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吃货奶奶 2022-01-26

今天又逢年集,早早邻居就打电话相邀去赶年集。因此,匆忙喝了面茶就开车载着家人和邻里加入了赶年集的人流中。一路上车水马龙,有开车的,骑摩托车的,也有步行的。偶尔看到有骑自行车和背背篓的走过,从交通工具看出,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看到街上如潮的人流,我忽然想找找儿时的记忆。因此我努力地在寻找,寻找尘封的思绪,寻找历史留下的发黄的足迹。

童年时代,每每到了年关,赶年集对于十来岁左右的孩子来说,那是一件最快乐不过的事了。时刻盼望着逢集的日子,掰着手指算呀算生怕错过了”良辰吉日“。母亲烧的面茶急匆匆喝过后,就开始准备出发。尤其到了年末的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这三个逢集的日子,村里每家每户关门上锁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去赶年集。迎着喜悦迈着坚实的步伐,说说笑笑急匆匆地赶往目的地--集市。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赶集的目的也不一样,六七十岁的老人是去看看人,凑凑热闹,完了吃一碗小摊上的煮麻花就早早回家了 。大人最不愿意带小孩去赶集,因为他们一上街见啥要啥,玩具,新衣服,炮仗,那是他们必须要求买的。时不时能够听到孩子们为没有买到心仪的东西而撒泼哭啼,甚至满地打滚,直到买到为止。当然回家时吃小摊上农家自制的面皮和凉粉那是必须的,否则家人别想顺顺利利带他们的熊孩子回家。现在小地摊上的面皮和凉粉还有,但总感觉没有以前的那个味了。每年一到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发愁,虽然没有杨白老那样的境遇,但还是一脸的愁云,看不出一点轻松样。最大的苦恼是没有宽裕的钱,每分钱都盘算了又盘算,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他们上街的要置办的东西很多,比如说过年的菜水 ,买一些上坟用的祭祀品,对联,请天爷和灶爷。同时也不忘为来年春耕买些铁具。置办一些手工木质家具,腊棍等。回家前往往要去到小摊上让理发老人给自己理个发,家里有男孩的也带上一起去理。预示着来年从头开始去除晦气。那时的理发不像现在,有电推式的工具,全靠一把理发用的剃头刀,我最怕那个了,一看到它就有些后怕,它刮地人头皮发麻发疼。每次一到理发时间,我都找借口,但最终还是让父亲抓去按住强行”执行“

八九十年代的年集,比现在的人多很多,虽然生活条件差,经济也很拮据,各方面条件都比不上现在,可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和对幸福生活的渴盼充斥着满满的正能量。即使饿着肚子缺衣少穿也会为生计奔波,且永不言败。从我记事起,我就经常看到人们拿着各种东西上街去换钱,有往出卖柴火的,有外来的货郎客卖针线的,有在年集上卖竹制农具的,卖茶罐,卖土鸡蛋的,有卖自制黄酒的,也有卖自制手工挂面的等等应有尽有。他们深知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说起自己儿时跟家人赶年集,实是很败笔,不值提及。那时父母最怕带我去赶集,街道上琳琅满目的东西没有我不喜欢的,好似一个充满征服欲的暴君,想拥有全世界。很多次,家人已倾其所有,钱囊空空,我还是哭闹着扯着母亲的衣襟不情愿地离开那个充满诱惑的地方。甚至有一次,没有买到我想要的东西,在回家的路途中,愚蠢地扔石子打母亲。有件事至今让我记忆深刻,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年集。我看中了一件衣服,很想要,但价格使父亲没有足够的钱买下它,我和父亲把衣服看了一次有一次,父亲多次和商贩讨价还价,最后商贩被父亲的执着打动,父亲掏空了所有的口袋才凑足钱买下衣服,拿着衣服我喜忧参半。

今天再次赶年集,幕幕情景犹如发生在昨天,使我心潮涌动,难以平静。故而告诉家人,想找找童年的记忆,梦想找回那段令人难忘的历程。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赶年集——寻找儿时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