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子:炒年货

 新用户7391BFGL 2022-01-27




















炒年货

安徽怀宁  石子

  时光荏苒,岁月蔓延。转眼又进腊月,过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小时候,数着日子,盼早点过年,就是想着能吃上好东西。记得那时的农村,一旦过了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就开始炒年货,一派忙碌的场景,唤醒了这个传统节气的味觉,还有永远也忘不掉的记忆。

  那年代,生活不富裕,我们家每年要炒的年货品种不多,主要是红薯角(ɡē圪)、蚕豆和南瓜籽,也有个别年里有亲戚送点花生来。

  记得炒年货这天,一般是吃过了中午饭,母亲从门前坝脚边沙滩上扒来一些沙子,说是用沙子炒年货,受热均匀,不会出现生的生、焦的焦问题。母亲先用细筛子把细沙土筛掉,再用中筛子筛出较粗的沙子,倒进大铁锅里,再把早已准备好的高粱杆等柴禾点着,她负责烧火,父亲则在锅台上炒年货。父亲首先把锅中的沙翻来复去的炒,等沙子滚热后,抓上几大把加工过的山芋角倒进锅里,开始轻悠悠地翻炒……

  山芋角是我们老家农村必备的年货,因加工比较麻烦,平时一般不会去做,只是到了腊月边,才做山芋角。做山芋角,是要先将山芋洗净削皮,切成4、5公分见方的块,加适量的水在锅里煮熟,再捣成泥,讲究的还会往里面加进一些炒熟的黑芝麻,趁热将山芋泥盛起,放入用紨子布隔垫的木方框里,拍平压实。待第二天山芋泥彻底凉透后,先分割成8公分左右见方的方块,再将方块切出一片片的薄片,摊放在大簸箕里,放到大太阳下晒。不等其干透,就将山芋片剪成宽度基本一样的窄条儿,然后再将其彻底晒干后,收藏起来,到了年关时才拿出来炒。

  父亲炒山芋角动作很娴熟,轻轻一铲下去,山芋角顺着铲边在铁锅里划了个半圆,就像跳华尔兹舞一样的优雅。山芋角和沙在铁锅里跟随着铲子顺滑的翻动,发出轻微的“唰唰”声。父亲说“要匀速翻炒,才能使山芋角两面颜色一致”。炒了一会,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原是干瘪的山芋角条,先是收蜷一下,接着一点点鼓起来。当山芋角炒出金黄色,诱人的薯香弥漫时,说明火候已到位了,要马上出锅。只见父亲非常快速地将锅里的山芋角铲到筛子里,把沙子筛到锅里后,将筛面上的山芋角立马装到早就准备好的大铁桶里,边装边使劲往下压。父亲说,要趁着热,山芋角还是软的时候,往桶里压紧,这样可以多装进些。如果山芋角凉了,一变脆,就不能压了,那铁桶就装不了多少。一锅炒好,父亲接着往下炒第二、第三锅……

  炒年货,我最喜欢的是炒瓜子。炒山芋角慢悠悠的很费时,炒瓜子节奏快,但火候特别不好掌握,在锅台上炒的与烧火的要配合得好。我看父亲往锅中倒入一葫芦瓢瓜子,就叫母亲把火烧大些。几分钟后,听到锅内有时断时续的噼啪声,不一会噼啪声就密集了起来,那声音伴随着铲子与铁锅的碰撞及沙子的摩擦声,就像一首欢乐交响曲,甚是好听。“把火压住!”父亲发出口令,母亲赶紧用火钳钳住一个大大的草把往灶堂里一塞,火苗立即被盖住。瓜子出锅,筛净沙子后,摊放在小簸箕里晾着。我可等不及,抓上一把还冒着热气的瓜子塞进口袋里,跑到外面与小伙伴们分享去了。

  炒好瓜子,炒蚕豆……凡是过年要炒的年货都在这一天炒完。炒好的年货,母亲全藏到她房间的阁楼上,我和姐姐们再也不会轻易地得到。那是防止我们这些小馋虫偷吃光了,到了正月里客人来拜年时,没得东西招待。

  如今,我定居在沿海城市,过年时没条件像老家农村那样热闹地炒年货。因留恋那段时光,我就跑到炒货店,买些炒货来,但那味道里没有一点家乡的烟火气。回味过程中,写下此文是为记着夹在岁月里的欢喜。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石子,本名徐名发,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石库村人,海军退役军官,宁波市退休干部。对文学有点小喜好,闲暇时练笔,写点诗歌、散文,以文交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