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7)天纵奇才王弼

 零壹贰012 2021-09-02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祖父王凯是刘表的女婿,继祖父是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因为得到何晏、裴徽等人的赞誉而成为清谈中的风云人物。

正始四年(243),少年王弼拜访河东裴氏家族名士徽,当时裴徽担任吏部尚书,王弼父亲是尚书郎。裴徽谈问王弼: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为什么孔子没有提及,而老子反复强调呢?王弼说:孔子以“无”作为自己人格的内在本体,所以不多少,而老子没有达到圣人的高度,仍然以“有”为人格本体,故此总是讨论自己不足的地方。尽管后来王弼意识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是对于一个十九岁的少年,能有这种认识,裴徽是非常欣赏的。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7)天纵奇才王弼

正始年间的玄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调和儒道学说”,我们可以看到何晏、王弼、夏侯玄不仅是如此做的,而且很有成效。由于用道家思想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得这些人开辟出来玄学的新道路。在东汉“独尊儒术”思潮没有完全退场的氛围中,王弼既照顾了儒家的情感,又给儒道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清谈,是玄学存在的主要形式。但凡玄学名士,无一例外都是清谈场上风靡一时的辩论家。正始五年,二十岁的王弼参与了何晏组织的一次清谈,但是姗姗来迟的他对前半场的辩论并不清楚。何晏问道,胜方论点已经无懈可击了,谁还能再出来辩论。王弼不仅站出来来了,而驳倒了胜方,由此得到何晏青睐。何晏要比王弼大一轮,年龄上来说是两代人,但是思想上来说,确实同一批的玄学家。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7)天纵奇才王弼

王弼后来把自己著作的《老子注》送给何晏,当时何晏也在注释《老子》,看到王弼见解比自己高明后,将自己的注解抛弃,并极力宣传王弼的书。何晏这种胸襟也是常人所不具备的,后来在王弼玄学思想的影响下,写了《道论》和《德论》两篇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王弼《老子注》 《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四部著作的完成,标志着魏晋玄学理论建设的正始完成。何晏是清谈领袖,是实际的组织者,王弼则是玄学理论是实际创作者。其思想以“贵无论”为根据,运用“辨名析理、本末体用”等儒家的学术方法,创造性的完成了对传统经典的新诠释。

老子说:“有生于无”,王弼把这一命题改造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原本是讲宇宙生成的,是以无为始,以无为源。在王弼这里被解释成“以无为本”,这种解释是为了架构“以无为用”的哲学方法。在“道”的定名上面,王弼认为“无”就是“道”,“道”就是“无”。道不仅可以生,而且可以成,所谓的“成”,便是人的作为,是“无”的作用。王弼的“无为”治国之术,还没有在何晏手里得到实践,就迎来了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在这一年,年仅二十四岁的王弼因病去世,何晏与曹爽等人被同日斩首。正始玄学在这次政变后销声匿迹,但是清谈之风并未停止,而是继续飘荡在竹林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