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作,亲爱的

 云胡不喜2019 2020-07-06

疫情居家读史系列

《资治通鉴》真是一本好书。

对普通人来说,不仅可以习闻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还可以学习领略旧时官场之术,最不济,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些识人的眼力。

工作中,你遭到同级或是稍高于你职位的人告状,面对大老板的询问,你如何应对?

曾担任唐玄宗时期宰相的魏知古,原本是小吏出身,因为姚崇的引荐,从而升迁,与姚崇同为宰相,受到姚崇的轻视。

姚崇是唐代有名的宰相,是能得到后世称赞为数不多的宰相之一。擅长随机应变,总能使事情圆满成功。

姚崇奏知皇帝,任命魏知古为吏部尚书,让他到东都洛阳主持选官,魏知古因此对姚崇心怀不满。

姚崇的两个儿子分别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署任职,仗恃父亲对魏知古有恩,大肆揽权,代人请托;公元714年,魏知古回到长安后,把这些事全部上报唐玄宗

过了几天,皇上从容地问姚崇:“你的儿子才能品性如何?如今担任什么官职啊?”

姚崇揣摩得知皇上的心思,于是回答说:“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任职,为人欲望很多,并且做事不谨慎,如今他们一定有事私下请求魏知古,臣下还没有来得及询问他们罢了。”

这时一定需要姚崇有明察秋毫、熟思审处的能力,听到皇上的问话,一定要想到他问话的背后可能发生了什么。)

皇上开始以为姚崇一定会替他的儿子遮掩,听了他的这番话后,高兴地问:“你是怎么得知这件事的?”

姚崇回答说:“在魏知古没有发达时,臣曾经多次维护提拔他。臣的儿子非常愚鲁,认为魏知古一定会因此回报臣的恩德,从而会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所以胆敢向他求请。

优秀!姚崇这一番话,相当于告了魏知古一状。)

皇上因此认为姚崇忠正没有私心而鄙视魏知古有负于姚崇,想要罢斥他。

姚崇坚决请求皇上不要这么做,说:“我的两个儿子有罪,违反了陛下的法令,陛下宽赦了他们的罪过,已经是万幸了。如果因为我的缘故而斥逐魏知古,天下人一定认为陛下偏袒臣,这样会影响陛下圣明的声誉。”

皇上考虑了很久,才同意他的请求。

辛亥日,罢免魏知古宰相的职位,改任工部尚书。

(皇上脑袋里对魏知古忘恩负义的印象已经有了,即便当时不罢免,有了这个印象之后,事后肯定左看不顺眼,右看也不顺眼,最后肯定还是给罢免了宰相。)

对待品德气量非常好的下属,如果他的才能并不突出,甚至有时不能胜任目前的岗位,这时应该罢免他吗?

同是唐玄宗年间,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卢怀慎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姚崇,因此每次遇到事情,都推给姚崇处理,当时的人称他为“伴食宰相”。

但是,卢怀慎谨慎、节俭朴素,也没有经商敛财,虽然地位尊贵,但经常把所得俸禄和赏赐周济给亲朋好友,所以家里并不富裕,居住房屋也长期失修,不能挡风遮雨。

姚崇曾经有一次回家给儿子举办丧事,请了十几天假,导致政务堆积如山。卢怀缜不能决断,感到惊惶恐惧,入朝向皇上谢罪。

皇上对他说:“我把天下大事给姚崇,只是想使你安坐来镇抚雅士俗人罢了。”

姚崇假满复出之后,不一剑儿,就把没有决断的事情处理完毕,不禁面露得意之色。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论道:

“过去鲍叔牙与管仲,郑国的子皮与子产,都是前者的地位在后者之上,因为了解后者的贤能而甘愿居于其下,把国家政事交付给他们;孔子因此赞赏他们。

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比不上萧何,因此完全遵行萧何制定的法度,不做任何变更;汉朝的功业因此得以成就。

如果不贤的人执掌政权,作为他的僚属,因为爱惜生命保有禄位而无原则地附从他,不考虑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实在是国家的罪人。

如果贤德明智的人执掌政权,作为他的僚属,凭借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安排,凭借独断固执来分散他的权力,因为嫉妒他,所以诋毁他的功绩,凭借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誉,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

姚崇是唐代的贤相,卢怀慎与他同心协力,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为何要责怪他呢!”

《尚书·秦誓》上说:“如果有一位臣子,一心守善而没有其他本领;然而他心地善良,能宽广容人;别人有本事就视为他自己有本事,别人善美明达,他能做到真心喜欢他,别人提出好的建议,就像是自己所说的一样,这是有雅量能宽容人的人,可以保护我的子孙臣民,则他任职是有利于国家的。

这段话所说的正是像卢怀慎这样的人。

所言极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