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拐数据显示:亲生父母卖孩子的占了近一半

 医生妈妈欧茜 2022-01-25



这是我在情感上永远理解不了、接受不了的做法,但它的确是存在的现实,而且并不是个案。仔细查过文献才发现社会上对拐卖儿童的话题存在很多的误解。

误解一:拐卖儿童案都是人贩子偷孩子

现实:有接近一半的案件是亲生父母卖孩子

中华女子学院邢红枚博士等人分析了2013年到2015年共447份拐卖儿童罪判决书,统计结果表明,在拐卖儿童类案件中,熟人作案较多,占52.5%,其中亲生亲卖案件占了三成。

207个个案的拐卖者是陌生人,占有效百分比的47.5% ;

156个个案的拐卖者是父母,占有效百分比的35.8% ;

21个个案的拐卖者是其他亲属,占有效百分比的4.8% ;

52个个案的拐卖者是朋友,占有效百分比的11.9%。

2015年2月,最高法的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2014年至2015年3月,全国各地法院公布的363份有关拐卖儿童罪的裁判文书中,涉及380个儿童被拐,其中被亲生父母拐卖的儿童占比约为40%,官方的表述是“可能过半”。

官方数据和学者研究都指向同一个问题:

亲生父母以及亲属朋友拐卖儿童的现象不容忽视。

误解二:孩子会走路了到处玩才容易被拐卖    

现实:1岁以前被拐卖的孩子占绝大多数

邢红枚博士的研究显示,在注明了儿童被拐时年龄的案件中,313 起儿童被拐年龄在0-1 岁之间,有效百分比为79.6% ;有49起案件的儿童年龄在1—3 岁之间,有效百分比为12.5% ;3岁以上的占比不到8%。

从判决书中可看出,绝大部分儿童是1岁以下就被拐卖,有的是出生不久就被从母亲身边接走卖掉,没有任何记忆,较易融入收买家庭。1岁以内的儿童无自由行走活动能力,被亲属、熟人卖掉的比较多。稍微大一些的儿童有的是在户外被拐骗离开监护人。

在儿童面临的安全威胁中,拐卖儿童其实是关注度最高但相对发生最少的情形。有流言称每年中国被拐儿童高达20万,也有留言说是7万、1万,这些数据都是不准确的。据公安部统计数据,从2009年到2016年,拐卖儿童案件多的时候一年有1000多、2000多起,少的时候约数百起。

近5年来,随着公安部打拐DNA数据库的建立,出生人口登记制度的不断完善,监控设备覆盖率的提升等因素,拐卖儿童犯罪已经得到了极大的遏制。有学者估计,当前拐卖儿童案件的数量已经降到一年几十件。从宏观角度来看,如今的孩子被拐卖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当然,我们必须强调,拐卖儿童犯罪落在任何一个家庭都是难以承受的伤痛,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永远不能停步。

误解三:人贩子一律死刑最能保护孩子

现实:解救被拐儿童优先于惩治罪犯

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讨论中,群众呼声最高的有两个方向:

一是要求人贩子一律死刑,以最重的刑罚来威慑犯罪;

二是要求收买儿童与贩卖同罪,通过威慑买方以减少需求。

仅从情感上来讲,这两个观点也是我的主张,作为母亲,我从心底里希望将那些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处以极刑,希望那些主动收买儿童的家庭也得到应有的刑罚。

但现实的问题总是错综复杂的,打击拐卖儿童的法律也很难一刀切去修改。

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家袁彬教授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表示,对公安机关而言,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要做的主要是两个事,一个是解救,一个是惩治,但解救是第一位的。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一直是立法的基本出发点。2015年以前,刑法规定在没有虐待、阻挠解救等情况下不追究收买方刑事责任,也是为了保护儿童和妇女。

2015年刑法修订之后规定,收买儿童者,不管有没有虐待或阻碍解救,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距离买卖同等刑罚强度还有一定距离。

袁彬教授表示,这样的法律设计是希望买方能够善待儿童,同时也给解救提供时间和机会,能让更多的孩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我们从理性角度去思考也能明白,杀人抢劫判死刑的案例那么多,也从来没有杜绝过,人贩子一律死刑也不可能完全杜绝拐卖儿童。反而是人贩子一律死刑、收买方同罪的话,可能会让公安解救被拐儿童的难度和阻力上升,结果上并不利于保障被拐儿童的安全。

惩治罪犯很重要,但安全解救被拐儿童更重要,这个原则我是完全赞同的。


医生妈妈说在最后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明白,当下社会里,儿童被拐卖的风险整体来说较低,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亲生父母与亲友,这些案例更多与社会环境、家庭处境相关。

孩子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变大后,家长真正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风险是意外伤害、儿童误食、儿童性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