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友分享:抑郁症患者很多都是长期带病工作生活的状态,我们该如何养病?

 郁金香抗抑郁 2022-01-26


今日导读  

    许多郁友,在经过急性期,步入稳定期,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后,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虽然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状态趋于稳定,但还是没有彻底恢复健康的状态,该如何养病?

   一位郁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抑郁症是需要慢慢调理改善的,患者最终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带病生活的状态,因此需要为自己做好长期规划、安心养病,不仅要调常,更要调身、调心。

   目前她已养病一年多,虽然身体还没有痊愈,状态时有反复,但在这个过程中,她通过阅读、体验和研究学习,总结出了一些针对郁友养病期的看法和建议,想要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抑郁后,我已养病一年多,虽然目前身体还没有痊愈,状态时有反复,而且以下文中所说的,我自己也不能完全做到,但我觉得有些对郁友有益的事还是需要分享出来。

又最近读郁金香一些文章,想到冰心养病的事,冰心觉得病中适合胡写通讯,所以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通讯,总结了一下我对于抑郁症患者养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权当给有缘读到的人的一封信。

为什么抑郁症病人不能安心养病?


首先,抑郁症患者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通常是来自他人的误解:“你没病,你只是心情不好,或者你就是装,逃避现实,懒。”因为经过西医各种仪器检查,往往患者检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最巨大的症状,仅为情绪问题,或一些莫可名状的躯体化症状。


然而,在常人看来,情绪问题应是本人可控制的问题。至于躯体化症状,分明医生说无病,那么似乎是患者心理问题引发的想象。于是很多患者,甚至最终需要自己独自一人去医院请得一纸确诊文书,好自证清白,确为疾病,而非造作。而往往这是一个颇为曲折的过程,这期间,患者无法安心,更莫提安心养病了。


可即使确诊了,患者仍无法安心养病,这是为什么?


因为抑郁症本身就是一种以“心神不宁”、“胡思乱想”、控制不住想法、悲伤欲绝,或者头晕迷糊为主要典型特征的疾病呀。

即使患者想要重新开始,身体上的各种不适也在拖垮心灵。心灵垮掉,一切就如同堕入了无尽的黑暗。面对需要费力转变的现实,患者往往会感觉使不上力气,希望非常渺茫,没有方法,也无长远规划,没有一种支撑着自己走出黑暗的坚定的信念。

而情绪是会传染的,当一个家庭成员的能量处于U型最底部,其他成员也会下滑,高不到哪里,再加上患者家庭过去本身就有问题,于是家庭中还会形成一个焦虑郁火的传染链。那么患者外部环境也不利于安心调养。甚至有些家庭成员还会受传染般患上抑郁症。

我曾经在精神病院时,了解到一个病人,女儿初中,精神分裂,本来服药已经好了,又还剩半学期,就可以毕业,可是女儿什么都掏心窝子和老师说,后来就被学校劝退了,从此辍学。她妈妈想不通,一度每晚睡不着,想想又气又恨又委屈,不到半年也得了抑郁症,与女儿一同服药。


其次,治疗也是大问题,一般目前是吃药治疗,有些治疗对于有些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虽然服药后,患者情况通常会有改善,病情得到控制,但是患者的确多数仍会呈现出身心不灵活、无痊愈的样子。

所以更现实的是,抑郁症其实是需要慢慢调理改善的,患者最终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带病生活的状态,因此患者需要为自己做好长期规划。如果患者根本不能处在调养状态,同时又缺乏相关医理常识,那么对于恢复病情来说,是一种耽搁。

抑郁症患者养病期间的两个大忌

抑郁症的人,往往身心都处在能量低谷。《我的抑郁症》作者直接说,有时脚从门的一边跨到另一边,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就很好了。

而有两个行为,我觉得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于调养是有害无益的。

第一个便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我是医生,我会说电子产品不适合抑郁症。西医不敢下肯定语,只敢说“有网瘾“和”熬夜“的人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的概率大。经过一年多中医知识熏陶,我说一下其中的原理。 


通常抑郁症都有肝郁,继而连续效应是肝木横逆克脾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脾统血。
因此抑郁症患者多半是血虚体质。一旦血虚,身体其他运行失常先不说。血虚必然还反作用于肝郁。即中医上讲的”肝郁-脾虚-血虚-肝郁“,形成一个死循环。血虚易有瘀血,血主神智,头晕。”血在上则善忘“,即瘀血在脑部,会健忘。脾虚会纠结,因脾主“意”,控制不住想法。 


久视伤血,肝开窍于目,本来患者就血虚肝郁,手足缺乏气血濡养,怕冷,或血燥不适,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这种健康人多看也不宜的工具来舒缓心情,其实只是更加快烧灼肝血肾精,于调养恢复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只可恨,现在电子产品太日常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早已经被电子产品所包围了。

第二个是熬夜,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也是大忌。中医里说“夜不安息病时悔”,熬夜一定会伤阴伤血,长期熬夜,过了某转折点,会伤精伤元气,导致阴阳俱虚。


当然抑郁症患者很多非主动熬夜,而是被动失眠。可怕的是,一些患者还会把失眠和电子产品结合起来,因为反正也睡不着。《我的抑郁症》一书作者曾描述自己患病后,抑郁失眠的无数夜晚都靠看电视度过,以打发漫漫长夜。

其实,若按时上床,躺着观呼吸,也是一种休息。因为科学研究很多长年失眠的人,其实都是曾睡着的。甚至仪器监测到,旁人看着他熟睡吵不醒,他们醒来也不承认。通常不可能有人真的长期不睡。只不过身体如手机黑屏,后台音乐小程序仍循环播放着,轻者只觉得多梦。但和完全开着看视频耗电区别很大。

国外有睡眠剥夺实验,最多十天不睡,人会出现幻觉幻听,几乎是类似精神分裂的症状。实验者出现此症状立刻停止实验,后来在团队很多人帮助下才恢复正常。


所以抑郁症患者切不可因病的缘故,挑战常人都受不了的极端做法,难过到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不睡,更不可取,而是要调常。

抑郁症患者该如何调身调心?

