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三人的短篇小说

 新用户8892u6Ow 2022-01-26

本文获“重新认识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千字散文比赛入围奖

(冠亚军各一人,入围奖八人)

评委:

龚刚(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杨卫东(诗人)、李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罗国胜(诗人)、张小平(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武(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朱坤领(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发起缘由:

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可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三英,著名海外汉学家夏志清教授名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为他们各列一专章。三英之作,取径有异,却都极具性灵。钱锺书更主张“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

新性灵主义视阈下现代三英的短篇小说创作

程涵悦

澳门大学的龚刚先生首倡现代文学的“新性灵主义”,其要旨在于厚学深悟的天机自达之道、以简驭繁的诗性智慧,以及冷抒情。新性灵主义是在诗歌研究与创作实践的过程中自然生长而成的诗学理论,为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现代文学“三英”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的短篇小说置于新性灵主义的视阈之下,更能品评出作家的人文襟怀与创作功力,从而提炼其难以言表的神髓、揣摩其曾被低估的高深。

首先,三位作家的深学厚悟为其小说奠定了文明的洞察力与文化的读解力,建构了具有生命力与生长力的人性世界,达至作品“质”的性灵。沈从文摹写的湘西世界原是未受中国儒家文化束缚、孕育良善风俗与自然人性的乌托邦,其在面临封建礼俗与现代文明功利价值观对于平等、自尊、幸福、自由的冲击与毁灭之时,生活其间的人们以炽烈情感、自然天性、纯粹追求抵抗外在力量对于完整人格与健全人性的侵染与剥夺,甚而以其美好人性诠释何谓神性。张爱玲笔下的现代都市实为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传统的博弈场,看似奇景迭出、物产新奇,但游走其间的女性在经济与观念上无法逃脱封建家庭对其婚姻与生活的禁锢,又寄望于通过与受过西方教育或具有资本实力的男性恋爱、结婚,以获得求得物质的满足与情欲的归宿,时代同时赋予了这些女性觉醒与怯懦,由此造就了极致的浪漫与极致的悲哀。而钱钟书作品的疆域由天堂、人间而至地狱,作者身处东西文化激烈碰撞之时,以天堂审视人性本源,以地狱重估世俗价值,以人间还原荒诞乱世与生活真相。

其次,三位作家以简驭繁,取鲜明人性与曲折命运映现于文化时空之上以折射之,以求“意”的性灵。如沈从文在《龙朱》中以龙朱身上逐渐显现的主动以及女人“狂妄大胆”的追求寄予了对生命力量和自然情欲的追求和赞美,表达对病弱的城市人性格的反思。又如《萧萧》刻画了站在温暖的蒙昧泥沼中守候“启蒙”和“自觉”的女性形象。张爱玲小说中的葛薇龙、曹七巧、白流苏等女性的悲剧恰是时代的悲剧。钱钟书对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各色嘴脸极尽嘲讽与鞭挞。

第三,三位作家皆擅长冷抒情,少言、巧言、妙言胜无数言、无尽言,而成“文”的性灵。沈从文的冲淡中是对于自然人性的无限眷恋与深情,张爱玲的绮丽与凉薄下是对命运与时代的犀利洞察,钱钟书的庞杂荒诞中是对世情的深刻揭露。

由此观之,龚刚先生首倡的新性灵主义将为现当代小说的批评提供新的视野与路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