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说开去

 jxyslza 2022-01-26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辛弃疾的代表词作之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句。大家都知道,辛词擅长用典,用典也称用事,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今江苏镇江)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明代杨慎《词品》中说此词是“稼轩词中第一。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词和诗一样,结句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卒章显志”。辛弃疾写作此词时候,他的“志”是什么呢?当然是北伐中原,收复失地!

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果然韩侂胄一伙人不采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以上文字引自“古诗文网”】

廉颇未被赵王启用,是因为受政敌的陷害,使者虚构了廉颇“一饭三遗矢”的“故事”。辛弃疾的政敌也同样被谗言陷害。所以,英雄报国无门,满腔有说不出来的悲愤。这首词,被杨慎誉为“稼轩词中第一”显然不仅仅是指艺术性,还应该包括词准确而艺术性地表达了他的含蓄性、思想性。

但辛弃疾这种情绪的表达,不是彭根生老师理解的“无奈和悲哀”。

彭老师的大作《水龙吟》本来与辛弃疾的词完全没有可比性,也不能比。所以我觉得梁天文老师将彭老师的词与辛词比,那是真的“不伦不类”。别人也不好评个高低上下,因为高低上下是明摆着的,当代谁敢说自己的词能与辛词相媲美?

但是,我却看到彭根生老师将自己的词作与辛词《永遇乐》比较了一番,窃以为万万不可,这是贻笑大方的事。彭老师说:“古人有诗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联系上下行文,透出无奈之悲哀!老朽'看尧天弄月,古稀神彩,看风流否?’却是自信得意!意境不一,个见:结语也不输古人多少?”

彭老师上面这段话,前半部分对辛词的《永遇乐》主题理解是偏颇的。对自己词作的结句是满意的。结论(彭老师所谓“个见”)是完全错误的!我说过没有可比性,彭老师却硬拗“结语也不输古人多少”,说句难听的话,你这是逼着我说“不知天高地厚”。

辛弃疾所处的时代,愤怒出诗人,成就了“词中之龙”辛弃疾。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辛弃疾是空前绝后的,历史不可能再复制一个辛弃疾。当代人不要自讨没趣去和辛弃疾一争高下,真的没有可比性!弱弱地问问:辛词所涉及的典故,当代人能知道多少?辛弃疾的家国情怀我们怎么能效仿和比肩?

就拿彭老师认为《水龙吟》“不输古人多少”的结句而言,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在情感上彭老师的“自信得意”就一定比辛弃疾的“廉颇老矣”更出色。当代人的“自信得意”无可厚非,辛弃疾九泉有知,也只能羡慕嫉妒恨;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也只能是特定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还是不能比较。

以上说的是思想性不能比较,艺术性难就更不能比较。辛弃疾一个廉颇的典故,包含着多么复杂的情感啊!当代人的大白话能比吗?

看尧天弄月——“尧天”,古诗中常用,比喻太平盛世,是成语“尧天舜日”的简化。弄月,就是欣赏月亮。把“尧天”和“弄月”组合在一起,是彭老师的创举,没有错误,只是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没有检索到这四个字的词组。

古稀神彩——“彩”是别字,应该是“采”;古稀之年,神采奕奕。大白话,没错误。

看风流否?——风流,在这里用的是它现代的语义,不是毛主席《沁园春·雪》中“风流人物的含义”,所以,也没有错误。因为弄月吟风这个成语,本身就是指赏玩、吟咏风月美景,与毛主席笔下“风流人物”无关。李白 《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元·管道升《渔父词》:“人生贵极是王侯,浮李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弄月,从来就不是什么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以上两位诗人的例句可以看出。

正因为以上原因,梁天文和彭根生老师拿后者的《水龙吟》与辛弃疾的《永遇乐》相比较,个见:不伦不类,自讨没趣!

近些日子,在本群看到梁天文老师对众多诗友的评述文字,个人认为,梁老师固然循循善诱,拔高鼓励,但不顾是否贴切,是否恰如其分,溢美之词连篇累牍,不堪卒读,这是捧杀,不是评诗。真正的诗评家是实事求是,且懂得诗词历史渊源和规律的。这个群,需要鼓励和提携,更需要激励和鞭策!

第878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