月
学校正式开学
我们不能出去觅食了
就去阅览室继续看小说看报纸
那时自己成绩差到基本上没得救了
两个人就商量着要不要去高职班
直接考大专算了
后来想来想去
都是不敢作出选择
不是因为大专有什么不好
只是因为自己不敢去选择
一条非主流的路
每个人都选择去高考
如果我不考会不会很吃亏?
就是这种想法当时

后来我同一个去了高职班的同学聊过
她不算很费力就去到了
省内数一数二的大专
而他们高三的日常生活
就是在玩玩玩
白天开班级演唱会
晚上打麻将抢红包
玩cosplay
提前过上了大学生活
甚至是老年生活
如果讲高三给人的印象都是紧张的
那么这里就是例外

那么老师不理的吗
这里别说老师
就是级长或者更高层领导都不会理
为什么
首先他们的组成成分很复杂
有些是从其他职校转学来的学生
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就是想管也管不了
另外他们也不考高考
没必要费这个心思
高职班就可能大家都不知晓
但在我们学校
他们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名称
“高三(23)班”
我记得这个班每到升旗仪式
总是会被批评集合慢又讲话
现在还叫不叫23班我就不清楚了

老实讲这样的高三
也挺好的很轻松
因为有些时候有些人
即使选择了高考
也未必能考到这样好的大专
理想是美好的
现实是残酷的
人的能力其实是千差万别的
有时
选择比努力重要

你问我后不后悔没有去高职班
因为我高考的成绩
也和高职班能去到最好的大专差不多而已
我会讲
我一点也不后悔
因为我始终认为
如果你的高三
没有为一个目标奋力拼搏过
而只是活在安逸中
那么你的中学时代是不完美的

这张图不是我的,是我们班同学制作的一段视频里面的截图,非常精美的视频,不过暂时传不上来。


既然决定了不去高职班
我就开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了
我的目标也不高
就是五邑大学
我每一天都挣扎在题山卷海中
没有拼命去学习
但拼搏是真的有
看着那些数学题
我做了又做
错了又错
再做再错
错了再做
。。。。。。
真的用一句歌词来形容
就是
“曾垂头万次,仍抬头又试,再战再创这生意义”
这句歌词从初中陪伴到我今日
可谓心声中的心声
所以虽然痛苦但也充满激情

    上图是很花很不清晰的,这是我一张数学试卷,大家可能觉得颜色很不协调,因为红色修改的笔迹比我原本会做的题目黑色笔迹多很多倍。我对数学是向来无爱的,但我在高三这年真的为他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所以即使最后也没有结果,我仍然是觉得自己很厉害,这么恶心的东西当时怎么可以看得下去呢。。。我后来也很喜欢两段歌词“明明话过爱你不要还,无悔开过花,再回家,可以吗?”“谁稀罕那种瓜得瓜,至少开花,一瞬美丽如画!”

那时我是被安排坐在课室最后边
(我一直觉得班主任是针对我
关于我的班主任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一个被遗忘的人
我们的课室在一楼
四面都是开门通风的
外边是草地
而且很烂很旧
身后的墙上全是青苔和蜘蛛网
让你连转身的欲望的都没有
墙角还长了几棵草
也有蚂蚁和其他小生物
夏天没风

冬天漏风
我当时坐在后门旁边
那时是秋末冬初
依然是很热
风扇也吹不到
开了门除了风景不错之外
一点风都没有
其实从那个座位看我们的教室
就像处在一片绿色包围的花园中间一样
真有一种很幽静很大自然的感觉
怪不得高三楼这么烂都还在用
而且年年都是高三专用
这里跟风水玄学应该还是有关系的

到了12月
我开始关门了
为什么是我关门
因为我的桌子就抵在门上
无论开门关门都要我同意
你们想像一下
一扇门边抵着是一张桌子
桌子上堆着一摞50厘米高的书
桌子下面还有几十斤重的箱子
要开门或者关门得费多大劲
我们那时调位都是一项大工程

