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首条!江西省重点工程南昌艾溪湖隧道提前5个月通车

 中国基建 2022-01-27

1月26日,由中铁十四集团承建的艾溪湖隧道正式通车,标志着江西首条叠层结构“公路地铁共建”隧道正式投入使用。

 预留地铁隧道 

 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大空间 

艾溪湖隧道是江西省重点工程,也是江西省首条叠层结构“公路地铁共建”隧道。隧道上层为公路隧道,下层为远期预留3号线东延两孔地铁隧道,单孔隧道净宽5米,净高5.2米,足以满足地铁运营需要。

该工程采用叠合隧道方案,实现公路隧道与地铁隧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不仅可以降低对艾溪湖湿地公园及城市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后期交叉施工的风险,还大大节省了工程投资。隧道建设为地铁3号线远期延伸预留了条件,既能有效促进南昌市现有交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交通的可通达性,也为城市向东发展建设带来更大的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助力南昌加快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

 技术创新 

 攻克项目建设难题 

艾溪湖隧道是集道路、匝道、地铁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工程,为公路和地铁共建叠合式深基坑结构,在国内极为罕见,属于典型的“坑中坑”结构。“施工时,上层公路隧道基坑与下层地铁隧道基坑宽度不一致,最大宽度差达18米,且施工区域地质以砂层为主,透水性强,部分施工需在水中完成,安全风险极高,这对项目部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面对困难,该项目迅速组织科技攻关,创新使用“双排钢管桩围堰技术”“叠层隧道非共板抗共振技术”“富水地层坑中坑和有限土体支护结构变形与稳定机理研究”等,成功克服深厚砂层复杂地质、叠层隧道明挖施工、深大基坑穿湖施工等困难,取得各类技术成果10余项,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5项。

项目部采用的是双层异型基坑,基坑长2600米,最大开挖宽度51米,最大深度23米,施工难度很大,通过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方案,推行施工标准化,搭建基坑智能化管控平台等,最终安全实现了深大基坑跨湖施工。

 按天落实 

 提前5个月建成通车 

艾溪湖隧道工程于2019年9月正式启动施工。为了确保施工期间艾溪湖湖水通畅,同时保障施工进度,最终确定分湖西、湖中、湖东三个区域,湖中段采用两期倒边,湖西段和湖东段同步开工、分期实施的方案。

施工期间,受疫情及连续强降雨影响,项目施工进展一度滞后。尤其是在2020年7月,在隧道基坑作业的关键时期,南昌持续暴雨,致使艾溪湖水位上涨至18.7米,为“百年一遇”标准高水位。为确保基坑安全,该工程项目部组织参建单位迅速应急处置,3天内将基坑围堰加高1米,应急队伍24小时值守,调配充足应急物资,动态监测艾溪湖水位,保证了项目安全度过汛期,战胜了超高水位风险。

面对工期紧、体量大、难度高等局面,项目在资源投入、人员配备和工序组织方面加强统筹,按天落实,持续保持大干状态。“建设高峰期,项目部分四个工区同时作业,投入施工人员1200余人、各种机械设备百余套,提前5个月建成通车。

艾溪湖隧道通车后,有效连通艾溪湖东西两岸,进一步缓解京东大道至昌东大道的出行压力,改善跨湖区域交通,促进城东片区路网结构优化升级,并实现南昌市一环线与二环线的有效连接,为临湖片区整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供稿:中铁十四局四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