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朱|墨香阵阵

 文乡枞阳 2022-01-25


在“文乡枞阳”——家乡的微信群里偶见一条视频,记录着老乡们挥毫泼墨书写春联的盛况。乌黑油亮的墨汁,经浸润饱满的笔锋牵引,在亮红明艳、剪裁规整的纸张上,落成遒劲有力、飘逸灵动的字迹。隔着屏幕,我闻到久违的纸墨气息,氤氲在湿冷的空气里,透着浓郁又悠远的年味儿——那是老家的年味儿。
我不禁忆起少时的腊底光景。每年,父亲都会早早备好笔墨纸砚,择一个晴好的日子,裁纸、折叠、铺平;很有仪式感地卸下老屋厚重的木门,放在两张窄长的凳子上,摆放平稳,当作写字台;然后翻开平日里随手摘记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或原创、或编改、或摘抄的诗句名篇,著笔挥毫,一气呵成地就铺满了春联纸。
父亲的书法功底在邻里街坊中口碑甚好,经常有人前来求些字幅当春联。每回他专注书写,全然未能听闻,似有不睬不理的傲慢,自顾挥墨,一言不发,直到在最后一画处落笔,方才抬头,极短且洪亮地回个“好”字。父亲秉性清高,但是每逢遇到态度诚恳的近邻,他总是有求必应。他的春联是不能沾半点铜臭味儿的,所以向来只送不卖,送的是彼此间的无价情义和灵犀相通,甚至连对方有意要付的纸墨钱也不肯收下。或许,他只想让笔墨少沾世俗之气,纵使它注定要存在于人间烟火里。

倘若碰上偏喜装模作样指点议论的“外行”,他会觉得伤辱了书墨的雅性和趣味,难免暗自动怒。他不屑于“字好”这类“浅薄”的赞誉,在他眼里,“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写画画,还富含文学之妙、艺术之美,讲究的是“字如人性,文如人品”,匀称优雅的笔墨字形之外,更重在诗词字句的内涵表达。
所以,纵然时有围观,七嘴八舌地吟诵、品论,父亲总能做到充耳不闻,不动声色,沉浸在个人世界里,抒发着自己的情怀,不亦乐乎。我守在一旁,适时地替他添些墨,视线顺着游弋的笔尖酣畅飞奔,默念着的一个个字词渐渐串联成诗,眼前豁然铺展开鲜活生动的景象——或是气势磅礴的国画山水,或是挂上眉梢的人生喜乐,或是莺歌燕舞的太平盛世……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帮他把写好的联幅挪移到阴凉处,待晾干后收藏起来,只等着除夕夜拿出来张贴了。
这就是我自幼诵读诗词、识字书写、尝人生百味的重要场景,现在想起,它竟成了一段不可或缺的黄金时光。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诗挂在我家厅堂多年,从我还未能辨读草书字体开始,就明白要做一个正直又高尚的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哪有什么捷径可走,哪有什么“容易”二字?拿出吃苦的劲头,练就踏实的品性和心怀勤奋的执念才是读书人的本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每回目及,就心生力量——要坚韧不拔,应勇往直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凡要成事,都必定经受各种磨难与历练。
……

此刻,屋里,炉火正旺,茶汤沸腾;窗外,车流喧嚣,雪花纷飞;远方,墨香阵阵…… 

致谢
感谢墨研和悦楠两位亲友团代表

在百忙之中提出宝贵意见!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