这些书也不是我的,我们班同学的书,哈哈,我的书哪有这么整齐。


就是搬书累
尤其是那时高二结束
从培英楼搬到江海楼
拿着差不多每人100斤重的书
还有桌子椅子
从二楼抬下一楼
真是累
也不知道是不是风水真的很好
不然怎么费这么大周章还要搬教室呢

这是我高中的书和试卷,一百斤肯定有。。。我很后悔没有留下一张数学试卷一本数学作业本,唉。。。


说回高三的教室
我座位后那扇门也是坏的
门栓与墙边有一个洞
后来到了12月
寒风那个吹啊
冷得我真是再困都睡不着
后来我冷得受不了
就用报纸堵住了这个风口
不过其实作用不大
因为寒风还是会从门缝中涌进来
我就在这么一个座位上

看见右上方的黑色墙了吗,就是我的座位,很脏的,高三时我们的座位不是这样的,所以应该很难想象我的座位以前有多宽,哈哈。


呆了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
很热的与最冷的天气我都遭遇了
有时无聊我也会在门上写字
写上几句歌词
想在这一间学校留下自己的痕迹
墙上也有很多留言
是往届师兄师姐写的
三年很短暂的
除了回忆
你什么也带不走
别说脚印
你其实什么也留不下

我书桌上一幅画,我以前每个星期都会在书桌写几句话,或者画一点东西,有时是鼓励自己,有时就是无聊之作。


可能这间教室本来就风水比较好
真的挺神奇的
我们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呆在这一年
他们据说全班考上了本A
是整个学校的空前壮举
我看着这么一间破破烂烂的教室
真的不太相信奇迹会再次出现

我写一句话
一边写一边想
以后会不会有下一届人看见
我就写了一句歌词
“秋风秋雨地度日
是青春少年时
逼不得已的话别
没说再见”
用以纪念我的高中三年
我是用黑色水笔写的
我一直等到他干了
我到毕业再去看他好像还在的
后来就不知道了

直到我调离了那个座位
我才觉得那个座位真的很好
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密空间
一摞50厘米高的书
还有前面很多摞50厘米高的书
能把你与课堂完全隔绝开来
觉得老师讲课没意思
那就自己做题目咯
反正老师也看不见
就是看见了一般老师也懒得理你
这时都是靠自觉了
你不愿意学没人会理你
我说了是一般老师
我高三遇见的很多老师都很不一般

我那时真的觉得有些科目
某些繁杂的课时很浪费时间
例如政治英语
丝毫没必要上课
不如天天自己复习好
还不如让我们自己复习
直到现在我都这样觉得

我的政治框架图,我自己原创的,绝无分店,哈哈哈。

还有与旁边行列同学的距离有两三米远
在那个拥挤的课室
这几乎是最宽敞的座位
就好像把自己隔绝在一个独立王国
我很享受自主学习的感觉
因为某些科目老师的计划真的很烦
我不愿意跟着他们走
但学校又没有给予足够时间
让我们自主复习
尤其是寒假我自己没有复习
以至于我完成不了自己的计划
又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计划
这是我总结出来
我高考失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经过江门模拟考
高三第一学期来到尾声
那次考试我的成绩不错
基本上能考到五邑大学
然后高一高二放假了
我的不羁性格又出来作祟
他们放假了我们怎么不放假
不管了
那我自己先放假吧

我就自己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
干嘛
写小说
写了一小部家乡小说
里面的内容不值一提哈哈
但那大约十几天我都在干这件事
真的觉得自己胜利在望了
  其实后来我也挺后悔的
那段时间多宝贵啊