不得不说,若身体元气受伤,短期是不可逆。抑郁症患者更是长期暗耗,损伤绝不会少。既然我们已经病了,该怎么做?

实践一些好方法,总是改善一点是一点的。

七分调心,三分调身。据中医看,抑郁症的人,身体绝对还是有问题的,并且这不是西药能根本解决的。


调常的话,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运动、调整作息这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情等等,我们都可以做。


调身的话,中医药、针灸等都有一定效果,然而医术参差,区别很大,现在要找到好中医得看缘分。我最近也在读一些明医的医案医理,其实中医应是药效快的,虽然痊愈费时,但不可能喝一个月乃至半年,一点效果也没有的。不过有些患者肝郁不解决,中药即使喝对症,也会反复退回原点。

西药固然也救人保命,但西药往往是单线局部思维,讲究快速有效,短期利大于弊。若患者短期内病情严重,出现各种躯体化症状,特别痛苦,生命都无保障,一时唯有西药了。

然而不管外缘如何,最后自己能用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调心。调心是唯一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办法。如一时无根治医药,控制病情后,这是个好用的方法,虽然很笨,但很有用,就是需要坚持。

什么是调心呢?我总结下来,就是“克念”或 “转念”。

心,我们可以暂时理解成心念、想法。所谓“克念”,我理解的就是存好心,时刻保持正念,对于我们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是需要每天做的功课,以训练自己。如果我们恶念频频,想干恶事,嗔恨伤害自己的人,报复他们,最终伤害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抑郁症以心神不安为典型特征。对于疾病或不幸,我们总是无法接受,然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对于疾病及不幸,我们要做到既来之则安之。不管你想不想接受,首先承认尊重它的存在,我们才能安。

其次我们要反思,道家说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我自己的理解是,鱼在水里会感觉不到水,觉得很舒适自在。人如感觉不舒服,其实就是找不到方法,缺乏应对的智慧,或过去有不好的生活方式,疏忽了,要找病因,少私寡欲,放下执着。

至于转念,很多人觉得听着很耳熟,但具体怎么转,不知道。


心理学有冥想法,用叶子浮流水般比喻我们头脑中的想法念头,不管好坏,随它去。或是用誓言法改变负面想法,用肯定语重写自己的焦虑担忧,让患者发现这些并非事实,不过度相信自己过度和无益的念头。

这些现代心理学中的种种办法,基本无能出儒释道传统文化之右。儒家笃实,道家超脱,佛家慈悲,反正都是智慧,郁友们可以深入学习了解,对自身是绝好的助力。

儒家讲究“定而后能安”。遇到痛苦挫折时,佛教实用方法多,他们讲“伏住念头”,比较简单通俗广为人知的方法,就是用念佛来伏住那个不安的念头,一心安在佛号上,历史上的确很多人采取其方法化解了苦难。然而这也需系统学习,理解原理,否则有些负面作用和误解变成迷信,反而无益有害。

读书是通用的一种方法,读书以读经典为佳,有明理开解的作用,同时也帮助我们训练万缘放下,此刻一心专注。

此外比较为大众理解的就是调息法(观呼吸)有:站桩,静坐。但需动静结合,不运动常人都受不了,运动法有:散步、柔忏、八段锦、固肾功、太极等。


调心法都兼有止损为养、调身调气的作用。
郁友们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日日固定坚持,才能达到一个转折点,这和喝中药是一个道理。如一月三月内有效,就得守方,没有达到正气、恢复痊愈就停止服药,反而会遭到外邪反攻

这个医案很多,因有排病气正邪斗争的反复过程,比如有些人喝药站桩会打嗝哈欠流泪等,有些人喝中药甚至身体恢复,会褪一层皮,出一身臭汗,及下面拉稀排毒,奇怪的事情很多,如果知道原理,就不觉得怪了。

我觉得用“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可以很贴切地形容我们抑郁症患者养病的过程。

抑郁症患者的“心”,确实是“有如猛虎”,我们需要长期做一些微细柔和的方法来降伏它。“细嗅蔷薇”只是一个方法的比喻,总之,我们不能再是粗暴对待的水浒风格,或是自暴自弃的模式,我们要相信,这些病灶通过合理的运动、医药、食疗是可以慢慢化开的。


当我们真正安心后,也许随缘还能发现一些好的助缘,慢慢转变现实问题,让身心和周遭环境都越来越好。最后祝愿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投稿加小编微信:zhuyiwei0213,有公益稿酬喔。 

猜你还想看

为了自救,我放下了多年来对父母的怨恨

我在抑郁这场“雨”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晴天 

你也和我一样,孤独得太久了

身患双相的我,靠搜寻美食治愈了自己

孩子能够回校复学,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吗

疯狂到处相亲的我,终是谈了一场纠结的恋爱

家里没钱了,我得自己好起来

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抑郁测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