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炉夜话》6|信是立身之本不可无,恕是接物之要终生行

 丁小悟典 2022-01-26

清人王永彬《围炉夜话》: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

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信”字,是人处世立身的根本,倘若一个人失去了信用,他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所以我们不可丢弃;一个“恕”字,是接人待物必不可少的一条原则,如果一个人宽恕他的雅量,就难以与他人相处,所以恕道值得我们终生奉行。

01 信是立身之本不可无

《说文》:“信,诚也。”信,本意就是诚信,诚实,不欺骗。

人的诚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言,一个是行。

《围炉夜话》6|信是立身之本不可无,恕是接物之要终生行

从构字法角度看,“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人与言合起来为信,这说明讲诚信首先从说话诚实开始。

说话不诚实,说出的话就是假话。诚实的话首先是实话,通过行动兑现,就是诺言,不能兑现或者言行不一,就是谎言。

中国有一个“狼来了”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说假话一次、二次,人们可能因不知情而被蒙蔽,但是假话说多了,人们被欺骗次数多了,就不相信他,即使他说的真话,人们也不相信了。

这个故事还告诫人们,一个因说假话而失信的人,当他遇到困难时,没有人帮助他;当他遇到危险时,没有人会救他。这就是说谎的后果很严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围炉夜话》6|信是立身之本不可无,恕是接物之要终生行

《吕氏春秋》:“凡入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一个人很诚信,讲信用,不欺骗人,谁会不亲近这样的人呢?

宋代大儒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如果你讲诚信,别人也会报之以诚信;相反,不讲诚信,人们也不会与你讲诚信的。

讲诚信,才能得到他人信任,别人才敢与他打交道,报之于诚信,他才能在社会上走得稳,走得远,走得久。

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可能为他带来一时的利益,但是长久失信,人们就不再相信他,害怕自己的付出会换来欺骗,没有人敢和他交往,他就会孤立无援的境地,他要想干成事就难了,更不用说在社会上立足了。

《围炉夜话》6|信是立身之本不可无,恕是接物之要终生行

孔子就感叹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輗”、“軏”,分别是古代大车、小车车辕与横木间的连接活销,是带动大车、小车正常行走的关键部件。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诚信,真不知道他在社会上如何做人?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人的信用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一个人一开始讲诚信,后来不讲诚信,人们对他的信任度就会降低,甚至不再信任他,原有的信誉度就毁于一旦。所以,诚信是一个人一生应该终生奉行的品德。

02 恕是接物之要终生行

恕,从构字法上分析,是如心,也就是你心如我心,将心比心。朱熹解释“推己及人谓恕”。

恕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称做恕道。关于恕,经典的表述来自《论语》。

《围炉夜话》6|信是立身之本不可无,恕是接物之要终生行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问他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奉行的?孔子说,那个字便是恕。他解释说,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贡马上领会了孔子的话,他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让别人把不合理的东西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孔子从主动的角度要求不伤害别人,子贡从被动的角度要求不强加于人,虽然两个人在表达的意思有差别,但在要求人与人在交往时要相互理解是一致的。

《围炉夜话》6|信是立身之本不可无,恕是接物之要终生行

人在社会上做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要换位思考,为别人想一想,才能客观地处理事情,从而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麻烦。这样,既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损害自己。

人与人的交往,光有理解还不够,还要有宽恕之心,这也是恕的另一个意思。

人与人打交道时,难免会有一些失误、产生一些矛盾,对别人的失误、矛盾如何对待?我们要有宽宥他人的心。不能宽恕,只会使积怨加深。

俄国著名的作家屠格涅夫说:“生活中,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

只有对别人宽容,宽宥别人的错误,谅解别人的过失,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回应,从而增进理解,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围炉夜话》6|信是立身之本不可无,恕是接物之要终生行

孔子曾经谈到伯夷、叔齐两个人,“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很少有人怨恨他们伯夷、叔齐两个人,因为他们宽厚待人,不计较过去的恩恩怨怨,放弃了个人的恩怨,别人也就不好意思怨恨他们了。

伯夷、叔齐的行为告诉我们,要有宽宥他人的胸怀,学会放下心中的怨气,宽恕别人,实际也是放过自己。心平气和地对待人接物,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从这一点来说,恕道便是消解人与人之间纠纷和摩擦的润滑剂。

喜欢网络上一段话:“宽容就是绽放在心里的花朵。宽宥别人的过失,你的心中才会芬芳袭人,如果你时时记着别人对你的伤害,无异于粗硬的绳索捆绑了自己的心灵,把它囚禁在暗无天日的大牢里,你的心就会漆黑一片,永远不会飞翔。”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想,多从好的方面理解别人,多体谅他人的不容易,对于他的不当行为多一分宽宥,少一点指责,这是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修养,值得终生奉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