过了寒假回来
我一边赶着几乎没有做过的寒假作业
一边看着别人写得密密麻麻的试卷
我很后悔寒假没有复习
真的特别特别后悔
因为后来我发现
一个寒假落下的
根本就补不回来了
后来我经过很多次尝试
效果都不好
最后形成了积重难返的情况
每次模拟考成绩都很稳定
在班里中后水平
再也回不去前列了
最终导致了高考的败局
虽说是全国卷怎么怎么难
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自己平时的积累

我那次侥幸的成功
其实掩盖了背后很多忽略的了细节
我自己没有发现
没有利用寒假去补上
而这些细节可能是我薄弱的基础知识
本来基础就不好
寒假又没有补上
那时我就已经遇见了我的败局

三月份
看了师兄师姐百日誓师了两年
终于轮到自己了
而不同于想象中的麻木
我这一天超级兴奋
我们全部人都兴奋
和老师同学击掌
专门挑自己喜欢的老师去握手
挑讨厌的老师去击掌
大力地打
共同拼搏了一年的老师
这时也像亲人一样可爱
他们会收起平日的严肃神情
露出真心一笑
给予我们最真诚的鼓舞

原来为了目标而拼搏
的日子是这么地美好
高一高二是不觉得
是因为自己没有目标
当你真的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过
无论结果如何
你都会发现那时的自己
真的是闪闪发光的
那不是没有灵魂的麻木
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不上高三是不会明白的
上高职班也不会明白的

这是我们班同学的照片,哈哈哈哈哈。


过了誓师大会

我们迎来了考试潮

适应性考试

广州一模

江门一模

广州二模

等等一大堆考试

这张图也是同学制作的。这碗饭是我的。


我似乎也习惯了没有放假的周末

以前会很不爽看见高一高二的学生放学

现在我会坐在教室外边

拿着英语单词书在背

在想着怎么“弯道超车”

用最短的时间补上自己的短板

累了就看看旁边的木棉树

看见他们也没有不爽

感觉我成为了“培英守望者”

复习的步伐令自己的心境变了

静静地一步一步来

沉住气

别慌

就不再愤怒了

正是

"任尔放学放假,我自独坐窗前,悠然数木棉"

不是让高考考掉了灵魂

是让高考磨练了意志

我们每天看着黑板上逐渐减少的日期

每天就复习拼搏

但在我们班

拼命这个词汇几乎没有出现过

首先我们班不是重点班

没有那种剑拔弩张的气势

那时旁边两个尖子班

据说是要求早上6点半到班上的

我们班

别说六点半

就是到了七点学校规定的时间

也是有很多人一手拿着早餐

一手拿着书包姗姗来迟

我也是其中一个

哈哈

我们班的班徽,本来还有班旗,不像那些经常分班的尖子生,我在这个班呆了两年半,感觉非常好,大家都很淡定。


那时班主任就站在门口

我们班是四门洞开的

她能站一个门口

我就能从另外三个门口进去

有时也有同学会被班主任抓住

他们的反应比班主任还凶

路上堵车啊你以为挤公交很好玩啊

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培英专车7号。每次周六放学,就会很挤很挤。。。


越到后期

我们班同学分化现象就越来越严重

到了晚修尤其是各大考试前的晚修

就可一看究竟

班上分成三种阵营

一种是认真学习派

这种不必说就是认真复习的同学

比例占也是全班的绝大多数

一种是吹水学霸派

这种同学在考前的晚修就基本上是睡觉

或者到外边吹风聊天

这种人占比也不大

但他们的成绩一般很好

这两张图也不是我的。大家在写横幅宣誓。


还有一种就是逍遥放任派

这些同学人如其名

活得特别逍遥自在

他们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手机不离身
一机在手想玩就玩

(那时我们学校规定教学楼严禁

出现手机,但几乎没人遵守)
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他们心态很好

作业有兴趣就做一题两题

没兴趣就算了
对于高考一笑置之

根本没当一回事

当然在班上他们是极个别的存在

就算个别也真的很值得一提

这张图也不是我的,因为那时我带的是诺基亚老爷手机,几乎没有照过照片。。。晚修后的高三楼


我记得有次大考前晚
大部人都在复习刷题
少数学霸在吹水睡觉
而有个同学呢

开着手机视频
一边看着手机的折纸视频

还开着声音
一边用手一步一步地跟着折

好像是只兔子

超级认真的

连我走到她旁边都没发觉
那时我看到笑到真的肚子痛

你想想一个大家都在复习的课室

出现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

能不喜感吗
那个场景
真的给人一种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别人看不穿的仙风侠气
哈哈哈哈

