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八十年代的课外辅导书《少年文艺》,童年美好记忆

 公元2012 2022-01-25

1977年的《少年文艺》

图片

1978年的《少年文艺》

..................................................................................................................................................................................

图片

1979年的《少年文艺》

..................................................................................................................................................................................

图片

1980年的《少年文艺》

..................................................................................................................................................................................

图片

1981年的《少年文艺》

..................................................................................................................................................................................

图片

1982年的《少年文艺》

..................................................................................................................................................................................

图片

1983年的《少年文艺》

..................................................................................................................................................................................

图片

八十年代江苏版的《少年文艺》,和上海版的明显不同。

图片

小时候看书,是在混沌中探索未知世界,探索、发现、获取新知、见识多彩人生,本来就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成年后回顾过往,往往会在无意识间把艰难、痛苦、贫困、烦恼过滤掉,留下美好的东西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但是两个时段的能力水平相差太多,现在再读过去喜欢的书,看过去沉迷的电影,听过去追过的歌手,会发现已经看不下去听不下去了,所以让他们一直留在记忆里,给自己的人生加温是最好的。主要是勾起了少年时期的回忆,现在哪还在意文学水平。那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