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躺地大哭1小时,爸妈一旁“看热闹”!延迟满足,毁了多少娃

 iirii 2022-01-27

孩子趴在地上大哭1小时,父母淡定站在旁边“看热闹”,这确定是亲生的???

采访时,宝爸说要延迟满足,不能孩子一提要求就答应,这样以后就没有自控力了,还会越来越任性。

这个想法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这个做法……

文章图片1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提到“延迟满足”,这几年确实大火,随手一搜,好处一箩筐,连互联网大佬都极力推崇

文章图片2

好家伙,成功人士都这么说了,父母们就开始要从娃娃抓起了:

娃饿了想喝奶——等5分钟再喝,要延迟满足;

娃想要个玩具——不行,下次再买,要延迟满足;

孩子哭个不停——等等,哭会儿再哄,要延迟满足;

……

可是这样做,真的能让孩子变自律、学会自控吗?

文章图片3

上周科大大去朋友家聚会,他的孩子不到1岁,吃饭途中,孩子饿了哭着要喝奶,朋友冲好奶之后,却没给喂,而是抱着继续哄,孩子还哇哇哭。

我看着就好奇,问了句:你这是干啥呢?

朋友答:在延迟满足啊!等一会儿再喂。

文章图片4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你看!为了让娃学会延迟满足,我们开始不加区别、不分年龄地总想让娃等一等

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刻意的延迟,并不会培养娃的自控能力,可能还会伤害娃

文章图片5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孩子往往是活在当下的,想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

在刻意延迟的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不理解:

为什么爸爸妈妈不给我买小汽车?

为什么不能买2个相同的玩具?


为什么我哭了,爸爸妈妈不来安慰我?

为什么每次爸爸妈妈都要让我等一等?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慢慢地,孩子好像变乖了,听话了,不乱要东西了,也不随意哭闹了。

但研究表明,小时候没有被及时满足的孩子,长大后的欲望会报复性增长。

文章图片6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延迟满足呢?

文章图片7

★延迟满足的核心——满足!

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想要某个东西,爸妈总会提个条件

科大大小时候,超级想学架子鼓,父母却说要考试好了才给报名

可是当我考好了,他们又说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等大点再学

后来,我就再没提过。但几十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在心里搁着。

文章图片8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延迟满足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

真正的延迟满足,应该是孩子主动的、自愿的“自我延迟满足”,而不是“被延迟满足”。

无论孩子是选择先吃糖还是后吃糖,应该让娃自己做选择,而不是我们强迫孩子被动接受。

延迟不是我们控制孩子的借口更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所用的招数

★2岁前别延迟满足,2-4岁逐步延迟满足

2岁之前的宝宝,安全感还未建立完善,也不能正确理解规则,需要被及时满足才能获得安全感。宝宝太小时,延迟满足反而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

2-4岁的宝宝时,需要时可以让宝宝等一等,从3分钟,到10分钟。比如,等妈妈洗好手,帮你拿饼干。吃完饭才能玩玩具等等,但是不要刻意延迟满足

那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文章图片9

★2岁前及时满足

2岁前,给予孩子充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回应,帮助孩子获得自主意识和自我的认可

文章图片10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这样还会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对后期限制孩子行为会有很大的帮助。

即使以后被管教、被限制,孩子可能会哭闹,却不会自我怀疑或自我攻击。

★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当孩子对我们有足够的信任,他就不会担心被哄骗、或因为怕失去机会而哭闹不止

因为他知道,最终会得到的,只不过是晚一点,慢慢地就学会了等待。

文章图片11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不能满足的,及时回应

我们前面说的及时满足,当然不是指孩子要啥给啥,有求必应

而是不怕麻烦、不绕弯弯能满足孩子的就痛快满足不能满足的,也能真诚地沟通、了解,不欺骗、不回避。

文章图片12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多说“你选择”,少说“我觉得”

拒绝直接下命令,多一些耐心,跟孩子一起来制定规则

多给孩子几种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才能坚持地更久。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稳定和安全环境中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和自控力,而经常不被满足被欺骗的孩子,则很难有自控力。

当孩子从小就被及时满足,体验了充足的被尊重和父母的爱,那他的内心会平和而满足。

而当孩子从小就被各种限制、不满足、哄骗,内心积聚太多的匮乏感,面对诱惑,反而更容易溃堤失守,无法抵抗。

其实,延迟满足从来都不是训练得来的,而是体验过充分的拥有,才能更好的放手和等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