这张图就是我的啦,不过是高二时拍的。很梦幻


一个晚修

一幅高考众生相

这在其他班几乎是没有的

也就我们班够淡定

这是我拍的高三暑假补课时的图片,那时还在培英楼新楼,课室还是很新。


我高中最后一任同桌

刚好也是这样的一派人物

那时都5月份了吧
我的成绩再没有起色
唉自己基础不好
也没有能力在短期内补足短板
每天就不断机械地做题复习
也比较烦燥苦恼

而我的同桌
她每天上课要么玩手机

(她玩手机的技术很高

无论老师们怎么巡逻和突击检查
同桌总是不动如山我行我素

就放着本书后边就是玩手机
从来没有被发现过

或者老师也不想理了)
要么折纸鹤画画

要么干脆睡觉
下课就帮娃娃换衣服
还问我什么颜色的衣服好看

那么晚修她会做作业试卷吗?

不存在的

试卷发下来她就随便放着

要收上去时她就找不到了

老师要检查了怎么办

能怎么办随便找张别人的抄一下

当然她不会抄我的

我跟她的水平也就半斤八两

每次模拟考她的成绩都靠后

班主任怎么说她都没反应

我是挺佩服她的

但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跟她说
你还不复习啊

就要高考了

她的回答石破天惊
高考就高考啊
考不上大学我就读大专

大专也挺好啊
干嘛这么辛苦难为自己
现在都到了这个时候了
再怎么努力又有什么效果

我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想想自己也没有多少进步空间了
是呀这么辛苦干嘛

我也上课和她一起画画了

但是我又不想放弃

就一边挣扎一边放弃

画了几张画又去背一下政治

到了最后也是这样

不甘心放弃

也再没有机会了

培英学霸猫。


对了

我是介于第一种和

第三种阵营中间的人物

既没有学霸的能力

又不敢放飞自我真的不管不顾

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矛盾心态

题外话:高考为什么这么难忘

    相信很多80后90后都经历过高考,并且深有体会,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这种回忆并不昂贵,不像当兵或者是特种职业的经历那么特殊,但由于正值青春,即使不昂贵也弥足珍贵,因为大家都拥有过,所以无论是哪一届同不同学校,一提起就有共同回忆,一谈起就源源不断。每到一年高考,大家就会谈起,想当年我高考那时,如何如何。。。     

    自己真正考的就那么一年,但考前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你都在期待或者担忧,我十几年寒窗苦读,只在一日,我能不能通过高考考上重本大学从此改变命运,一张试卷的好坏有时就能影响你一生的命运。或者不屑与指责,在抱怨这个教育制度的同时又没有勇气冲破他,只能一边抱怨一边接受。   

   考高考的那一年,你难得成为电视荧幕社会舆论的焦点,虽然你未必能有机会上电视,但你会感受到一种全社会对高考的尊重与关注,武警押运试卷,警察封路,的士司机免费接载考生,还有几十万同龄人的互相鼓舞,老师家长的期待,自己对命运的态度与抗争。这种被大家重视的感觉很神圣,也很难忘。      

   除了个别天才与知名人士,还有个别穷凶极恶的狂徒, 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平凡到没有一丝波澜,难得在某年某月某一天,你所在的群体成为社会的主角。以至于在高考后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你都在怀念那一年的几天,怀念逝去的青春与努力的自己,怀念那个命运的转折点。

