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林精粹丨大器晚成的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第622期)

 xyf4345 2022-01-26
各家荟萃
大器晚成的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江西中医药大学  虞胜清教授
图片

一.皇甫谧简介

    皇甫谧(公元215年—282年 ),西晋著名医家,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甘肃灵台县人,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医学家。

    他祖上是名门望族,后来家道中落,到他这一代时已十分贫苦,从小父母双亡,只好过继于叔父。他虽寄人篱下,却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也不会下地劳动,更不爱读书,终日游荡,消磨时光,人们都笑话他是傻子。

    一天,20岁(公元234年)的皇甫谧兴冲冲地将采来的野果进献给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成仁,曾父烹豕从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纯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与我何有?”(《晋书·皇甫谧传》)因对之流涕。一席话,说得他深受感动,遂拜他父亲的知交、乡人席坦受书。从此,下决心发奋读书,视野越来越开阔,后来又在席坦的悉心指点下,终于成为当地很有名的学者。他42岁时,一场大病半身不遂,不仅生活困难,读书也很不方便,他一面坚持针灸治疗,一面开始学医。由于他曾经熟读诸子百家典藉,知识渊博,研读《内经》等书,自然不成问题。他经常在自己身上试针,坚持数年,病情有所稳定,对医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后来,54岁时他又听了别人的话,服五石散而产生副作用,十分痛苦,一度意志消沉,准备自杀,最后还是研究医学,使他打消了这一念头。

    晚年的皇甫谧,以全部精力从事医书著述,由于他长期患病,主要用针灸医治,所以他从事针灸研究花的功夫也最多,很自然地要著一部有关针灸术的书,即《针灸甲乙经》。该书第一次较全面和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针灸学的理论和经验,对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唐、宋以后均以该书作为针灸学教材,后世一直称为中医针灸学”之祖,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皇甫谧也被誉为“针灸鼻祖”。公元5世纪该书传到日本、朝鲜,并成为日本的针灸教材。至今国际针灸组织还将这部著作作为确定穴位的参考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皇甫谧还有许多文史方面的著作,如《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玄晏先生集》等。据记载,当时左太冲写了一篇文章《三都赋》,请他作序文,因为文章写得好,传抄的人很多,使洛阳的纸都涨价了,所传洛阳纸贵的典故,便出于此。由此可见,他在文学史上亦负有盛名。、

二.《针灸甲乙经》
全称《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全书共12卷、128篇,总结了秦、汉、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吸取了《素问》、《针经》(即《灵枢》)、《黄帝明堂经》(作者不详,原书已佚)三书有关针灸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

    本书重点介绍腧穴总数、厘定部位,详细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按临证需要列出各种适应证。

(一)内容提要:

《针灸甲乙经》卷一至卷六为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基础知识,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腧穴主治。
卷一主要论述人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与肢体五官的关系等。卷二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标本、经脉的循行路线和发病情况以及骨度、肠度等。卷三为腧穴主治部分,共厘定了腧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并采用分部依线的方法,划分了头面、颈、胸、腹、四肢等35条线路。详细叙述了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卷四叙述了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具体内容,重点论述了四时平脉与脏腑病脉、死脉以及三部九候的诊断方法。卷五为针道,详述了九针的形状、长度和作用、针刺的手法和补泻的方法、针刺的禁穴与禁忌等。卷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论述了生理与病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外、妇、儿等科,尤以内科为重点,涉及多种病证。在治疗方面,书中介绍了晋以前针灸治疗各种疾病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全书共列腧穴主治800多条,为后世针灸治疗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成就:

    1.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针灸学成就:

    晋以前虽然在各经典著作中,也有关于针灸的记载,但较为零散。皇甫谧将这些内容汇集起来,加以总结,著成专书,这是一大贡献。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2.厘定了俞穴总数和位置,论述了各穴的适应证和禁忌:

    当时,由于无针灸专著,故俞穴数目和位置很不统一。《针灸甲乙经》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俞穴总数和位置,确定俞穴总数为348个,使针灸穴位规范化;并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后世的针灸著作,基本上是在该书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

    3.保留了《黄帝明堂经》的部分内容:

《针灸甲乙经》所引用《内经》内容有经云字样,除此之外,大部分内容可能源于已失传的《黄帝明堂经》;同时《针灸甲乙经》的腧穴和腧穴主治部分,保存了《黄帝明堂经》的内容,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该书的原貌。
(三)对后世影响:
《针灸甲乙经》对后世影响很大,对针灸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很长一段时间被作为针灸教科书。由晋到宋的针灸著作,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其穴位和适应证基本上没有超出本书的范围;如《针灸资生经》等专著,无不遵循本书编辑而成;明、清两代的针灸著作,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都是在本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针灸甲乙经》还流传于国外,译成外文,传至日本、朝鲜,对两国的针灸学术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

责任编辑 虞胜清  校核 徐利亚

总编审   包克新   编排 王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