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获奖| 微山湖:溯洄从之,山高水长

 新用户8892u6Ow 2022-01-26

程涵悦散文《微山湖:溯洄从之,山高水长》获微山文化旅游局“微山湖旅途故事”征文大赛一等奖

保存岁月好的方式是致力于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本书就是这样一幅画卷,作者以崇高的职业操守和坚毅的文化担当,以高水准的摄影作品和生动的文字讲述,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有着古老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鱼鹰捕鱼。与旅游景点上只是把鱼鹰捕鱼作为娱乐性表演不同,微山湖上的放鹰人仍然以繁殖、驯养和驱使鱼鹰捕鱼为生计,尽管这一生计正在渐渐变得难以为继,但在现代渔业生产技术发达的今天,它有古老岁月和一方水土浸润的光泽与温度,它有平凡人生和辛勤劳动演绎的坚韧与执着,传奇而独特,是中国传统渔猎文化的鲜活样本,是振兴乡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是微山湖人无法磨灭的记忆与乡愁。

本书是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邱勋的经典小说集,收录了《微山湖上》、《三色圆珠笔》等10余篇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微山湖上》以20世纪50年代农村少年为主人公,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淳朴、自由、溢满生命的美丽世界。革命战士的后代小驹子、二牛、丫头和在微山湖上长大的小女孩荷花、老革命赵大叔一起,在微山湖共同演绎了一个个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的小故事。作者用“善良的人在一起就是一支美丽的歌”的观念贯穿作品,始终不渝地歌唱那具有永恒价值的“和乐亲仁”式的古道热肠。

本书是一部影视文学剧本。山东济宁沦陷后,八路军115师685团侦察连长张国龙率领三名精干的侦察员留下来,发动群众,全民抗战,以夏镇被誉为“湖区小延安”的南庄为根据地,组建了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与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一起被编为鲁南军区抗日独立支队,共同开辟了一条从华东到延安的“湖上交通线’’。为了保障这条交通线的安全畅通,张国龙率领微山湖大队反扫荡、抢给养、夺药品、盗军马、入敌营、烧汽艇、炸军营、除、打车站、拔据点,干出了许多令日寇闻风丧胆、木皆兵的英雄壮举
《仲子路》以虚拟的“我”为孔子三千名弟子之一人,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采用倒叙,间接叙述,他人叙述等叙事手法,在保证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真实的前提下,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讲述仲子路从乡村野人成长为先贤圣人的传奇人生。
本书全面记述了张良、萧何、韩信的一生事迹、后世影响,以及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张良善谋、萧何后勤、韩信攻取,正是有这三杰的辅助,刘邦才得以坐天下,张良祖、父两代相韩五代国君,历经了韩国又侯到王的转变,史称“五世相韩”。然而张良在国破家亡之后,从一个贵族瞬间跌入了底层,这就是他念念不忘为韩国报仇的原因。因此在椎击秦始皇失败后,成为逃亡者,匿于下邳。萧何与刘邦是同乡,出身与农村的富裕农家,因此得以识文断字,曾任沛县的主吏掾,萧何为人宽厚,办事能干,所以史称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其在秦朝为官的经历,为他创立汉朝,建设制度,无为休息成为汉家第1丞相打下基础。他利用自己的声望与职位,掩护了刘邦及一批地方豪杰之士,在沛县聚集起一支反秦力量。这支力量的核心人物是刘邦,策谋人物就是萧何。韩信故里在淮阴城郊。韩信家贫,父母早逝。在其母去世。既无葬具,又无葬地。然而韩信到荒郊找到一块高敞宽平之地埋葬了母亲。韩信说“这个地方能置万家为母亲守墓”。言下之意,自信能封万户侯。在当时韩信四处游荡,经常饿肚子的情况下,他的这句话成为私人的笑料。韩信后来果然封了万户侯,这话又成了韩信励志的美谈。三种不同的性格,造就了性格各异的三位人杰。也就是他们个人的修养,他们中有些能善始善终,而韩信立下盖世大功而不得善终。而项羽,在的良将后又失良将,为此注定要灭亡本书立足史料,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来展现各位英雄悲壮的一生。本书全面记述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诗文著述、后世影响,以及宝贵的精神遗产。重点是写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后十年,在辽东抵御着八旗铁蹄,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主昏政暗、大厦将倾的局面之下,袁崇焕明知艰险,而敢于任事、不避不畏,终惨遭冤杀的历史悲剧。本书立足史料,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英雄悲壮的一生。
本书具有以的: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无”的哲学面向,对“无”与“有行逻辑与实践层行分析;二、从认识论与价值论两个层面来体现王弼哲学的精神。认识论是价值层面得空基础,价值论是其哲学的*终取向;三、将王弼的哲学精神非仅仅体现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及价值意义上面,同时将其价值的实践理性上升为中华的精神之魂。
王弼玄学思想主要围绕着有无、本末、自然名教、性情、言意等几组核心概念展开。《普遍性的追寻:王弼本体思想研究》以汉末魏晋思想演变为线索,为这些慨念提供一个整体性的解释框架,认为王弼对本体之“无”、自然原则的追问展现了他对普遍性、统一性的追求,同时,王弼努力避免普遍原理与具体存在的分离,试图得到一种具体形态的普遍原理。这使得王弼的玄学思想表现出了一种“崇本举末”的理论特质,呈现了中华文明的中道之美,促进了文质彬彬的民族性格的形成。
《王弼》一书主要介绍了英年早逝的哲学天才王弼的生命履历和绚烂思想。他通过对《老子》《周易》《论语》等经典著作的重新阐释,提出和发挥了以无为本、得意忘言、执一统众的思想,为魏晋玄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达到了正始玄学的高峰。
《王弼哲学思想研究》以魏晋玄学著名的哲学家王弼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着重考察了王弼《老子注》《周易注》等文献,对魏晋玄学的时代主题、王弼哲学思想的核心使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揭示了王弼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精神实质。

 本书基于正始时期的历史研究和思想研究成果,把思想史、儒道注释史和儒道融合等多个视域结合在一起,将庄子精神引入王弼思想研究中来,通过新的视域去反思既往魏晋玄学的思想界定,理清清谈与清议之间的边界,并解决王弼《老子注》与《周易注》之间的联系与张力问题。通过对王弼思想中庄子思想痕迹的梳理,也可以对比分析出王弼思想与《庄子》文本的异同,阐明王弼在新的时代问题意识下融合老庄思想,回应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

近期游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