5月的培英

已经开始燥热

课室的空调在被家长投诉了之后

(家长投诉学校用政府的钱

装了空调又不开给学生享受)

终于开了

那时我们整个班甚至整个年级

都喜欢上了在周六中午点外卖

一到了周六的上午二三节课

大家就在思考中午要点哪家外卖

等到中午放学前十分钟

课室里的手机就会开始响

这个空调真的很凉。


走,出去拿外卖

这句话在当时很流行

一个人两只手提着8.9个饭盒

从学校门口走到教学楼

更像送外卖的

哈哈哈

我那时很喜欢点那个14块的牛肉饭

因为有很多肉

但后来我发现

这些可能不是牛肉

14块钱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牛肉

不过没关系

大家在一起吃

吃什么都香

培英飞花,伴我三载。


我最记得那次我们点了螺蛳粉

课室里已经关了空调

但有余凉

就没有开门窗

我们拿着螺蛳粉

一进去

就被同学轰了出去

因为味道太重

我至今仍然记得

那天中午

我们坐在课室外面

吃着螺蛳粉汗如雨下的情景

。。。。。。

特别难忘

5月末

夏日的夜晚开始有风吹

我们几个就每天晚上去操场

吹风跑步

一边漫谈三年岁月

一边期待未来精彩

那时培英的星空真的很美

因为上面高挂着我们的梦

很快到了6月高考前夕

我们又要进行迁徙

把书搬走布置考场

那天我们带着不舍与兴奋

搬着一摞摞的书

带着一摞摞的回忆

离开了呆了一年的教室

我们呆在这一年,一个下午就搬走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但这里的故事在我的回忆长留。

我看着有人把我写过字的那扇门关上

并且贴上了封条

我朝门里瞄了几眼

再看一眼投映在教室里的斜阳

现在的教室空空如也

所有关于我们的故事

都随着我们的离开而消失

我只是笑了笑

就离开了学校

等待着明天最后的考试

无论结果如何

关于高考这一年

我都会一生铭记

。。。。。。

明天的考试会怎么样

没人知道

但无论如何

衷心祝愿应届学子考取一个好成绩

可能有人会说

怎么故事这样就完了

不是说高考印象吗

都没写高考呢

只有高三的流水账啊

题外话:没错,我在这里省略了大约有3000字吧,原本在写高考那几天的印象,后来实在写不下去,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最后剩下11个字的一句歌词。“若旧梦,不堪追,就别问,那谁”,让他随风去吧。

世人都注重结果

其实在我看来

高考结果怎么样根本不重要

而且现在再提也没什么意义了

高考从什么时候开始

高三开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只有经过一年的积淀

才有机会凝聚成瞬间的爆发

有机会爆发

也可能不爆发

这些都不重要

这一年

我收获了多少

真的很多

我从复习中学会了宁静

从努力中学会了不放弃

收获了一起奋斗的快乐

得到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如此便足够了

题外话:高考,在你人生中的分量有几重?

     答案因人而异,但无可否定的是,只要参加过高考的人,这次考试对他的人生就一定有影响。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几十年间,无数寒门学子通过高考成功从社会底层跻身中高层,但这种测评的公正性和实用性一直被社会质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低学历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开始进一步令社会各界质疑高考的必要性。还有近年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断显露,儿童的学业负担不断增加,无法享有童年天性,更有青少年因学业压力太大而轻生,高考和背后整个应试教育制度一次又一次地被社会拷问。

  不断有人提出要取消高考,但立即有人就抗议,如果取消了高考,那么用什么来代替高考?高考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选拔人才的相对公平的考试,他的存在意义有多重要?真的很重要。

