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山夜话十周年 紫黄文化 20220126

 新用户3160VUiy 2022-01-26

今日澳洲国庆。

10年前的今天,第一篇金山夜话。

金山夜话,大概是林海微澜·质胜文则野系列的发端:

漫话漫画紫黄收藏的所见所闻所得与所思。

十年,沧海桑田。

如今紫檀依然在,黄花梨早已背影依稀。

紫黄这个题目,发轫于新世纪初的神州红木国标,至今不过二十年。

最早的紫黄说辞,大概是晚明时期的檀梨:紫檀,花梨。

晚明江南繁华地,从官到民,社会崇尚奢靡,檀梨漆器风行。

繁华地的江南首府叫做南京,大明王朝两京一十三行省,比肩南京的另一京,叫做北京。贯通两京的那条水路,叫做大运河。

明清两国河山易色。

随后的满清独宠紫檀,花梨渐渐声名不显。

直到公元1944年,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的《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面世。

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中华传统家具的专著。

艾克先生这部中华家具文化开山门之奠基定础的经典著作,上世纪90年代中译本面世,书名改头换面成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个中缘由一言难尽,严谨一点的话,原著书名精准的字面意义没有花梨二字,原著也明确注明:图考中的Chinese domestic家具不是宫廷家具。

不管怎样,花梨作为中华传统家具用材,从此被世人关注。感谢艾克先生1944年的文化善行。1944,甲申三百周年。

(艾克先生与夫人)

1985年,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在香港出版,黄花梨正式登场。

从花梨到黄花梨,大致脉络如此。

然后才轮到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纠缠,以及伴随而来的黄花黎的杂音。

到如今,海南越南,心照不宣。

黄花黎的杂音,越来越无人在意。

抚今追昔,历史上的无心插柳柳成荫,聚散依依。

比如襄老1985年港版《明式家具珍赏》封面的皇宫椅,如今的共识是:

这是清式家具。

所以2003年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大陆版本的封面反清复明,换做明式的麒麟圈椅:


读懂了这个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概就容易理解2007年神州红木之都福建仙游的满城尽带皇宫椅。

2005年:海南黄花梨元年;

2007年:紫檀元年,越南黄花梨元年,红木家具元年。

何谓元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紫黄从此成为文化。

(紫黄香炉:紫檀炉盖,黄花梨炉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