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与张仲景的浮沉录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1-27

2022-01-26 14:20·永远都是迷

伤寒论作为四大经典之首,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距今约1800年。该书作者张仲景(约150-219),出生于东汉末年南阳涅阳县张寨村,一生都处于战争年代。

张仲景从小家境颇丰,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这使得他有机会跟随同乡张伯祖学习医学,并且“仲景之术,精与伯祖”,对医术深有造诣,在一定范围内构成影响力。

张仲景从小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书籍,其中包括很多医书,尤其是非常难得的传世经典《汤液经法》,这部书后来成为伤寒论成书主要的参考资料。

张仲景和伤寒论在如今的中医界地位极其崇高,但并不表示在世当年也是如此。张仲景与华佗是同时代的医学名家,华佗只比张仲景年龄大了约五岁,但在当年,张仲景的声望是远远不及华佗的,华佗在当时有“神医”之称,所以曹操经常请华佗去看病,却没有请张仲景,哪怕华佗去世后的十多年间,都没有请张仲景看病的记录。

伤寒论与张仲景的浮沉录

对于张仲景曾经做过长沙太守一事,与现实矛盾甚多。

其一,长沙太守在当年也算是一个高官,东汉末年期间历任长沙太守都有名有姓,并没有张仲景在任的记载。

其二,张仲景一生所处皆为乱世年代,作为一个政务高官,事务繁多,几乎不会有多少时间去给普通百姓看病的。

其三,若果真官位很高,医术还很牛,曹操不可能不知道他,没有不请他去看病的理由的。

如果只是在太守府做一个比较普通的职员,有可能吗?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太守,应当不会允许他在衙门“坐堂”行医这种行为的。

所以有关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以及在府衙坐堂行医,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后世人尊敬他,创作出来美化他的故事。

《伤寒论》,成书在200-210年间,具体成书时间无法确认。明人李濂《医史·张仲景补传》所载,说华佗读过这本书,并盛赞“此真活人书也”。华佗208年就去逝了,如果这个属实的话,成书年代得在208年前。

个人认为华佗看过《伤寒论》,并盛赞之,是后世人所编造的。

华佗专攻的外科领域,伤寒论内容都是内科领域,在没有足够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华佗应该也是看不懂这本书的,哪怕他是当时的医学大家。就算是现在,没有注解,也没什么人能看懂伤寒论。很显然,在华佗在世的时候,张仲景还在,没有人为伤寒论做注解。

这么说,并不是表示这本书很深奥,而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省略了太多内容,很多条文需要以方测证,才能重现疾病病机。这么做,估计与当时写书过于麻烦,代价太高有关吧。

那个时代,写书,要用竹篾片,写好后还得用绳子一片一片连接起来。写好后,如果觉得不妥,修改需要把绳子全部解开,添加新竹篾片,再重新连起来。如果临床经历多,需要经常改,这个工作就繁不胜繁,所以能理解,惜字如金是伤寒论的集中体现。

写得过于简略,以至于没人能看懂,是这本书在当时没被人重视的主要原因。

没有人能在一生行医过程中,创造出很多行之有效的药方,张仲景也不例外。所以,可以明确的是,伤寒论的形成,主要药方是摘录于更古老的参考书,这本参考书目前基本认为就是《汤液经法》。

《汤液经法》现在早已失传,不过,在张仲景时代,应当很多医学行业的人能看到。伤寒论太多内容摘录于《汤液经法》,是这本书在当时不被重视的另一个原因。

《汤液经法》传说形成于古老的商朝,其方剂产生的基础,是原始社会期间,奴隶主长期以真人奴隶做实验产生的,这种实验,现在实施是非常艰难的,但在那个时代是随便可以的,因为没人重视奴隶的生命价值,这也是《伤寒论》药方疗效那么好的直接原因。

张仲景在《汤液经法》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六经辨证体系和辨证论治医疗法则,为中医的后世传承,提供理论框架,是伤寒论的主要价值,所以《伤寒论》相比《汤液经法》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其次,张仲景在部分药方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个人临床经验,为后世经方应用提供了指导思想。

哪些药方融入了他的临床经验呢?就是那些药方后面,附有加减法则的药方,伤寒论中有六个这样的药方,分别是:

小青龙汤,小柴胡汤,通脉四逆汤,四逆散,理中汤,真武汤。

之所以这些药方的解释相对详细,就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宝贵经验总结。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些有加减法则的药方,是后世王叔和所为,那么王叔和为什么仅仅就给这几个药方做加减呢?

王叔和整理《伤寒论》,估计是出于他创作《脉经》这本书的需要,他在32岁的时候就任晋朝太医令,手头当时就有《汤液经法》很正常,他能通过比较,发现这两本书的不同之处,而且当时《伤寒论》处于不完整状态,散佚较多,存在整理这本书的动力与动机。

至于有人说王叔和是张仲景的关门弟子,这个说法估计不成立,因为张仲景去世的时候,王叔和才九岁,而且相距很远。徒孙呢?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王叔和整理《伤寒论》,原则是尊重原文,但是资料不全的部分条文,存在补充的可能性,但是他并没有做注解。直到800年后金代医学家成无己,花了40多年才完成第一个《伤寒论》注解,这本书从此在医学界被重视起来。这也说明,这部书,在没注解的前提下,有多么难以理解。

1589年,方有执在注解伤寒论的《伤寒论条辩》中称张仲景为“圣”,从此张仲景被医学行业称为“医圣”,这距离张仲景离世已经过了1370年了。

后世众多医家的注解,让《伤寒论》成为普通医学者可以看懂的医学著作,从此,在《汤液经法》失传后,《伤寒论》成为中医主要传世之作,并一波三折流传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