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好五件事,国安天下治丨《群书治要·礼记》

 情缘半岛 2022-01-26
图片

视频

音频

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十二集

全文共574个字,阅读需3分钟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也,贵贵也,贵老也,敬长也,慈幼也。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解释“德者”,说:“德者,行道而有得于心。人有一德,虽未必遽尽乎道之全,然亦道之所散而见也,故曰'近乎道’。”有德的人虽然不能够尽行道之全体,但是他能够力行其中的一德,这也是“道”的一种表现,所以说“近乎道”。

  古圣先王特别重视以下五项来治理天下,哪五项呢?第一,就是尊重有德行的人,也就是《孟子》上所说的“德一”;二,是敬重有社会地位的人,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爵一”;三,就是敬重年老的人,也就是“齿一”;四,是敬重比自己年长的人五,是爱护晚辈。这五项是先王用以安定天下的方法。

  尊重有德行的人,是因为他们接近于道;尊重地位尊贵的人,是因为他们接近大众拥戴的君长、国君;尊重老人,是因为老人近似于父母;尊敬年长者,是因为他们近似于兄长;慈爱晚辈,是因为晚辈近似于子女,这是说治国和治家的道理是一样的。《论语》中也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行仁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这种孝悌之心推而广之,就是这五项治理天下的原则了。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