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物的故事

 夏禾锄锄 2022-01-25

那天收到涂涂的三本新书,一口气读完《浮木》和《我本芬芳》。《秋园》因为去年已经读过几遍没来得及拆封。半天内几次落泪,有悲伤的泪,也有感动的泪。

书中人物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引起我的共鸣,记忆中老家有太多早逝的普通人。我爷爷奶奶生下十三个小孩,真正长大成人的四个,爷爷奶奶以前告诉我,谁谁生下几个月就没啦,谁谁九岁了会牵牛割草了,一场风寒夺走了小命,从几个月到十几岁,夭折都是是正常的,也没人拿那些生命当回事。可惜我没有在爷爷奶奶在世时记下这些故事,更主要的原因,那时谁会认为这算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我们都在为填饱肚子发愁,谁有精力去关注这些。到我这一辈。记得小学同学来富,胖胖的,来自大山里,为了读书寄住在亲戚家,因为不太了解水性,在一个放学的下午淹死在滔滔洪水中;我堂嫂为了一点鸡皮蒜毛,莫名其妙喝农药自杀;比我大几岁的美少女恋爱谈得好好的,有一天上山找毒草自杀……这样的人物太普遍了,少有人会去记录,即便记下来也很少有人去出版。他们就是在洪流中挣扎的浮木,无声无息地来,无由无息地生活,无声无息地死去。可杨本芬老人,80岁的她,把她一生的所见所闻所遇写出来了,把那些“浮木”记录了下来;乐府的创始人、总编辑涂志刚先生(我们一般叫他涂涂)把它出版了。

这真是让我又悲又喜,终于有人开始关心普通人的命运。

涂涂说:“每一代人都既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承受者……比起大多数人重要的历史参与者……反倒是那些碎片一般的,历史的承受者,那些普通人,如果他们的声音能留下一点点,就会特别动人。”

作者杨本芬的女儿章红认为:不仅仅只有名人、上层人物,历史才能留存下来,不仅只有了不起的人和事才能才值得写成文字印成书,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记述。除了“上层的历史和人物”还会有普通人的历史,民间的历史。《秋园》、《浮木》写的都是那些全然无名的芸芸众生。如果没人书写,他们就注定会被深埋。

杨本芬的作品算不上长篇小说,三本书合起来只有三十万字,耐心的读者用一天的时间足够了。但这些作品的出版却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意味着写作并不神秘,它意味写作不一定要宏大述事。任何一个普通人可以拿起笔来可以记录普通人的日常,因为这些都是历史。

《秋园》对我的意义

《秋园》究竟写了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