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河西寻丝路 (敦煌莫高窟篇)

 赵老师的游记 2022-01-26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735个洞窟,绵延在南北约2公里的崖面上,见证着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盛大而辉煌”的敦煌。4.5万多平方米壁画,2000余身彩塑,中西方文明在此碰撞、交融、汇流,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依然焕发着令人心生敬意和无限神往的传奇之美。

    购买的是B票,即应急通道参观。其流程是:莫高窟停车场-换乘摆渡车赴窟区(4个实体洞窟)-院史陈列馆(常书鸿故居)-九层塔留影 -换乘摆渡车-停车场。

    96号窟为九层楼,窟内唐代建大佛高35.5米,两膝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唐代所建。看点一是手二是脚三是色彩,保留五个朝代时的地面痕迹。

    100号窟是五代敦煌地区统治者曹元德的功德窟,是为纪念其父所建造。

    138窟开凿于晚唐,距今一千多年,窟中能看到五代、元、清等时期重修的历史痕迹。内有壁面送子观音,香火旺将部分墙面熏黑。

    148号窟于盛唐开凿。主室佛坛上,塑涅槃像,长15米。涅槃是指释迦牟尼八十岁时达到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安然入睡的涅槃像后塑有佛弟子等举哀像。西壁绘有莫高窟规模最大的《涅槃经变》。

    莫高窟数百年来几经劫掠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得到妥善保护,而且敦煌文化日益发扬光大、远播海外。既是以常书鸿,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的坚守,也是文运与国运相牵的深刻见证。

    从常书鸿的油画和敦煌史料中可寻找到莫高窟建造的踪迹。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之后又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前后共十一个时代、十四个时期,历时千年。

    值得一提的是樊锦诗,她原本是出身良好的上海娇小姐、才华横溢的北大高材生,只因“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这个信念,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文保”之路。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将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最爱的敦煌莫高窟。建国70周年前,樊锦诗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公示名单。上海没忘记这个女儿,8年磨一剑,去年上演了沪剧《敦煌女儿》。

    九层塔攒尖高耸,檐牙错落,已是莫高窟标志型建筑,在此打卡是必选动作。至此,游人无不为之终于一睹2000多年的丝路明珠敦煌而自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