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玄宗时,姚崇为宰相。一次,唐玄宗貌似很关心地问:“老相国,你有几个儿子?现在身居何职?你日夜为国操...

 铁血老枪 2022-01-27
唐玄宗时,姚崇为宰相。一次,唐玄宗貌似很关心地问:“老相国,你有几个儿子?现在身居何职?你日夜为国操劳,也得关心儿子前途,该提拔就提拔,举贤不避亲嘛。”姚崇一听,不对!皇上这是给我挖坑。

姚崇大脑飞快运转:这一定跟铨选官吏有关,有人在这件事上做文章,想以我儿子把我扳倒,一定是魏知古背后搞小动作。

真让姚崇猜对了,确实是魏知古在背后放冷箭。

姚崇,宋璟、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唐时四大贤相”,姚崇本人也一度被称作“救时宰相”。他的政治生涯,建树颇丰。唐玄宗时期他大权独揽,与李隆基提携着大唐王朝开辟了繁华新篇章。

李隆基对姚崇极为信任,宰相的权力没有被制约、掣肘,而姚崇也没让唐玄宗失望。

魏知古是谁呢?这人说来,姚崇还对他有恩,魏知古早年出身低级官吏,但苦于头上无人,所以一直官运不济,后来幸得姚崇的提点和举荐,才得以步步高升,从小县令坐上了副宰相之职,可以说姚崇对他有知遇之恩。

按理说,那魏知古对姚崇应该是要感恩戴德的,不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吧,起码的尊敬要有吧,可为什么他会背后给姚崇捅刀子呢?

此时魏知古,几乎和姚崇可以平起平坐。但是在姚崇眼里,魏知古在自己面前还差一大截,所以有些轻视。就好像大学毕业生结束学业,回到母校和老师做同事一样。老师眼里,学生总是差点意思!

所以魏知古心里一直不舒服。

姚崇当官虽然洁身自好,但是他的儿子们却没有他那么高的品行。特别是得知魏知古升任吏部尚书,又负责东都洛阳的官员考核时,两个儿子就开始打上魏叔叔的主意。

冯梦龙《智囊》记载:“魏知古其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破轻之。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

毕竟魏知古能有今天的地位,那也是姚崇提拔的结果,于是,两个儿子就仗着自己老爹的名气,对魏知古提出无理要求,经常让他做这做那,为自己谋好处。

魏知古碍于老领导的面子,不敢拒绝两位公子,但是心里对此却十分生气,回到京城后,就向皇帝参了一本。

唐玄宗虽然相信姚崇的为人,但还是把他召来,绵里藏针地问:

爱卿你有几个儿子啊?他们的才干都怎么样?现在都在哪里任职?都是什么职位啊?

姚崇心里咯噔一下,他快速“定位”在背后给自己捅刀子的就是宰相魏知古了。紧接着,坦然地说:“我这三个儿子才识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回去微臣就去教训他们,他们知道微臣对魏知古有恩,竟然向魏知古求个一官半职。”

冯梦龙《智囊》记载:“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两人分司东都矣。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然臣未及闻之耳。”

姚崇的回答让唐玄宗始料未及。按理说,儿子犯事,姚崇一定会极力开脱,但他不仅不给儿子洗白,而且一再抹黑他们。听过姚崇的回答后,唐玄宗内心异常欣慰,对于姚崇更加笃信。

于是姚崇趁势说道:“陛下知道魏知古原是小吏出身,是微臣发现并推荐了他,犬子无知,不知深浅,认为魏大人一定会顾念我从前对他的恩情,应允他们的非分之请,所以忙着前去求取官位。”

唐玄宗一听有道理,对魏知古有恩不报转而倒打一耙的行为心生厌恶,想罢免他的职位。

姚崇又请求唐玄宗说:“我的儿子胡闹,犯了法,陛下赦免他们的罪已是万幸,要是因为这件事而罢魏知古的官,天下必定以为陛下出于对我的私人感情而这样做,这就会有损陛下的声誉。 ”

唐玄宗越听越喜欢姚崇,最后把魏知古降为工部尚书。

不得不说,姚崇真的很机敏,当唐玄宗提到他的儿子时,已经猜到儿子们的那些事。更高明的是,姚崇竟然说他的儿子们之所以会做那些事,是因为他过去对魏知古有恩,提拔过魏知古,儿子们愚蠢的认为魏知古为了感恩,会答应他们的请求。

当皇帝要罢免魏知古的官时,姚崇却又为魏知古说话,这更是他的高明之处。而姚崇能一直在仕途上顺利无阻,不是他运气好,而是他自身高超的智谋。

历史即人心,读史使人明智,所以我们应多读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思想格局,像姚崇一样用智慧谋国、谋身、谋事。《智囊全集》收集了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谋机智。

这些真实的智囊故事,不仅可以帮我们学习历史,对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疑虑,人生困境,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下方链接,全套6册,有白话文翻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原价168元,现在特价68元,一本平均几块钱,特划算。

想过年提升自己的读者,点下方链接获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