     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是凤毛麟角,那时考上大学可以讲是一世安稳,事业无忧,无论是哪个大山乡村的农民子女,只要考上大学就彻底摆脱底层,可以改变命运了。更多的人考不上大学,但改革开放那十几年,机会可以讲是满街都是,随便开个卖鞋的,制伞的工厂,甚至只是开个杂货铺,都能赚到盘满钵满,只要你敢下海,就一定发财,甚至连公务员都放弃公职下海经商,可想而知那时的商海有多浅。而这时,刚好就是读书无用论兴起的时候。这群人就是先富起来的人,他们有没有带动后富就不知道了,但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到了今天会更富,赚起第一桶金,然后投资金融领域,用钱滚钱,利滚利,现在某些二代就是这群人的子女。

   然后呢,就到了21世纪初,互联网产业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这一群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抓住机会,现在发展成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巨头。大学开始扩招,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于是更高学历的研究生开始收到学生的青睐。还有一群人,因为城市化进程获利,一夜暴富,他们就是城中村原居民,回迁的包租公包租婆,他们也会投资金融,然后更富有。。。。。

    这么一大群人都富起来了,到了2018年的今天,作为另一部分未富裕起来的,又不是某某二代,刚高中毕业的年轻人,你想干嘛?下海,不好意思,这海里我们已经霸占了;搞互联网加,不好意思,一大群互联网巨头已经在搞了。那我做微商行了吧,行,中国少说也有几十万大学生微商,你们就和他们抢吧。大学生,现在你走在街上,叫一声有大学生吗,可能十个人中有九个人都会回头看你几眼。而你因为没有参加高考,连大学生都不是,那你能干嘛?去社会大学?行,去吧,当你去到茶楼干干体力活,你就清楚学历有多重要,体力劳动有多辛苦。

     高考有多重要?对于某些二代,或者是已经富起来的家庭,的确可有可无,嫌应试教育辛苦,他们大可把孩子送去外国接受素质教育,没有了高考,他们的孩子因为他们积攒下来的财富照样可以一生无忧。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如果没有了高考,我们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我们能干什么?一辈子都干体力活?或者是先混着,等到下一个变革的机遇,再大干一场?这两个选择看起来都是不确定的,还不如高考确定。那你不为高考努力,你还能干嘛?我记得高三时有个老师讲过,高考是人生最后一场公平的比赛,当时我是不以为然,现在才深有体会。         在我的中学时代,读书无用论依然很有市场,我也深以为然,并且对高考制度嗤之以鼻,觉得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在社会立足。但我不知道的是,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除了读书做题,我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能力。而且在读书方面,也不过是成绩平平那种,考重本大学那是从来都没有想过,只是想考个普通本科五邑大学。本来我的愿望也不算过分,本来。。。  

   后来,到了高二下学期,教育部在高考制度被社会议论了多年之后,终于开始觉得要进行变革,于是我们这一届在学习了两年广东高考卷内容的情况下,临时被要求下一年改考全国卷。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就是广东考全国卷的第一届“实验品”。其实全国卷的本意是向素质教育迈进的一个里程碑式壮举,要变革是势在必行的,但为何不能等几年,让接受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孩子成长起来再实行,而要在我们这一群经历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学子身上贸然施行?   

   这个突然的改变对我们这一届的影响有多大?可能只有广东2016届的高考考生和老师家长知道。当然如果真的有能力,还是有不少学子在2016高考中吐气扬眉,清华北大都大有人在,每一次改革,强者是不会受到影响的,被打击的只会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如我。我们比不上“老三届”的知名度,我们这一届注定是为中国教育制度变革作贡献的无人知晓的一群人,把人放在社会才觉得个体有多渺小,我们都是时代洪流中的一颗沙子罢了。。。  

   长篇大论,讲了这么多,一言以蔽之,我认为高考制度是现时中国社会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未考过的准备考的,要努力,考完的不能再考的,也要继续努力,考证考研

部分图片格式非原创

最后一段题外话:真的很题外,最近这段时间,江门很红,近期试运营的江湛铁路成为媒体焦点,而这几天,江门更是每天都上央视,想知道为什么,今晚7点半,锁定cctv5,哈哈哈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