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王笔法秘在何处(起收篇)?

 天马行空_一画 2022-01-26

二王笔法的不传之秘是“神秘主义”,我们当然要反对与抵制。但这不传之秘的的确确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段中真切存在过,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它,然后再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这就是本系列文章的努力方向。

二王笔法这个名称其实并不准确,二王是整个东晋士族书法圈的代表,二王笔法就是东晋士族笔法,只不过可能有独到之处。东晋之前,造纸技术并不发达,大多数的书写都发生在较窄的竹片与昂贵的布帛上,书法作为宣情消时之事尚不成熟。东汉改进造纸术后,经过百年发展,纸张不但能造的更大,且能更加光滑,可使人尽享书写的乐趣。由于纸张的增大,单字就可以写的更大、更细节化,更富有表现力的毛笔也随之被制造出来,整天无所事事的东晋士族子弟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尽力表达自己内心扭曲与狂野的舞台——书法。

二王笔法的不传之秘核心在哪里

从两汉简牍及南北朝残纸书法和二王书法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二王书法(准确地说应该是东晋士族书法)的贡献在于,在汉简与民间手写体用笔的基础上,首先强化了其可控性,同时又强化了其连贯性。

文章图片1

楼兰残纸

文章图片2

东晋王珣《伯远帖》真迹

仔细比较“民间书法”与东晋士族书法的细节区别,大致有如下几点:

1. 起笔处

“民间书法”较为随意,形态随机,而东晋士族书法的起笔虽然形态亦多样,但非常细腻,且都有“顶纸发力”处,这与“民间书法”的随意落笔有明显不同。起笔的随意,自然也就导致了收笔的随意,所以在“民间书法”中,收笔处往往随意按住,或者散锋。也可以说,士族书法是对民间手写体的一种精致化。

文章图片3

“民间书法”楼兰残纸中的随意起笔

文章图片4

东晋王徽之书法(传)

2. 转折处

“民间书法”相对简单,要么“硬折”,要么直接“弯转”,少有调锋动作,这样就导致难以进行连续复杂的弧转,因为转折处不调锋会导致笔毫拧在一起或者散锋。而士族书法的转折处有明显调锋动作,且能做出大量连续的高难度弧转。

3. 正是由于弧转技术的“领先”,导致士族书法中出现了明显的“字组”与“一笔书”现象,从而丰富了字的结构与章法,增加了字与字的呼应关系。

4. 也是由于弧转处的折笔调锋动作“领先”,导致在书写时,士族书法有了大量的“内擫”笔画出现,而转折处如果不调锋,“内擫”用笔就会极为吃力,影响自由书写,这也是东晋以来字形结构丰富的又一成因。

文章图片5

“民间书法”楼兰残纸与王献之书法比较。王献之书法中转折的连续可控性导致了连贯书写的可能,也丰富了用笔与章法。

提笔顶纸的道理与实践

书法技法的发明与创造永远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犹如造字不是仓颉一个人完成的一样。其实整个东晋士族圈,都在为完备整个行草书体系作出贡献,二王是其中的佼佼者,最后成为了代言者,翻看整个《大观帖》,就能看到那个时代士族书法的共通之处。所以说是二王笔法的不传之秘,倒不如说是东晋士族圈的“家传”绝活儿,当然,士族是不屑于教常人写字的,家传笔法久而久之在常人眼中也就真成了“不传之秘”。

梳理二王笔法的精髓,首先就不得不说起收笔,一头一尾。为什么把头尾并论?因为一笔收笔往往就是下一笔的起笔,起笔也决定着收笔的形态。

起笔无非三种:尖起、方切、转笔(藏锋),先来看看他们的经典形象。

文章图片6

王羲之《丧乱帖》选字

尖起即顺峰入笔,图中红圈标出,注意,都是顺入,入笔与行笔方向夹角大于90°,转笔(藏锋)是藏锋的外露,如果将尖端部分埋入笔画中,就是藏锋,图中蓝圈标出。切笔也属于尖峰入笔的一种,只不过节奏感更强一些,图中紫圈标出。

收笔处无非两种,拢锋与回护,来看经典的形象。

文章图片7

王羲之《孔侍中帖》中“书”字连续的回护收笔与《丧乱帖》中“极”字的拢锋收笔

回护的作用有二,第一是塑造形态,第二是把笔锋调整好再进行下一笔的书写,笔能否在收笔处拢住或立起来调整好笔锋,与起笔的“顶纸发力”极为重要。接下来再来看发力部分到底在哪。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书谱》原帖与爱好者临写对比

图中箭头指示部分,均有一个细微的顿挫动作,这个顿挫动作可以使笔毫打开,并找到纸与毛笔的相互弹力,很多书写者缺少了这个动作,直接“滑”进去,导致笔画一则顶不住纸,二则难以在收笔处立起来,三则转笔处吃力,这就是所谓的“发力动作”。

后续将继续推出二王笔法的转折篇,搭接篇。

请大家关注“中书汇书法学苑”公众号,等待我们的后续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